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碘缺乏
  • 3篇碘缺乏病
  • 3篇鼠疫
  • 2篇血清
  • 2篇ELISA
  • 1篇碘盐
  • 1篇血清学
  • 1篇鼠疫血清
  • 1篇尿碘
  • 1篇缺乏症
  • 1篇重点干预
  • 1篇腺鼠疫
  • 1篇项目效果评价
  • 1篇消除碘缺乏病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阶段目标评估
  • 1篇菌病
  • 1篇健康
  • 1篇健康教育

机构

  • 7篇青海省地方病...
  • 1篇青海省委
  • 1篇青海省卫生厅
  • 1篇中共青海省委

作者

  • 7篇肖俊贵
  • 3篇李勇
  • 3篇马晓翠
  • 2篇刘晓蓉
  • 2篇杨佩珍
  • 2篇王兆芬
  • 2篇文海
  • 2篇蔡生花
  • 2篇熊传龙
  • 1篇罗松达卫
  • 1篇陈黎林
  • 1篇陈黎琳
  • 1篇史生福
  • 1篇鲁青
  • 1篇张秀丽
  • 1篇唐喜群
  • 1篇徐立青
  • 1篇李树帮
  • 1篇杨永海
  • 1篇胡兰省

传媒

  • 4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地方病通报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ELISA抑制法及被动血凝试验对鼠疫血清标本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1994年
为探讨Inhib-ELISA法推广应用的可能性,本文采用该法与PHA法连续3年对我省各鼠疫疫区送检复判的222份血清标本进行了平行检测。结果显示,Inhib-ELISA检出阳性血清152份,阳性检出率为68.5%,几何平均滴度为1:434.51;而PHA法共检出阳性血清128份,阳性检出率为57.7%,几何平均滴度为1:68.60,两者相差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且PHA初判时出现4.5%的假阳性反应,而Inhib-ELISA无一例假阳性反应。结果表明,Inhib-ELISA比PHA法具有结果稳定、检出率高、敏感性好和特异性强等特点。连续三年的应用实践说明,该法若能在我国鼠疫防治工作中推广应用,必将会提高我国鼠疫监测工作的质量。
王兆芬史生福肖俊贵
关键词:ELISA被动血凝试验鼠疫血清
一例腺鼠疫患者的血清学检测报告
1998年
一例腺鼠疫患者的血清学检测报告杨永海王兆芬肖俊贵(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西宁市811602)毛兴海(青海省海西州地方病防治所,德令哈市817000)1995年8月,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发生一起人间腺鼠疫。患者李福章,男,汉族,年龄28岁,系该市宗务...
杨永海王兆芬肖俊贵毛兴海
关键词:腺鼠疫鼠疫血清IHAELISA
青海省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中期评估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李勇肖俊贵罗松达卫熊传龙马晓翠李树帮唐喜群蔡生花陈黎林刘晓蓉
关键词:碘缺乏病IDD碘盐尿碘健康教育
青海省首批碘缺乏病重点干预项目效果评价
2005年
熊传龙洛松达卫李勇文海肖俊贵马晓翠张秀丽陈黎琳杨佩珍蔡生花张强刘晓蓉喇翠玲
关键词:碘缺乏流行病学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和三角城种羊场布鲁杆菌病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青海省是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重流行省份,致病菌株主要以牛种、羊种为主。为掌握和控制种畜布病流行状况及对人群的危害,于2006年3—10月对青海省大通种牛场、三角城种羊场进行了布病调查。
徐立青肖俊贵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
2005年青海省西宁与海东地区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被引量:6
2007年
2000年经国家考核评估.青海省为尚未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7省份之一。为201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根据青卫地[2005]3号文件精神,参照《青海省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方案》,青海省省级评估小组于2005年11-12月对西宁、海东地区进行了评估核查,结果报道如下。
李增月文海李勇肖俊贵鲁青马晓翠胡兰省杨佩珍
关键词:缺乏症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1997年鼠疫监测报告
2001年
肖俊贵李积成李明齐多杰冯海尚国宝
关键词:鼠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