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叶青

作品数:113 被引量:392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2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6篇水稻
  • 29篇野生
  • 29篇野生稻
  • 25篇选育
  • 23篇东乡野生稻
  • 23篇基因
  • 22篇杂交
  • 16篇不育
  • 14篇栽培
  • 13篇高产
  • 13篇不育系
  • 12篇耐冷
  • 11篇育种
  • 9篇耐冷性
  • 9篇抗性
  • 9篇分子标记
  • 8篇栽培技术
  • 7篇籼稻
  • 7篇苗期
  • 6篇稻瘟

机构

  • 113篇江西省农业科...
  • 6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武宁县农业局
  • 2篇上海市农业科...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宜春学院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宁德市农业科...
  • 1篇赣州市农业科...
  • 1篇江西省邓家埠...

作者

  • 113篇肖叶青
  • 77篇陈大洲
  • 47篇胡兰香
  • 41篇罗世友
  • 41篇吴小燕
  • 38篇邬文昌
  • 36篇熊焕金
  • 32篇陈明亮
  • 21篇邓伟
  • 19篇沈雨民
  • 13篇皮勇华
  • 9篇陈红萍
  • 6篇邱兵余
  • 6篇万勇
  • 5篇谢建坤
  • 4篇徐雪亮
  • 4篇张俊才
  • 4篇姚英娟
  • 4篇熊玉珍
  • 4篇盛国清

传媒

  • 45篇江西农业学报
  • 8篇杂交水稻
  • 5篇江西农业科技
  • 4篇江西农业大学...
  • 4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种子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种子科技
  • 1篇遗传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福建稻麦科技
  • 1篇中国稻米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作物研究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1
  • 1篇2020
  • 9篇2019
  • 1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乡野生稻的研究与利用被引量:28
2002年
从多角度对东乡野生稻的研究和利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陈大洲陈泰林邹宏海肖叶青皮勇华袁飞龙
关键词:东乡野生稻
东乡野生稻苗期和穗期的耐寒性研究被引量:47
1996年
东乡野生稻苗期和抽穗开花期的耐寒性表现:比粳稻耐寒性强,尤其苗期耐寒性特强,耐寒性高1个等级。抽穗开花期在连续3d自然低温(16.9℃、14.9℃、16℃的日平均温度),结实率达70%以上。抽穗结实时间直至10月31日,平均结实率2.5%。比籼粳稻耐寒品种结实期长6d左右,但抽穗能结实正常时期与籼粳稻耐寒品种相似。
陈大洲肖叶青赵社香熊焕金皮勇华罗利军
关键词:东乡野生稻苗期抽穗期耐寒性野生稻
水稻内外稃异常发育突变体blg1(beak like grain 1)的表型分析与精细定位
2023年
【目的】水稻花器官的正常发育对水稻的成功繁殖和产量至关重要。对水稻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进行遗传定位,可以完善和丰富其花器官发育调控网络,对水稻育种具有指导意义。【方法】从育种材料中分离鉴定出一个内外稃发育异常的突变体blg1,对blg1突变体和对照株系花器官形态进行了观察。将该突变体与Dular杂交,构建F2群体,对突变表型进行遗传分析,并对BLG1基因进行了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结果】表型观察显示,blg1突变体表现为内外稃不能正常闭合、稃间弯曲严重、籽粒变小等。遗传分析表明,blg1的突变性状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精细定位,将目标基因定位于第5染色体长臂末端InD3和InD5两个标记之间,物理距离为50 kb,包含8个开放阅读框。通过分析,LOC_Os05g48760可能是BLG1基因的候选基因。【结论】BLG1是一个控制水稻内外稃发育的新基因。
沈雨民陈明亮熊焕金熊文涛吴小燕肖叶青
关键词:水稻
“赣晚籼30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Ⅰ.主要特征特性观察被引量:1
2001年
邱兵余陈大洲肖叶青涂英文熊玉珍
关键词:赣晚籼30号高产栽培
“赣晚籼30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Ⅱ.秧龄弹性试验被引量:2
2001年
邱兵余肖叶青涂英文熊玉珍陈大洲
关键词:高产栽培秧龄生育期
有机液肥施用对水稻增产效应的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以“赣晚籼37号”(926)为材料,研究了卢博士有机液肥不同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施用卢博士有机液肥4个处理的产量明显高于不施卢博士有机液肥的处理,而且施用卢博士有机液肥的4个处理中,不同的用量次数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异。结果表明,卢博士有机液肥在水稻上的使用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增产原因主要在于有效穗、结实率、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且增幅最高的达12.15%。
邬文昌陈大洲肖叶青盛国清邓伟胡兰香
关键词:卢博士有机液肥水稻增产效应
一种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9的功能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水稻抗性育种和分子遗传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9的功能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及应用。所述分子标记为Bph9‑M,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IPOSequenceListing 1.0所示;所述的...
陈明亮肖叶青罗世友沈雨民胡兰香熊焕金
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分析及广亲和基因研究被引量:4
1989年
利用广亲和品种与光敏核不育系或籼稻品种进行杂交,配组亚种间杂交稻,在同一条件下栽培,进行杂种优势分析,表明亚种间杂交稻具有穗大粒多以及株高、生育期、有效穗的明显优势,一般可比三系杂交稻增产三成以上.与此同时,对“02428”配组后代的育性分离,稃尖色素及株高等进行了遗传分析.研究表明其广亲和性是由简单主基因控制,并与色素原基因C^+连锁,位于第1连锁群上.“02428”育性分离的遗传基础,是由2对独立遗传的孢子体育性基因控制.“02428”的半矮生性基因dd与籼稻的半矮生性基因SdSd是非等位的.研究表明:亚种间杂交稻具有明显杂种优势,在籼、粳稻中确实存在亚种间杂交亲和性好的品种,而且这种广亲和性可以杂交转育,通过广泛杂交,完全可以筛选出结实正常,籽粒充实度好,生育期不超亲,株高适中,产量优势明显的杂交稻组合.
潘熙淦朱德瑶卢诚陈大洲肖叶青
关键词:亚种间杂交稻杂种优势
不同类型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特点及应用研究被引量:3
1989年
经1986~1988年.先后对十八套不同亚种类型的光敏感核不育系,在江西南昌,连续三年进行分期播种试验,已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基本探明了供试的十八套不同粳、籼亚种类型的光敏感核不育系,在南昌(28°41′N)的育性转换时期、阶段及稳定性.经育性转换及杂一代优势观察,已筛选出育性转换、开花习性及经济性状较好的粳型双9—2S、28006S和籼型W6417S、W6154S、赣ⅢS等光敏感核不育系.2.不同亚种类型及同一亚种不同品种的光敏感核不育系,其育性转换特点有明显差异.一般规律:籼型核不育系,普遍存在不育期较长,转育较晚,同时可育期易受低温影响结实的特点;而粳型核不育系,则普遍较籼型核不育系的不育期为短,育性转换较早,不育期因高温影响,常有部分散粉自交结实现象,但可育期因低温影响结实不明显.3.鉴于不同亚种类型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特点不同,结合其开花习性差异对杂交制种的影响,从育种应用出发,研究提出:我国长江中下游稻作区,水稻光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应重点主攻籼亚种,首先突破早熟早籼为宜.在选材上优先考虑矮秆、抗病、优质以及开花习性好,柱头外露率高等性状.
潘熙淦陈大洲颜满莲肖叶青邬文昌陈竹林
关键词:光敏核不育育性转换水稻籼稻
全文增补中
超级杂交稻国稻1号农艺性状研究
2007年
对超级杂交稻国稻1号和杂交稻汕优63的株型特征以及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国稻1号的单产之所以显著高于汕优63的,主要因为前者分蘖多且分蘖快,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多,而且结实率高。
皮勇华陈大洲盛国清肖叶青贺芳俞美娇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国稻1号农艺性状高产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