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意贞

作品数:13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万里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社会
  • 3篇互动
  • 3篇高校
  • 2篇政治
  • 2篇中国近现代史
  • 2篇中国近现代史...
  • 2篇社会互动
  • 2篇社会群
  • 2篇社会群体
  • 2篇史纲
  • 2篇思想政治
  • 2篇现代史
  • 2篇教育
  • 2篇近现代史
  • 2篇课程
  • 2篇MOODLE...
  • 1篇导航
  • 1篇导航仪
  • 1篇邓小平
  • 1篇邓小平对外开...

机构

  • 8篇浙江万里学院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华女子学院

作者

  • 12篇肖意贞
  • 1篇宋赛花

传媒

  • 6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教育评论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江西广播电视...
  • 1篇攀登(哲学社...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谈个体需要向社会群体需要的转化被引量:2
2002年
社会群体需要是以社会群体为主体的共同需要。它并不是无本之木 ,而是由个体需要凝结、提升而来。人的  需要的社会性和社会群体自身的特征是个体需要向社会群体需要转化的理论根据 ;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社会互动是转化机制的核心。其中 ,社会实践是转化的基础 ,语言符号系统是转化的媒介 ,社会群体主体的培育是转化的“载体”,个体需要群体化和群体需要个体化的交互运动是转化过程的体现。
肖意贞
关键词:社会群体社会互动
Moodle平台下翻转课堂学习评价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被引量:4
2016年
翻转课堂作为信息化时代我国教学改革新模式,其教学实效性需要新的评价体系来保障和检验。文章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为例,以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以Moodle平台为支撑,以个人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为主线,构建一套体现过程化、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评价体系。实践证明,该评价体系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课程的主动性,增强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可,减少教师评价工作量和提升教学实效性。
肖意贞
关键词:MOODLE平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先秦逻辑史上“类”概念的发展被引量:1
2006年
先秦逻辑史上的“类”概念主要是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去把握类的规定性;从对类概念的实际运用开始,逐渐发展到对“类”概念本身的考察。我国国人的特点是重实际,注重实践,而在理论方面,以具体知识为满足。对于分类的事情,除非在实践中迫切需要,否则不会细加探究。加上国人“长于伦理而忽视逻辑,”所以中国逻辑史上“类”概念运用至久才被墨子抽象出来作为考察对象,而且“类”的含义也有多种,除了逻辑学上的意义,还有认识论和伦理学的意义。
宋赛花肖意贞
关键词:名家墨家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探析——基于协同育人视角被引量:3
2018年
基于协同育人视角,现阶段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主体、教学体系和支持体系三方面存在碎片化、不协同、错位、消解等发展断裂问题。具体来说,教学主体存在碎片化现象;教学体系存在应然与实然、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供给与需求、理论与实践、灌输与启发、一元与多元、短效与长效等不协同问题;支持体系存在错位与消解。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协同各类育人主体、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构建开放的、全社会共同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
肖意贞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论我国城市外来人口管理理念的演变
2007年
文章阐述了我国城市外来人口管理理念经历限制控制、包容服务、整合共享的演变过程;分析了演变的主要原因和主要表现;并指出三者之间虽然在管理理念上有层次性,但是在实践中必有交叉,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和人们认识的发展,城市对外来人口的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必将走向整合共享。
肖意贞
关键词:外来人口整合共享
影响与对策:新媒体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引量:18
2011年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丰富资源、增强自主性、提高效率和增强效果方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控制力、辨别力、引导力和主导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积极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将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肖意贞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Moodle平台互动评价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探究被引量:1
2015年
互动评价是Moodle平台最具特色的活动模块之一,它充分体现多元化评价理念,使评价活动更具效率、评价结果更富有公正性。一个完整的互动评价包含四个阶段:设置阶段、提交阶段、评价阶段和成绩核定阶段。实践证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论文的评价中,开展基于Moodle平台的互动评价,既能展示"魔灯"之"魔力",又能弘扬学生主体性,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真正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肖意贞
关键词:MOODLE平台互动评价同伴互评自评
质疑与实证:慕课论坛价值探析——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慕课本质是一种远程教育,存在教与学的时空分离,因而交互变得尤为重要,交互质量成为影响慕课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虽然现在支持交互活动的媒介越来越多,但论坛仍是最主要的方式。在慕课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学生参与度低、交互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对论坛的价值认识不足。文章从论坛在慕课中的价值受到轻视和质疑出发,基于教育学理论探究论坛价值的理论依据,并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讨论区建设为例,对论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中具有提高参与、促进合作和增强启迪的价值进行实证分析。
肖意贞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交互质量
明辨: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航仪被引量:2
2014年
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开放性、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性、市场化环境下社会转型问题的复杂性和主体价值判断能力的薄弱性,呼唤着大学生培育明辨意识和提升明辨能力。增强价值判断力,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大学生要立足于"学、思、行",在明辨是非中选准未来的方向,在正确抉择中走向人生的正道。
肖意贞
关键词:明辨勤学善思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群体主体论
自笛卡尔开始,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探讨的重要论题,综观中西哲学史,一般认为:在主体问题上,西方近代认识论重个体及个体意识,中国传统认识论重群体及群体意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则把个体与群体、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肖意贞
关键词:社会互动认识论研究认识客体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