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珂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水稻
  • 4篇性状
  • 4篇QTL
  • 3篇数量性状
  • 3篇位点
  • 2篇数量性状位点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定位
  • 1篇稻米
  • 1篇稻叶
  • 1篇性状基因
  • 1篇驯化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含量
  • 1篇叶片
  • 1篇数量性状基因
  • 1篇数量性状基因...
  • 1篇数量性状基因...
  • 1篇水稻品种

机构

  • 6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肖珂
  • 6篇董彦君
  • 5篇张俊芝
  • 5篇巩迎军
  • 4篇张永娟
  • 3篇左海龙
  • 1篇林冬枝
  • 1篇刘晓
  • 1篇冯杰
  • 1篇李超

传媒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分子细胞生物...

年份

  • 4篇2008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控制水稻穗伸出度和株高的数量性状基因定位被引量:11
2008年
水稻穗伸出度和株高是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本研究利用越光/Kasalath//越光杂交回交产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backcross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BILs)对穗伸出度与其相关株高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进行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对穗伸出度的检测中,共检测到4个QTL(qPE-1,qPE-2,qPE-3-1和qPE-3-2),分别位于水稻的第1,2,3(2个QTL)染色体上,其贡献率为6.62%~17.16%,其中位于第3染色体上的qPE-3-2的贡献率为最大(17.16%),来自越光的等位基因能增长穗伸出度1.61cm;对株高性状的检测中,检测到QTL共有3个(qPH-1,qPH-6和qPH-12),分别位于第1、6和12染色体上,分别能解释28.53%,15.30%和5.01%的株高变异。有趣的是除了qPE-1位点,其他3个与穗伸出度相关的QTLs将不会影响水稻株高的生长。本研究中检测到QTLs的两侧的连锁分子标记可用于分子育种培育穗伸出度和株高兼顾型的水稻品种。
肖珂左海龙巩迎军张俊芝张永娟董彦君
关键词:水稻株高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控制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其离体叶片叶绿素降解速度相关的QTL定位(简报)被引量:6
2007年
许多研究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成正相关关系、叶绿素含量高的水稻叶片能延缓衰老。理论上推算,水稻叶片如果推迟1天衰老,可使水稻增产2%左右,而实际实验结果表明可增产1%左右。叶片早衰往往也是造成有些水稻品种结实率偏低、空秕率较高及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叶片衰老是水稻发育过程中的生命现象,它是水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叶片衰老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叶绿素含量下降,叶色褪绿变黄。
左海龙肖珂张永娟张俊芝巩迎军董彦君
关键词:水稻QTL离体叶片叶绿素含量降解速度
控制水稻剑叶形态相关性状的数量基因位点(QTL)的定位被引量:22
2007年
水稻籽粒中一半以上的碳水化合物来自剑叶的光合作用,剑叶形态改良一直是水稻株型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利用一个日本主要种植的粳稻品种越光(轮回亲本)和一个印度的籼稻品种Kasalath杂交产生的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backcross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BILs)对剑叶形态中的3个主要性状(剑叶长、叶宽以及其叶面积)进行了相关分析及其数量基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的定位.研究表明,控制剑叶形态的3个主要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并检测到影响3个性状的8个QTL,分布在第1,3,4,6条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4.94%~22.07%,其中第4染色体上C1016标记和第6染色体上C556标记附近的共有6个QTL,其两侧的紧密分子标记在水稻株型分子育种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肖珂左海龙巩迎军张俊芝张永娟董彦君
关键词:水稻
光照敏感型水稻红根突变体遗传分析及基因的分子定位被引量:1
2008年
在自然光条件下水培籼稻品种Nankinkodo中,发现根为红色的自然突变体,命名为HG1。水培条件下该突变体在光照强度大于29μmol/(m2.s)的可见光下,根开始转红,在光照强度为180μmol/(m2.s)的可见光下,呈鲜红,具有明显的光照敏感性。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光照敏感性的红根性状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Lsr。利用微卫星标记将Lsr基因定位在第4染色体上RM252与RM303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9.8c M和6.4c M,这为Lsr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奠定了基础。
张俊芝刘晓李超肖珂董彦君
关键词:水稻基因定位
日本水稻品种越光稻米的外观品质性状的QTL遗传剖析被引量:11
2008年
稻米外观品质是稻米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稻米市场价格。采用一个日本优质粳稻品种越光(轮回亲本)和一个印度的籼稻品种Kasalath杂交产生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recombinantinbred lines,BILs)对7个控制稻米外观品质主要性状(粒长、粒宽、粒厚、粒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进行定位分析。共检测到影响7个性状的22个QTLs,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贡献率为5.65%~29.20%。其中在第5染色体上的R2232分子标记附近区域检测到影响4个性状的QTLs;在第3染色体上C1448和第6染色体G200分子标记附近区域分别检测到同时影响3个性状的QTLs,表明了这3个染色体区域对控制稻米外观品质性状中的有着重要作用。研究检测到的QTLs及其两侧的分子标记可以用于改良稻米外观品质的分子辅助育种。
巩迎军冯杰肖珂董彦君林冬枝
关键词:稻米QTL
水稻芒长及其分布特征相关QTL的定位被引量:6
2008年
水稻芒的性状与驯化过程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芒长短和芒的分布等.利用一个无芒品种越光(轮回亲本)和一个有芒品种Kasalath杂交产生的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在上海、海南两地对芒长和芒的分布(芒出现比例)进行了相关分析及其相关基因(QTL)定位,结果发现这两个性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共检测到影响这两个性状的12个QTL,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的7个区域,贡献率介于2.90%-53.24%,其正效应大多来自有芒亲本Kasalath,但也有3个QTL正效应来自无芒亲本越光,并对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本研究检测到的QTL及其两侧的分子标记可以用于水稻驯化的研究和理想型无芒品种分子辅助育种.
肖珂巩迎军张俊芝张永娟董彦君
关键词:水稻驯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