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蔚

作品数:17 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54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乙型
  • 10篇乙型肝炎
  • 10篇肝炎
  • 10篇病毒
  • 9篇乙型肝炎病毒
  • 9篇肝炎病毒
  • 6篇手术
  • 4篇手术感染
  • 4篇HBEAG
  • 4篇HBVDNA
  • 3篇手套
  • 3篇酶链反应
  • 3篇聚合酶
  • 3篇聚合酶链反应
  • 3篇表面抗原
  • 2篇血液
  • 2篇阳性
  • 2篇医院感染
  • 2篇乙肝
  • 2篇乙肝病毒

机构

  • 17篇解放军第45...
  • 1篇南京市玄武区

作者

  • 17篇肖蔚
  • 15篇杨双旺
  • 14篇孙佩
  • 4篇宫丽莉
  • 4篇陈美珍
  • 3篇但文富
  • 3篇赵伯成
  • 3篇石海明
  • 2篇祝宏
  • 2篇吴国玲
  • 1篇周立新
  • 1篇朱文博
  • 1篇陈军
  • 1篇高礼芳
  • 1篇秦海燕
  • 1篇何国兴
  • 1篇杨琦
  • 1篇于军
  • 1篇张永红
  • 1篇刘书琴

传媒

  • 6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口腔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4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BeAg作为乙型肝炎病毒经手术感染的监测指标
本文对HBeAg作为乙型肝炎病毒经手术感染的监测指标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防止乙型肝炎病毒(HBV)经手术传播的主要方法,分析了双层手套预防HBV经手术传播的效果。
杨双旺赵伯成孙佩肖蔚
关键词:乙肝病毒手术感染
文献传递
双层手套防护乙型肝炎病毒经手术感染的效果分析
<正> 目的:评价双层手套对HBV经手术传播的防护效果。方法:在确定HBsAg阳性者的HBV传染性、手术中HBV的感染阈值和双层手套的防护阈值的基础上,评价接种乙肝疫苗前后双层手套对HBV感染的防护效果。结果:HBsAg...
杨双旺祝宏肖蔚宫丽莉石海明孙佩
文献传递
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极量稀释法评价外科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血液的传染性被引量:29
2000年
目的 评价外科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携带者血液的传染性。 方法 以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PCR)极量稀释法定量检测 15 6例外科HBsAg阳性患者的HBVDNA ,以HBV感染剂量为参比单位 ,评价其传染性。 结果  2 6 .3% (4 1例 )的HBsAg携带者HBVDNA阴性。HBV传染性为 0~ 10 9感染剂量 /ml。随着血液稀释倍数的增加 ,有传染性的HBsAg携带者例数急骤减少 ,大于 10 4 感染剂量 /ml者只占HBsAg携带者的 1/ 5 ,其中HBeAg阳性者较阴性者比例更大 (83.9%与 2 .3% ) ,传染性更强 (10 5与 10 2 感染剂量 /ml)。结论 HBsAg携带者可分为高度、低度和无传染性 3个等级 ,只有前者可经围术期抟播 。
杨岁虎杨双旺孙佩但文富肖蔚陈美珍
关键词:套式PCRHBVDNA外科患者
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检测及分析
2003年
目的 探讨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生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对临床检出225株肠杆菌科细菌分别应用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微量鉴定管鉴定、β-内酰胺酶(BLs)检测、标准筛选、双纸片法进行确证及药物敏感实验等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225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26株,主要分布于高干科ll株(42.3%)、神经内科7株(26.9%)、呼吸内科4株(15.4%)、心胸泌尿外科3株(11.5%);药敏实验结果除对亚胺培南、舒普深未产生耐药外,对其他15种抗生素均出现不同程度耐药,其中9种耐药率为100%。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菌株具有很强的耐药性。
肖蔚吴国玲周立新
关键词: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耐药性
一种新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的防护效果评价
2004年
目的评价一种新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的防护效果。方法布与现行HBV传染源监控方法比较的基础上,从HBV传染源控制费用、控制效果和防护意识三方面评价新方法的防护效果。结果现行方法以HBsAg为传染源监测指标有80.8%的HBsAg携带者防护过度,14.7%防护无效,无效者的传染性可高出感染阈值10倍。新方法仍以HBsAg为指标,防护过度率高达99.4%,若以HBeAg为指标防护过度率下降到19.2%,无效防护为零。新方法的防护过度率和防护无效率均非常显著地低于现行方法。结论新方法在节省防护费用80.2%的同时使外科医生感染HBV的危险性下降为零,并可提高对其它血源病毒感染的防范意识,是当前手术中理想的监控方法。
孙佩杨双旺肖蔚石海明宫丽莉
关键词:HBV传染源外科手术
乙型肝炎e抗原作为乙型肝炎病毒围术期传播监控指标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作为围术期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监控指标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套式PCR(nPCR)极量稀释方法,以HBV感染剂量(ID)为参比单位,HBeAg与稀释血量为分类标准,评价HBeAg对HBsAg阳性血液传染性的影响。结果156例HBsAg阳性者中,31例(19 .9%)HBeAg阳性,115例(73.7%)HBVDNA阳性, HBV传染性为 0~109 ID/ml。与HBsAg相比,HBeAg对围术期 HBV传播的预示作用更好。与 HBeAg阴性血液相比,HBeAg阳性血液的HBV携带率更高,HBV的传染性更强,传播所需的血量更少,对特异性预防的效果更差。结论在外科医生普遍进行HBV特异性免疫的前提下,HBeAg较HBsAg更适合作为围术期HBV传播的监控指标。
杨双旺杨岁虎孙佩但文富肖蔚陈美珍
关键词:HBEAG套式PCRHBVDNA
套式PCR极量稀释法评价HBsAg阳性传染性的研究
1999年
目的:探讨影响HBsAg阳性血液传染性的病原学因素.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极量稀释法定量检测156例 HBsAg携带者血液的HBV DNA,以HBV感染剂量为参比单位,HBeAg和稀释血量为分类指标,对影响HBsAg携带者血液传染性的病原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156例HBsAg携带者中31例(占19.9%)HBeAg阳性,115例(占73.7%)HBV DNA阳性,HBV传染性范围在每毫升0~10~9)HBeAg阳性者100%HBV DNA阳性,感染剂量主要集中在每毫升10~4之上,HBeAg阴性者67.2%HBV DNA阳性,感染剂量主要集中在每毫升10~4之下.结论:HBsAg携带者的传染性与血液中是否存在HBV、所含HBV浓度、接种血量以及HBeAg的状态有关.
孙佩杨双旺肖蔚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HBVDNAHBEAG
HBsAg阳性产妇血液和乳汁中HBVDNA的检测被引量:1
1998年
近年来我们应用PCR技术检测了59例HBsAg阳性产妇乳汁中的HBVDNA,以探讨哺乳传播HBV的可能性。 材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对连续住院分娩ALT正常的HBsAg阳性产妇59例,检测其HBV血清学标志(HBVM)和HBVDNA。年龄23~35岁,平均26±2.5岁,其中HBsAg阳性21例,抗-HBe阳性38例。
高礼芳杨双旺孙佩肖蔚
关键词:HBSAG阳性产妇血液乳汁HBVDNA
双层手套对乙型肝炎病毒经手术感染的防护效果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评价双层手套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经手术传播的效果。方法在确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的HBV传染性、手术中HBV感染阈值和双层手套防护阈值基础上,评价单、双层手套对HBV感染的防护效果。结果HBsAg阳性者的HBV传染性范围为10^0~10^9感染剂量(XD)/mL,阴性者为10^0~10^4ID/mL。单层手套的防护阈值为10^5ID/mL;双层手套的防护阈值为10^6ID/mL,可杜绝23.33%传染源的传染性。结论双层手套只能杜绝部分手术中HBV传染源的传染性;在外科医师普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基础上再使用双层手套防护,才能在理论上完全防止HBV经手术传播。
孙顺平杨双旺赵伯成孙佩肖蔚
关键词:手套肝炎病毒乙型医院感染
HBeAg作为乙型肝炎病毒经手术感染的监测指标
<正>筛查手术病人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并对其采取加强预防措施是我国防止乙型肝炎病毒(HBV)经手术传播的主要方法,而双层手套是这种防护方法的核心内容。然而,双层手套预防HBV经手术传播的效果如何,本...
杨双旺赵伯成孙佩肖蔚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