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新
- 作品数:21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情景护理对初产妇情绪状态的干预效果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情景护理对初产妇情绪干预效果,为寻求更好地护理方法和服务模式提供信息平台,不断提升产科护理质量。方法:采用格林伯格(Greenberger)情景、情绪评估法,对自愿接受情绪测评和护理干预的50名初产妇进行心理危机调查与干预研究。结果:干预前后50名初产妇对分娩疼痛、分娩时亲人不在身边及产后母乳喂养3种情景状态情绪紧张度分值有极显著差异(P<0·01)。既通过对初产妇面临的心理危机采取个性化情景护理和亲情服务等干预后,初产妇心理显示紧张值明显下降。结论:情景、情绪评估法可客观、准确、及时了解初产妇心理危机状态及程度;采取情景护理与亲情服务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初产妇不良情绪,改变其消极应对方式,不断提高初产妇对分娩的适应性。
- 胡兰新万建萍
- 关键词:初产妇危机干预
- 笑气吸入性人工流产镇痛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
- 2004年
- 关红王安荣张红玲陈梅花郑九生胡兰新涂灵刘玉珍
- 关键词:人工流产镇痛笑气护理学
- 母婴同室家属手卫生宣教后效果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对母婴同室陪护家属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前后其洗手行为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母婴同室陪护家属200名进行手卫生培训,分别收集培训前、后陪护家属手部卫生学监测采样标本和调查问卷,比较其差别。结果培训前后洗手方法正确率由33.5%提高到90.0%,洗手合格率由56.5%上升至88.0%。结论对母婴同室陪护家属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可使家属重视手部卫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以降低母婴医院内感染的机率。
- 万曦娣曾爱凤胡兰新
- 关键词:母婴同室陪护家属手卫生
- 宫颈钳夹术联合欣母沛治疗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观察宫颈钳夹术联合欣母沛治疗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05例顽固性产后出血随机分欣母沛组52例、宫颈钳夹术联合欣母沛组53例,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宫颈钳夹术联合欣母沛组显效、总有效例数及总有效率高于欣母沛组;严重产后出血例数、介入治疗的例数少于欣母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达到90%。结论宫颈钳夹术联合欣母沛治疗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可靠,能减少严重产后出血发生,同时减少患者的创伤。
- 程腊花邹卫缪丽珍诸丰英曾晓明郑九生胡兰新
- 关键词:欣母沛产后出血
- 无保护会阴接生与传统接生对会阴裂伤程度的效果比较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与传统接生法对会阴裂伤程度的效果比较。方法:将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进行初步评估后会阴条件、胎儿大小相近的850例临产产妇分为两组。实验组425例,对照组425例。实验组采用无保护会阴状态接生,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护会阴方法进行接生,观察两组产妇会阴裂伤的程度。结果:实验组会阴完整26例,占6%;会阴Ⅰ度裂伤(包括单纯阴道粘膜裂伤)380例,占89.5%;会阴Ⅱ度裂伤19例,占4.5%。425例中合并会阴水肿30例,占7%。对照组会阴完整15例,占3.5%;会阴Ⅰ度裂伤300例,占70.5%;会阴Ⅱ度裂伤110例,占26%。425例中合并会阴水肿120例,占28%。两组会阴裂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较传统接生法能减轻会阴裂伤程度。
- 洪瑛胡兰新
- 关键词:会阴裂伤
- 护士长“七个一”工作考核标准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被引量:2
- 2006年
- 胡兰新肖超兰
- 关键词:护士长护理管理护理部
- 孕妇对产褥期相关知识认知行为的调查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了解孕妇对产褥期相关知识认知程度,便于针对实施健康教育。方法对500例孕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访谈式调查。调查表共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一般资料;第二部分:孕妇对产褥期相关知识认知状况;第三部分:孕妇对产褥期相关知识认知来源。结果大部分孕妇在省市级医院接受产前检查;对产褥期相关知道缺乏科学的认知;孕妇对产褥期相关知识认知的来源主要是书籍。结论医护人员要加强对产妇进行产褥期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产妇顺利渡过产褥期。
- 胡兰新
- 关键词:健康教育孕产妇
- 两种预防产后乳房胀痛方法的效果比较
- 产后最初3天,由于产妇因分娩的疲劳而注重休息,对孩子的关心、喂奶通常依赖别人来满足,此时新生儿吸吮力较弱,且乳汁分泌较少,乳腺管未得到畅通至产后3天后乳汁分泌增多时乳腺管阻塞,而至乳房胀痛,给产妇带来身心上的痛苦,影响母...
- 胡兰新
- 关键词:产后乳房胀痛乳腺管乳房疼痛
- 文献传递
- 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性生活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性生活恢复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性生活康复指导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选择本院2004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1例,进行治疗结束后跟踪6、12、24个月,对其性生活状况进行随访调查。分别对治疗后性生活满意度、性生活频率及夫妻感情变化等方面进行初步评估;观察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的性生活恢复状况。结果:91例宫颈癌患者按临床分期划分,其中0期(CIS)11例;Ⅰ期51例;Ⅱ期21例及Ⅲ期8例。其性生活平均恢复时间分别为(3.5±1.3)月、(4.3±3.2)月、(4.9±2.7)月、(6.5±5.3)月;性生活满意率分别为72.7%、41.2%、38.1%、37.5%;性生活频率减少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6.4%、62.7%、61.9%及75%。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治疗后性生活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方式对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性生活有影响,正确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的性生活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周红英尹泽群胡雅芬胡兰新
- 关键词:宫颈癌性生活健康教育生活质量
- 妇科无痛化病房对患者疼痛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康复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确定构建妇科无痛化病房对提高术后患者疼痛护理满意度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江西省妇幼保健院200例拟行妇科手术患者,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疼痛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常规疼痛护理基础上实行无痛化病房管理模式。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使用PCA泵、杜冷丁、止痛片镇痛以及呼叫疼痛的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疼痛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24 h和48 h睡眠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妇科无痛病房以患者为中心,实施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提高了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技能,改善了妇科患者术后镇痛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有效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
- 刘晓胡兰新汤雯倩李贵萍
- 关键词:疼痛护理满意度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