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应明
- 作品数:18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莞市中心血站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东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FUT1和 ABO双血型基因变异所致类孟买与A_(2)亚型血型献血者1例的遗传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目的探讨1例FUT1和ABO双血型基因变异所致类孟买与A 2亚型血型无偿献血者的血型血清学特征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并对携带FUT1*01W.37与FUT1*01W.23等位基因的类孟买血型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选择2023年8月于东莞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并且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一致的1例类孟买与A 2亚型血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学检测试验对献血者ABO血型、Lewis血型抗原及血清意外抗体进行鉴定。采用吸收放散试验对献血者血浆微量抗体和红细胞表面微量A、B、H抗原进行检测。采用Sanger测序法对其FUT1基因和ABO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分别以"类孟买""FUT1*01W.37""FUT1*01W.23"和"para-Bombay"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美国PubMed数据库中,检索携带FUT1*01W.37与FUT1*01W.23等位基因的类孟买血型受试者相关文献,并进行复习,检索时限设定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2月。本研究遵循的研究程序符合东莞市中心血站科研伦理委员会规定,并获得该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22005),并与献血者签署献血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研究献血者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其ABO血型鉴定存在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红细胞表面H抗原为阴性,Lewis血型为Le(a-b+)分泌型,血浆意外抗体为抗H同种抗体,判定献血者血型为疑似类孟买型。吸收放散试验结果显示献血者血型为疑似类孟买与A亚型血型。Sanger测序法显示,献血者FUT1基因型为FUT1*(c.35T+c.803A)/(c.35T+c.803A)纯合变异,FUT1*(c.35T+c.803A)等位基因双碱基变异在国际输血协会(ISBT)FUT1基因变异数据库中尚未见报道,该等位基因序列特征与ISBT数据库报道的FUT1*01W.37(c.803G>A)弱功能性等位基因接近;其ABO基因型为ABO*A2.05/O.01.02杂合变异。结合献血者血清学检测结果与基因检测结果,判定其血型为类孟买与A 2亚型血型。文献复习结果显示,根据�
- 何子毅胡应明贝孟辉揭小梅许先国
- 关键词:FUT1基因ABO血型系统类孟买型血型抗原献血者
- 受血者血型鉴定准确率及不规则抗体阳性率调查研究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调查受血者红细胞血型鉴定准确率及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开展电子配血提供依据。方法:设计《受血者交叉配血试验不配合调查表》调查表,收集本市5家医院输血前红细胞血型鉴定准确率及不规则抗体阳性数据,与国内2006-2009年文献报道的同类数据进行比较。结果:5家医院红细胞ABO/RhD血型鉴定的准确率为100%,ABO正反定型不符合率(0.01%)明显低于国内文献报道(0.11%)(P<0.05)及法国35家医院报道(0.03%)(P<0.05);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09%)明显低于国内文献报道(0.37%)(P<0.05)。不规则抗体的发生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有输血史/妊娠史者高于无输血史/妊娠史者(P<0.05),近期内反复输血者高于单次输血者(P<0.05)。结论:本市受血者红细胞血型鉴定准确率为100%,ABO正反定型不符合率为0.01%,3年内未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率低于国内报道的总体水平,女性、近期反复输血及有输血史/妊娠史者产生不规则抗体的机率较高。本市已具备开展电子交叉配血的首要条件。
- 何子毅刘赴平李伟其罗进财辜润芝吴远军王树胜叶柱江胡应明
- 关键词:血型抗原红细胞不规则抗体发生率
- 新等位基因A4GALT纯合变异致罕见p血型
- 2024年
- 先证者女,33岁,孕妇(孕4产1),前3次均为孕3月左右自然流产,无输血和移植史,第4次孕期临床诊断先兆流产,于2023年6月28日在东莞市中医院妇产科拟行剖宫产,术前备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时发现该先证者血浆中有无法确定特异性的意外抗体,无法找到合适的供者红细胞。血样本遂送至东莞市中心血站输血研究室,本实验室对该先证者采用血型血清学鉴定其红细胞血型表型证实为罕见的p血型,意外抗体特异性鉴定为抗-PP1Pk,先证者基因测序发现为新等位基因A4GALT*(c.100G>A+c.418428delins)纯合子,推测其引起多肽链p.Val34Ile和p.Gln140Trpfs*73改变,并导致α1,4-半乳糖基转移酶失活。同时在家系成员中发现另一个新等位基因A4GALT*c.100G>A,经预测该变异引起的单独p.Val34Ile改变并不影响蛋白功能和酶活性。
- 何子毅胡应明罗广平揭小梅贝孟辉许先国
- 关键词:基因测序
- 红细胞H抗原缺陷型鉴定及其理化功能研究
- 何子毅邹文涛胡应明钟炽辉刘仁强王德文刘赴平
- 多次输血产生不规则抗体及配血时间分析被引量:2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次输血患者产生不规则抗体及配血时间过长的解决方案。方法对1例在不同输血阶段产生的不规则抗体进行抗体鉴定,并提供相合的红细胞,分析平均产生每次血清学交叉配血需要多花费的时间。结果该患者在第3次交叉配血前不规则抗体鉴定为抗-E,第5次输血前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鉴定为抗-E及抗-c,第16次交叉配血前抗体鉴定为抗-E、抗-c及抗-Mur,平均每次血清学交叉配血多花费时间37min。结论多次输血患者将不断地产生不规则抗体,将延长交叉配血的时间,选择自体输血或电子配血将避免产生不规则抗体,并能保证血液供应的安全、快速。
- 刘仁强何子毅邹文涛钟炽辉胡应明李慧敏刘赴平
- 关键词:输血不规则抗体血型
- RhD阴性孕妇妊娠RhD阳性胎儿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RhD阴性孕妇产前免疫性抗D抗体的检出率与产后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137例RhD阴性孕妇产前血样及40例产后血样,分析产前抗D抗体的检出率、产后HDN发病率及其与母儿ABO血型配合性的关系。结果 16例(12.60%)RhD阴性孕妇多次妊娠者检测到抗D抗体,10例首次妊娠者均未检出;产前血清抗D抗体的检出率低于产后(P<0.05);RhD阴性孕妇妊娠RhD阳性胎儿且母儿ABO血型不配合时HDN的发病率高于母儿ABO血型配合者(P<0.05),属ABO血型系统者HDN的发病率高于属Rh血型系统者(P<0.05);抗D抗体的检出率与母儿ABO血型配合性无相关性(P>0.05)。结论产前RhD阴性孕妇抗D抗体的检出率与产后发生HDN的相关性尚不明确;ABO血型不配合对RhD阴性孕妇发生RhD-HDN有保护作用,但对产生抗D抗体的检出率无影响。
- 何子毅刘赴平胡应明张建强
- 关键词:抗D抗体RH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
- 一例稀有CisAB血型血清学及遗传机理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对1例献血者血型血清学鉴定为A2B血样进行基因型分析。方法应用常规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血型鉴定;采用PCR-SSP法进行ABO初步基因分型的检测,并对ABO基因第6和第7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结果血型血清学鉴定为A2B亚型,基因分型为BB型,初步判定为B(A)型;基因测序发现两条等位基因第6外显子均不存在261delG及297 G/G,判定该献血者血型为B与B基因的组合,经与A101核苷酸序列比对,对第7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有一条核苷酸链上有526C>G,657C>T、703G>A及803G>C点突变,另一条核苷酸链上有297A>G、526C>G、657C>T、703G>A、796C>A、803G>C及930G>A点突变,确定该献血者血型基因型为CisAB02/B101。结论血型血清学对CisAB和B(A)判定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核苷酸序列及分析能够明确本例献血者基因型为CisAB02/B101。
- 何子毅刘赴平胡应明邹文涛
- 关键词:ABO血型系统基因型
- 596例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探讨采集标本时间与新生儿溶血病阳性率的关系。方法:选取596例新生儿溶血病标本,进行新生儿溶血病溶血三项检测、同时对母亲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596例新生儿溶血病标本中阳性429例,阳性率71.98%;ABO血型系统的新生儿溶血病409例,占阳性标本的95.33%;Rh血型系统的新生儿溶血病18例,占4.20%;其它不规则抗体2例占0.47%;4天后采集标本检测新生儿溶血病阳性率较低(P<0.05)。结论:本市新生儿溶血病发生主要为ABO血型系统,高达95.33%,新生儿溶血病在患儿出生后4天内采集的标本检测阳性率较高。
- 林栋胡应明何子毅陈宝婵
-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
- 酶免疫条带技术检测抗-HCV的初步探讨
- 2002年
- 刘赴平王德文车嘉林陈金凤胡应明
- 关键词:抗-HCV输血安全
- Ael亚型1例
- 2010年
- 陈雨蔚胡应明单桂秋郑琼珍
- 关键词:A亚型吸收放散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