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梅
-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氟尿嘧啶核苷前药脂质体中磷脂含量的测定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建立测定5-氟尿嘧啶核苷(5-FUR)前药脂质体中磷脂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乙醇裂解5-FUR前药脂质体,用氯仿萃取后,在488nm波长处用硫氰铁铵显色法测定脂质体中磷脂的含量。结果:磷脂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1-0.10mg·mL^-1(r=0.9996,n=3);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3.1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5-FUR前药脂质体的质量控制。
- 朱莉潘黎军胡春梅赵俊义王驰
- 关键词:磷脂
- 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多柔比星脂质体中游离多柔比星的含量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建立共振瑞利散射法(RRS)测定多柔比星(DOX)脂质体中游离 DOX 含量。方法:在 pH 2.6的 Britton-Robinson(BR)缓冲液中,刚果红(CR)与 DOX 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离子缔合物,在λ_(ex)=λ_(em)=380 nm 波长时能使 RRS 信号显著增强。结果:RRS 法在1~12 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5^(-1)g·mL^(-1)。对6个不同批号的 DOX 脂质体混悬液中游离 DOX 的含量测定,结果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相符,RSD(n=6)为1.9%~3.2%,平均回收率为94.3%。结论:此方法灵敏度较高,可以用于测定 DOX 脂质体中游离 DOX 的含量。
- 胡春梅王驰朱莉赵俊义陆巍
- TLC法考察阿霉素脂质体的稳定性
- 2008年
- 目的:通过以TLC分离阿霉素脂质体各组分及其降解产物,考察其作为阿霉素脂质体稳定性评价方法的适用性以及进行方法改进。方法:分别用4种TLC展开系统进行2次展开,用4-甲氧基苯甲醛显色。结果:以氯仿-甲醇-水-氨水(65∶35∶2.5∶2.5)作展开剂,分离效果较好。结论:TLC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作脂质体质量控制的一种方法。
- 赵俊义朱莉胡春梅潘黎军王驰
- 关键词:脂质体TLC阿霉素稳定性
- 阿霉素-粉防己碱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 目的:以抗肿瘤药阿霉素及MDR逆转剂粉防己碱为模型药物制备复方脂质体并进行工艺研究,对该复方脂质体逆转人乳腺癌细胞耐药性的作用进行体外评价。 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合并pH梯度法制备阿霉素-粉防己碱复方脂质体。将脂质体分...
- 胡春梅
- 关键词:阿霉素粉防己碱脂质体体外细胞毒性
- 文献传递
- 粉防己碱-阿霉素复合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评价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制备粉防己碱-阿霉素复合脂质体并对其工艺及质量进行研究与评价,为临床上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3种不同脂质体制备方法,并以包封率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和工艺优化。结果:确定了硫酸铵梯度法结合pH梯度法制备复合脂质体的最佳处方最佳处方为:药脂比1∶20,磷脂-胆固醇比例3∶1,外水相pH值为7.6,硫酸铵浓度为250mmol/L。以该处方制备的脂质体DOX的平均包封率为90.77%,TET的平均包封率为80.12%。结论:该处方制备的粉防己碱-阿霉素复合脂质体包封率及外观良好,在低温充氮条件下较稳定,为进一步实验奠定了基础。
- 潘峰胡春梅潘黎军王驰
- 关键词:粉防己碱天然活性成分
- 树状大分子用于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7年
- 胡春梅王驰
- 关键词:树状大分子药物载体生物降解性树状结构活性中心单分散性
- 粉防己碱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与体外释放度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以阿霉素和粉防己碱为模型药物制备脂质体并进行工艺研究,同时对该脂质体进行体外释放度的研究。方法采用3种不同脂质体制备方法,并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处方筛选和工艺优化。结果确定了硫酸铵梯度法结合pH梯度法制备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处方为:药脂比为1∶20,磷脂与胆固醇质量的比例为3∶1、外水相pH值为7.6,孵育温度50℃、硫酸铵浓度为250mmol/L。释放度试验显示脂质体中阿霉素和粉防己碱分别在24h和16h内完全释放。结论制备的粉防己碱阿霉素脂质体包封率及外观良好,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 潘峰胡春梅潘黎军王驰
- 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对MCF-7/DOX作用的考察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制备阿霉素(Doxorubicin,DOX)脂质体,并考察其对耐阿霉素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DOX)的作用。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脂质体;采用MTT法考察DOX脂质体对MCF-7/DOX的细胞毒性和逆转多药耐药(Multydrug resistance,MDR)的效果。结果:阿霉素的平均包封率为90.77%。脂质体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DOX脂质体的IC50比游离DOX小4倍;DOX脂质体对MCF-7/DOX的逆转倍数是游离DOX的4倍。结论:硫酸铵梯度法适用于制备DOX脂质体,其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性作用及一定的逆转MCF-7/DOXMDR的作用。
- 颜科胡春梅潘黎军王驰
- 关键词:阿霉素脂质体多药耐药人乳腺癌细胞
- 粉防己碱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比较粉防己碱脂质体2种制备方法。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和薄膜分散法制备粉防己碱脂质体,从渗漏率、粒径大小、磷脂含量3个方面进行稳定性比较,从包封率方面进行质量比较。结果: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的粉防己碱脂质体包封率高达81.1%,且稳定性好;薄膜分散法包封率仅为32.9%,且稳定性欠佳。结论:硫酸铵梯度法较薄膜分散法制备粉防己碱脂质体更优。
- 胡春梅朱莉赵俊义王驰潘黎军
- 关键词:硫酸铵梯度法薄膜分散法包封率稳定性
- IL-2免疫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寻求一种简便、快速、结合率高的制备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免疫脂质体的方法。方法:分别用戊二醛法、十一醛法、衍生化法制备IL-2免疫脂质体。对上述几种制备方法进行分析比较,Bradford比色法测定IL-2的结合效率;离心加速实验考察脂质体稳定性。结果:十一醛法通过席夫碱一对一的结合IL-2和脂质体,不会引起IL-2、脂质体自身相互交联,结合率高,稳定性好。结论:拟采用十一醛法作为后期细胞实验中IL-2免疫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朱莉胡春梅赵俊义潘黎军王驰
- 关键词:IL-2免疫脂质体结合率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