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丹虹

作品数:147 被引量:6,776H指数:45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局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6篇耐药
  • 99篇耐药性
  • 74篇耐药性监测
  • 72篇细菌
  • 56篇细菌耐药
  • 56篇细菌耐药性
  • 44篇细菌耐药性监...
  • 41篇杆菌
  • 39篇抗菌
  • 38篇菌药
  • 37篇抗菌药
  • 28篇菌属
  • 26篇药物
  • 26篇球菌
  • 24篇抗菌药物
  • 23篇药敏
  • 23篇药敏试验
  • 17篇革兰
  • 16篇碳青霉烯
  • 16篇青霉烯

机构

  • 90篇广州医学院第...
  • 74篇复旦大学
  • 73篇华中科技大学
  • 70篇北京协和医院
  • 68篇甘肃省人民医...
  • 68篇北京医院
  • 67篇上海交通大学...
  • 64篇新疆医科大学...
  • 56篇安徽医科大学
  • 5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2篇重庆医科大学
  • 50篇广州医科大学
  • 4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8篇浙江大学医学...
  • 3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2篇昆明医科大学
  • 25篇昆明医学院第...
  • 2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7篇广州呼吸疾病...
  • 17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47篇苏丹虹
  • 91篇卓超
  • 71篇徐英春
  • 69篇孙自镛
  • 68篇魏莲花
  • 66篇朱德妹
  • 66篇艾效曼
  • 66篇俞云松
  • 66篇倪语星
  • 66篇吴玲
  • 65篇王传清
  • 65篇季萍
  • 64篇张朝霞
  • 64篇孙景勇
  • 63篇汪复
  • 57篇杜艳
  • 56篇单斌
  • 56篇杨青
  • 56篇胡云建
  • 56篇沈继录

传媒

  • 71篇中国感染与化...
  • 9篇中华医院感染...
  • 8篇中华检验医学...
  • 4篇中国抗生素杂...
  • 4篇广州医学院学...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国抗感染化...
  • 3篇现代检验医学...
  • 3篇检验医学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国际呼吸杂志
  • 2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现代护理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9篇2016
  • 5篇2015
  • 14篇2014
  • 15篇2013
  • 15篇2012
  • 6篇2011
  • 12篇2010
  • 17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1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菌耐药性资源库的创建和临床应用
卓超苏丹虹钟南山陈冬梅王露霞李红玉叶惠芬耿穗娜植志全蔡闯肖增璜陈茶郭海波郭仲辉龙军
技术方案分为3部分:(一)广州地区细菌耐药性资源库的创建本数据库信息主要包括细菌药敏资源库和耐药菌的临床信息资源库。药敏信息库有三个方面:收集各医院提供所有细菌的药敏数据,共同导入WHONET5.4软件分析,了解整个地区...
关键词:
关键词:细菌感染
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体外抗菌活性比较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评价美罗培南的细菌学疗效 ,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 Kirby- Bauer琼脂扩散法 ,数据输入 WHONET4软件并进行分析。结果  14 1株临床分离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百分率分别为92 .2 %及 90 .1% ,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美罗培南的体外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似 ,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抗菌药物 ,且为治疗 ESBL s菌感染的首选药。
叶枫钟淑卿袁锦屏杨灵苏丹虹肖庆忠钟南山
关键词:西司他丁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体外活性
协同凝集试验在胆囊棘球蚴病的诊断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经济实用的胆囊棘球蚴病 (cysticechinococcosis ,CE)的实验诊断方法。方法 以自制兔抗棘球蚴抗血清建立一种检测CE患者血清或尿液中棘球蚴抗原 (H -Ag)的玻片协同凝集 (Co -A)试验 ,并用于检测 30例CE患者、2 0例其他寄生虫病和 2 5例健康人血清及尿液中的H -Ag ,并评价该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CE患者浓缩尿液和血清中H -Ag的总检出率分别为 77%及 83 % ,其中手术诊断CE组浓缩尿液和血清中H -Ag的检出率分别为 83 %及 92 % ,超声检查证实CE组为 75 %及 88% ,临床诊断CE为 70 %及 80 %。应用Co -A试验检测患者浓缩尿液和血清中H -Ag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77% ,87% ,93 %和 96 % ;89% ,93 % ,86 %和 92 %。结论 Co -A试验是临床上诊断CE的一种简便快速、经济实用的实验诊断方法 。
叶刚强麦炳汉苏丹虹
关键词:协同凝集试验CE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测定及其与脂质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2000年
目的 :为了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_1(IGF_1)水平与脂质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检测 6 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IGF_1、血糖、胰岛素、生长激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并与 30名正常健康成年人、50名正常健康老年人作比较 ,同时还分析了血清IGF_1水平与其余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正常老年人血清IGF_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成年人 (P <0 .0 1) ;(2 )老年糖尿病组IGF_1水平远远低于两对照组 (P <0 .0 1) ;(3)除了HDL_C外 ,老年糖尿病组所有检测血脂指标都高于正常对照组 (老年 ) ;(4 )老年糖尿病组IGF_1水平与胰岛素、生长激素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5) ,与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1) ,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相关性 (P>0 .0 5)。结论 :以上结提示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IGF_1水平与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苏丽雅谢兵肖庆忠苏丹虹
关键词:IGF-1糖尿病脂质代谢老年人
双抑制剂扩散协同法检测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双抑制剂扩散协同法(double inhibitors diffuse synergr test,DIDST)检测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氯唑西林作为AmpC酶的抑制剂,而克拉维酸作为ESBLs的抑制剂,采用DIDST同时检测56株革兰阴性杆菌的AmpC酶和ESBLs,并以改良酶提取物三维试验和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分别作为AmpC酶和ESBLs的确证试验。结果DIDST检出单产AmpC酶菌株16株(28.6%),单产ESBLs菌株20株(35.7%),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5株(8.9%)与改良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符合率为100%,而与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ESBLs的符合率均为96.4%。结论DIDST可同时检测AmpC酶和ESBLs,方法准确、简便,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苏丹虹肖庆忠张钧
关键词:AMPC酶ESBLS
2011年中国CHINET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97
2013年
目的了解2011年中国不同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全国15所医院临床分离的6012株铜绿假单胞菌按照统一方案,采用统一材料、方法(K-B法或自动化仪器)和判断标准(CLSI 2011年版),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并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1年15所医院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6 012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92.9%分离自住院患者,73.7%的菌株分离自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14.3%。耐药性最高的医院分离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30%,而耐药性最低的成人医院分离的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20%,2所儿童医院分离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17%;分离自门诊的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25%,而分离自ICU的菌株除了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6.1%外,对其他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23%。各医院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平均为1.8%。结论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但近年耐药性增长趋势稳定。各地区、各医院、各科室患者的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相差较大,医疗机构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施晓群孙景勇倪语星汪复朱德妹胡付品蒋晓飞徐英春张小江胡云建艾效曼杨青孙自镛陈中举贾蓓黄文祥卓超苏丹虹魏莲花吴玲张朝霞季萍王传清王爱敏张泓孔菁徐元宏沈继录单斌杜艳俞云松林洁
关键词: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细菌耐药性
2013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609
2014年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国内主要地区16所教学医院(14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2013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2013年1—12月收集各医院临床分离菌共84 57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2 863株,占27.0%,革兰阴性菌61 709株,占73.0%。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45.2%和73.5%。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MRSA中有92.2%的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敏感;MRCNS中有87.4%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葡萄球菌属中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绝大多数所测试的抗菌药物(氯霉素除外)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根据表型推测多数为vanA型或vanB型耐药。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成人株和儿童株中青霉素敏感和中介株(PSSP和PISP)所占比例较2012年均略有降低,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的检出率有所升高。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株分别平均为54.0%、31.8%和16.5%。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株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s株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总耐药率≤7.0%。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89.2%)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2.8%和59.4%。与2012年相比,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广泛耐药株的检出率有所降低。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菌株在某些病区内的流行播散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
胡付品朱德妹汪复蒋晓飞孙自镛陈中举胡志东李金谢轶康梅徐英春张小江张朝霞季萍王传清王爱敏倪语星孙景勇俞云松林洁储云卓田素飞徐元宏沈继录单斌杜艳卓超苏丹虹张泓孔菁魏莲花吴玲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药物敏感性试验多重耐药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碳青霉烯酶
2012年中国CHINET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4
2014年
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方法对上述菌株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按2012年版CLSI M100-S22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的CRE菌1 499株,包括克雷伯菌属952株(63.5%)、肠杆菌属226株(15.1%)和埃希菌属206株(13.7%)等。标本来源和科室分布最多者分别为呼吸道标本(48.2%)和重症监护室(29.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RE菌株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除对阿米卡星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低于50.0%外(分别为46.9%和49.8%),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70.0%~100%。儿童分离株对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低于成人分离株。结论 CRE菌株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严重限制临床抗感染治疗有效药物的选择。CRE菌株在医院中的某些科室如重症监护室和神经外科较为集中,应对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以遏制此类耐药菌株在医院中的播散流行。
胡付品朱德妹汪复俞云松林洁胡云建艾效曼胡志东李金徐元宏沈继录张泓孔菁张朝霞季萍王传清王爱敏倪语星孙景勇孙自镛陈中举卓超苏丹虹徐英春张小江魏莲花吴玲单斌杜艳陈佰义储云卓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药物敏感性试验
2012年中国CHINET肠杆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37
2014年
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不同地区15所医院临床分离肠杆菌属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现状。方法全国15所教学医院2012年1—12月临床分离的3 031株肠杆菌属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以CLSI2012年版标准判断。结果 3 031株肠杆菌属细菌中阴沟肠杆菌占73.0%(2 212/3 031),产气肠杆菌占23.9%(725/3 031),其余肠杆菌属细菌占3.1%(94/3 031)。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占53.2%(1 612/3 031)。肠杆菌属对头孢唑林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高(〉89.0%),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54.4%、47.5%和34.3%,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较低(6.6%-26.3%),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5%、3.7%和10.3%。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中至少一种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占8.9%(269/3 031)。共检出4株对所监测的抗菌药物均呈耐药的广泛耐药肠杆菌属细菌。结论 2012年肠杆菌属细菌耐药性与2011年相比有所下降,但耐药情况仍很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降低耐药率。
陈中举孙自镛胡志东李金魏莲花吴玲徐英春张小江徐元宏沈继录王传清王爱敏倪语星孙景勇张朝霞季萍汪复朱德妹胡付品褚云卓卓超苏丹虹俞云松林洁张泓孔菁胡云建艾效曼单斌杜艳
关键词:肠杆菌属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性
广州地区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CTX-M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的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对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ECO)CTX-M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进行耐药基因分型,从而调查广州地区目前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广州地区9所医院临床分离所获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KPN)和ECO CTX-M型菌株,应用纸片扩散筛选法和纸片扩散确证法对菌株进行确认,然后用PCR方法对ESBLs进行基因分型。结果92株产ESBLs ECO,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和头孢呋辛均高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97.5%、89.5%和89.5%;42株产ESBLs KPN对氨苄西林(100.0%)和哌拉西林(100.0%)也呈高度耐药;PCR及测序结果显示,CTX-M-1群阳性株包括ECO 7株、KPN 9株,阳性率分别为7.6%和21.4%,基因型分布在ECO为CTX-M-3、CTX-M-15和CTX-M-55型,而在KPN为CTX-M-3和CTX-M-15型。结论广州地区9所医院临床分离的134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达到很高水平,并且在广州地区首次分离获得CTX-M-55型耐药菌株。
苏丹虹卢鉴财卓超李红玉陈冬梅王媚郑君德钟南山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CTX-M型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