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嘉骥 作品数:19 被引量:81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Trausim种植体植入早期骨结合性能评价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Trausim骨内种植体植入早期骨改建过程,检测该骨内种植体的骨结合性能,为其表面处理技术的改进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全麻下拔除14条成年Labrador犬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至第一磨牙(PM1-M1),待拔牙创愈合3个月后,每条犬双侧下颌骨植入6颗骨内种植体,其中一侧为实验组,植入Trausim种植体3颗;对侧为对照组,植入Straumann种植体3颗,非埋入式缝合。实验犬分别于2、4、8、12周处死,取含种植体的骨块,经处理后,行硬组织切片。染色后,行组织学检查,计算骨-种植体结合率(bone-implant contact,BIC%)。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84颗种植体在植入时都取得了良好的初期稳定性,愈合良好,无脱落。骨-种植体结合率在8周时达到最高值,Trausim种植体为71.64%±6.66%,Straumann种植体为72.98%±8.97%。第12周稍有降低,达到稳定。2种种植体在不同时期的骨结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rausim种植体在植入早期愈合过程与Straumann种植体骨结合率相似,为其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莫嘉骥 姒蜜思 周仲豪 顾迎新 杜娟 张志勇 赖红昌美学区即刻种植修复病例一则 患者李女士,年龄25 岁,因上前牙折断1 周求诊。检查见11 冠根折,牙龈厚度中等。综合考虑患者的基本情况、骨量与软组织后,采用即刻种植修复缺牙,并于术前告知前牙种植的美学风险。 莫嘉骥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提升术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提升术植骨与不植骨的组织学结果,并探讨不同表面种植体对窦内成骨的影响。方法:对9只Labrador犬行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提升及同期种植术。分为四组:①SLA表面种植体不植骨组;②SLActive表面种植体不植骨组;③SLA表面种植体植骨组;④SLActive表面种植体植骨组。在术后4周、8周、24周处死实验动物,取材制作含种植体硬组织切片,行组织学观察和测量。结果:术后4周,组②和组④窦内新骨生成高度大于组①和组③,但在8周和24周各组之间无明显区别。24周时,组①和组②种植体骨结合率略大于组③和组④,其他各时间点骨结合率在各组间无明显区别。讨论: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提升术无论植骨与不植骨,窦腔内均有一定量的新骨生成。术后早期,SLActive表面种植体的新骨生成多于SLA表面种植体。但术后6个月,新骨生成量与种植体表面和植骨与否无关。结论: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提升术中植骨与不植骨效果相似。使用亲水性表面种植体时窦内新骨生成速度较快。 姒蜜思 莫嘉骥 顾迎新 乔士冲 张志勇 赖红昌关键词:牙种植术 骨改建 一种新型交联胶原膜在美学区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研究 顾迎新 倪杰 莫嘉骥 乔士冲 赖红昌种植体支持的单端悬臂修复体的临床疗效: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估种植体支持的单端悬臂修复的留存率、成功率(无并发症)和边缘骨吸收,并评价悬臂长度对种植体支持的单端悬臂修复效果影响。方法:检索截止2016年5月1日在Pubmed和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数据库收录的相关英文临床研究文献,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提取种植体留存率、种植修复成功率和边缘骨吸收等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的题目和摘要263条,最终纳入16篇文献。6篇文献报道了种植体支持的局部固定义齿,meta分析显示是否带有单端悬臂梁对其成功率、种植体留存率和边缘骨吸收均无显著影响。10篇文献报道了种植体支持的全口义齿,其种植体留存率为97%~100%,种植修复成功率为52%~98%,平均边缘骨吸收为0.23~1.73 mm。没有文献报道悬臂长度对种植修复有不良影响。结论:种植体支持的单端悬臂修复体是一个可预期的治疗选择。当种植体支持的局部固定义齿悬臂梁<9 mm,种植体支持的全口义齿悬臂梁<15.6 mm时,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史俊宇 张晓梦 顾迎新 莫嘉骥 乔士冲 赖红昌关键词:悬臂梁 边缘骨吸收 一种促进骨整合和抗菌能力的新型钛表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骨整合和抗菌能力的新型钛表面,所述促进骨整合和抗菌能力的新型钛表面由纳米离子形态的钽沉积在酸蚀喷砂后的钛基底表面上制备得到,所述纳米离子形态沉积的钽为类珊瑚状结构。 史俊宇 赖红昌 张晓梦 顾迎新 乔士冲 朱钰 莫嘉骥文献传递 Trausim种植体植入早期骨结合性能评价 目的:研究Trausim骨内植体植入早期骨改建过程,检测该骨内植体骨结合性能,为其表面处理技术的改进及临床应用提供必要的实验参数。方法:全麻下拔除14条成年Labrador犬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至第一磨牙(PM1-M1),... 莫嘉骥文献传递 上海市社区老年居民牙列缺损的治疗及问题现状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老年居民牙列缺损的现状、治疗及相关的医疗服务问题,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研究依据,旨在进一步提高当前的口腔医疗服务水平。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于2018年7月在上海市黄浦、静安、杨浦3个区共随机抽取120名社区老年居民开展调查。结果:共完成调查102人,其中男性40人,女性62人。年龄60~64岁、65~69岁、70~74岁、75岁及以上的分别占49. 0%、33. 3%、11. 8%、5. 9%。有87. 2%的调查对象存在牙列缺损,牙列缺损1~3颗、4~6颗、7~9颗以及10颗及以上分别占29. 4%、24. 5%、14. 7%和18. 6%;牙列缺损数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 01);牙列缺损患者的修复治疗率为61. 8%,治疗的方式以固定桥修复(30. 3%)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29. 2%)为主,选择种植牙治疗的比例仅为2. 3%;占38. 2%的牙列缺损患者未进行修复治疗;调查对象认为当前口腔医疗服务的主要问题在医疗费用及医保使用(39. 8%)、服务便利性(21. 7%)、特殊人群关爱(21. 7%)等方面。结论:上海市社区老年居民牙列缺损患病率高、修复治疗率低,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并提高口腔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社区老年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笪东欣 王蓓 莫嘉骥 史俊宇 张枭 顾迎新 赖红昌关键词:老年居民 牙列缺损 一种用于口腔种植的可降解口腔膜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口腔种植的可降解口腔膜钉,通过在膜钉本体上设置倒钩结构,在植入后可通过该倒钩结构卡入周围的组织内,放置膜钉脱离,提高固定稳定性;并设置了沿周向间隔布置的若干环状凸起,形成多级环形分压结构进而平衡局... 赖红昌 史俊宇 顾迎新 乔士冲 莫嘉骥 李元 刘蓓蕾 张晓梦美学区种植同期应用异种骨行引导骨再生术后愈合期间唇侧骨改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研究美学区种植同期应用异种骨行引导骨再生(GBR)术后愈合期间的唇侧骨改建。方法:纳入2015年9月—201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种植科行GBR同期种植体植入的上前牙23例。术前、手术当天及二期手术阶段拍摄锥形束CT(CBCT),记录牙龈厚度(>2 mm或≤2 mm)、骨质分类及使用的屏障膜。利用i CAT Vision数字化软件对种植体颈部肩台下2 mm(C)、体部中点(M)及根尖处(A)唇侧骨板进行测量,测量线与种植体长轴垂直。将纵切线向近中及远中各移动1 mm,得到新的纵切面,以同样方法测量唇侧骨板厚度并记录数值。在术前CBCT上测量牙槽嵴形态特征,记录牙槽嵴高度、倒凹深度及牙槽嵴宽度。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种植体肩台下2 mm、体部中点及根尖处的平均骨吸收值分别为(0.70±0.59)mm、(0.85±0.72)mm和(0.55±0.51)mm,吸收率分别为23.07%、18.53%和12.97%。与植骨吸收相关的自变量中,相关分析表明,倒凹深度和年龄与植骨吸收量显著相关(P<0.05);将所有变量纳入多重线性回归并行逐步回归分析,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倒凹深度(P<0.05)。结论:美学区种植同期应用异种骨行GBR术后愈合期间唇侧会有一定程度的骨吸收。患者年龄及牙槽嵴倒凹对GBR术后愈合期内种植体唇侧骨板的改建具有一定影响。牙槽嵴倒凹越大,GBR术后愈合期内唇侧骨板吸收越少。 张楚南 倪杰 莫嘉骥 乔士冲 王蓓 顾迎新关键词:引导骨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