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剑春

作品数:1,007 被引量:3,397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8篇期刊文章
  • 420篇专利
  • 112篇会议论文
  • 2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424篇化学工程
  • 98篇动力工程及工...
  • 52篇轻工技术与工...
  • 48篇理学
  • 47篇农业科学
  • 4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7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经济管理
  • 9篇生物学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电气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85篇生物质
  • 173篇活性炭
  • 167篇催化
  • 104篇催化剂
  • 102篇热解
  • 98篇柴油
  • 90篇生物柴油
  • 63篇气化
  • 52篇增塑
  • 51篇酯化
  • 49篇油脂
  • 48篇增塑剂
  • 46篇纤维
  • 44篇液化
  • 40篇生物质能源
  • 38篇裂解
  • 37篇木屑
  • 31篇木质纤维
  • 31篇环氧
  • 29篇加氢

机构

  • 969篇中国林业科学...
  • 157篇国家林业局
  • 78篇南京林业大学
  • 23篇江苏强林生物...
  • 13篇中国林科院
  • 10篇东南大学
  • 9篇西南林业大学
  • 8篇西南林学院
  • 7篇南京师范大学
  • 6篇福建省林业科...
  • 6篇广西林业科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浙江农林大学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大连民族学院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华北电力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006篇蒋剑春
  • 211篇徐俊明
  • 194篇孙康
  • 131篇应浩
  • 123篇戴伟娣
  • 115篇聂小安
  • 112篇卢辛成
  • 103篇王奎
  • 84篇李科
  • 81篇孙云娟
  • 80篇陈洁
  • 77篇赵剑
  • 76篇许玉
  • 74篇刘朋
  • 74篇李静
  • 73篇邓先伦
  • 71篇张宁
  • 70篇卫民
  • 63篇刘石彩
  • 59篇杨静

传媒

  • 133篇林产化学与工...
  • 108篇生物质化学工...
  • 29篇太阳能学报
  • 20篇化工进展
  • 17篇林产化工通讯
  • 11篇可再生能源
  • 10篇现代化工
  • 9篇2004年全...
  • 8篇安徽农业科学
  • 7篇精细石油化工...
  • 7篇2006中国...
  • 7篇第五届全国研...
  • 6篇化学工程师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6篇燃料化学学报
  • 6篇工程塑料应用
  • 5篇南京林业大学...
  • 5篇林业工程学报
  • 4篇化工新型材料
  • 4篇中国材料科技...

年份

  • 3篇2024
  • 51篇2023
  • 47篇2022
  • 39篇2021
  • 36篇2020
  • 42篇2019
  • 38篇2018
  • 55篇2017
  • 42篇2016
  • 48篇2015
  • 56篇2014
  • 77篇2013
  • 56篇2012
  • 80篇2011
  • 68篇2010
  • 57篇2009
  • 29篇2008
  • 43篇2007
  • 49篇2006
  • 25篇2005
1,0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质能源研发现状、发展趋势及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
生物质能源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全面论述了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必要性,在分析国内外生物质能源领域研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生物质能源科技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蒋剑春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
由松香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松香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是将非聚合类松香进行脱羧反应,再将脱羧产物液态松香与有机硝酸酯按1000∶(1~5)的重量比混合,在0~80℃温度下,搅拌1~4小时,冷却后得黄色松香基生物柴油。本发明利用改变松...
蒋剑春聂小安杨凯华徐秋云
文献传递
Pt/Au原子比对活性炭负载Au-Pt直接甲酸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制备了不同Pt/Au原子比的活性炭负载Au-Pt催化剂(Au-Pt/C),研究了Au/Pt原子比对Au-Pt/C催化剂氧还原电催化性能和抗甲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u/C催化剂相比,Au-Pt/C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性能。当Pt/Au原子比从0/50增加到2/48时,Au-Pt/C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和抗甲酸性能;但是当Pt/Au原子比增加到3/47时,该催化剂的抗甲酸性能有所下降。Pt/Au原子比为2/48的Au-Pt/C可以用作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的阴极催化剂。
贾羽洁蒋剑春孙康陆天虹
关键词:直接甲酸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
一种利用废油脂制备单甘酯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油脂制备单甘酯的方法,生产的产品纯度高,单甘酯含量可达99%以上,工艺简单且生产成本低;该方法是以废油脂为原料,先经过机械除杂质和除磷脂预处理步骤得到精制废油脂;将得到的精制废油脂与醇、胺、醇胺或它...
蒋剑春周永红聂小安李书龙
文献传递
木质素基炭纳米片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获得性能优良、成本低廉的二维炭材料,选择木质素磺酸钠为碳源、硼酸作为模板剂,经溶液混合、高温炭化和沸水回流等过程制得木质素基炭纳米片,当m(硼酸)∶m(木质素磺酸钠)为1∶1、5∶1和10∶1时,分别标记为SLB-1、SLB-5和SLB-10。通过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分析了炭纳米片的微观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激光拉曼光谱等手段检测了炭纳米片的晶体结构、元素组成和表面性质,通过循环伏安(CV)、恒电流充放电(GCD)和交流阻抗(EIS)等方法检测了炭纳米片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SLB-5具有完好的二维片层结构,通过调整硼酸与木质素磺酸钠的质量比,可以有效调控炭纳米片的厚度。SLB-5具有一定的石墨化程度,模板剂被完全去除,含氧元素高达16.63%,同时,SLB-5炭纳米片厚度达到纳米级,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为350.79 F/g,电流密度增加到10 A/g时比电容仍可以保持79.95%,循环5 000次后比电容可以保持90%以上。
李继辉孙康宋曜光王傲蒋剑春
关键词:木质素模板法超级电容器
烟气除汞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烟气除汞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原料去除表面化学基团:将颗粒活性炭原料用10wt.%~30wt.%的NaOH溶液洗涤后100-200℃烘干;第二步,浸渍卤化盐:将去除表面含氧基团的原料活性炭与卤化盐溶液按...
孙康蒋剑春卢辛成邓先伦陈超贾羽洁
文献传递
富C-SH(边缘巯基)的纳米缺陷多孔硫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C‑SH(边缘巯基)的纳米缺陷多孔硫掺杂碳材料(S‑C)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材料中S元素含量可达到0.8at.%‑2.0at.%,C‑SH结构的含量为0.1at.%‑0.9at.%,材料中分布有众多的微...
范孟孟吴雨寒袁启昕蒋剑春孙康王傲赵钰莹
一种PVC用热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PVC用热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桐马酸酐和对氨基苯甲酸经酸酐的胺解反应得到N‑(3‑氨基‑苯甲酸基)桐马酰胺酸;然后将制得的N‑(3‑氨基‑苯甲酸基)桐马酰胺酸与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在溶剂下经一步反应制备液...
夏建陵汪梅李梅李守海黄坤蒋剑春
文献传递
生物质流态化催化气化技术工程化研究被引量:29
2004年
在研究开发的内循环锥形流态化气化炉内,对稻草、麦草等软秸秆物料粉碎后,或者直接使用木屑等细粉状原料,进行了热解气化和催化气化的工程化应用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气化反应在600~820℃的一个较宽温度范围内,均能稳定连续运行。麦草原料气化所产生的煤气热值比稻草和稻壳都高,其热值可达7716kJ/m3。木屑气化所产生煤气热值最高则达9064kJ/m3,远远高于一般生物质气化煤气。对流化床气化来讲,即使在非催化气化条件下,其气化产生的煤气热值比采用下吸式气化炉产生的煤气热值提高40%左右,并且气化温度较固定床(上吸式、下吸式)气化炉低。同时进行的催化气化试验发现,催化剂CaO能明显提高煤气热值、降低CO组分,Na2CO3催化气化能提高气体H2的含量。在800℃试验时,添加催化剂能明显提高气体的热值。
蒋剑春应浩戴伟娣张进平刘石彩高一苇金淳
关键词:生物质催化气化流化床气化
竹炭制备工艺的比较被引量:9
2010年
比较研究了竹炭一步法与两步法制备工艺。考察比较了炭化温度、炭化时间对竹炭得率、碘吸附值与电阻率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表征了竹炭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相同炭化条件下,一步法竹炭得率较两步法高,碘吸附值与电阻率较两步法低;两步法竹炭具有较高的孔隙率。一步法与两步法竹炭较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炭化温度900℃、炭化时间4h,其得率分别为24.37%与23.80%,碘吸附值分别为265与364mg/g,电阻率分别为4.37与5.17Ω.cm。
郑志锋袁洋春蒋剑春邓先伦杨晓琴孙康
关键词:竹炭得率碘吸附值电阻率
共10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