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凯华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综合征
  • 2篇综合征
  • 2篇马尾神经
  • 2篇马尾神经综合...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英文
  • 1篇神经功能
  • 1篇前角
  • 1篇前角细胞
  • 1篇细胞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织
  • 1篇发病
  • 1篇发病机制

机构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蔡凯华
  • 2篇李家顺
  • 2篇贾连顺
  • 2篇刘颜玲
  • 2篇史建刚
  • 2篇贾宁阳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2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马尾神经综合征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其形成机制(英文)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建立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实验模型,进一步探讨马尾神经综合征形成的机制。方法:将纯种健康雄性封闭群清洁级新西兰兔8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1加压组、模型2加压组,应用改良的EirenToh马尾神经实验压迫模型,进入椎管矢状径的1/9,2/9,1/2,造成马尾神经压迫产生神经症状,对症状、骶神经功能检测,并进行定量分析、马尾神经、神经根、骶髓做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并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模型2较模型1同等条件下,易导致马尾神经损害;各实验组马尾神经综合征发病1/2d,其马尾神经组织均出现广泛的炎性反应,骶髓前角细胞出现凋亡;骶神经功能综合测定,A1,A2,A3(1.8±0.9,2.0±1.6,6.3±2.1),B1,B2,B3(4.3±1.9,6.4±3.0,9.6±2.7)同对照组和其他时间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结论:压迫马尾神经导致马尾神经损害,双节段压迫比单节段压迫更易出现广泛马尾神经损害;马尾神经压迫点的病理改变向头、尾两端扩散,形成广泛病理损害;骶髓前角细胞出现凋亡,且骶神经损伤症状出现1/2d时达到高峰。
史建刚贾连顺李家顺蔡凯华刘颜玲贾宁阳
关键词:马尾神经综合征免疫组织神经功能
压迫马尾神经致马尾神经综合征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建立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实验模型 ,进一步探讨马尾神经综合征形成的机制。方法 纯种健康雄性封闭群清洁级新西兰兔 80只 ,应用改良的EirenToh的马尾神经的实验压迫模型 ,进入椎管矢状径的 1 9、2 9、1 2 ,造成马尾神经压迫产生神经症状 ,对症状、骶神经功能检测 ,并进行定量分析 ,马尾神经、神经根、骶髓作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 ,并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模型 2较模型 1同等条件下 ,易导致马尾神经损害 ;各实验组马尾神经综合征发病 1 2d ,其马尾神经组织均出现广泛的炎性反应 ,骶髓前角细胞出现凋亡 ;骶神经功能评分模型A各组 ,A1 、A2 、A3( 1.7± 0 .5、2 .0± 1.6、6 .3± 2 .1)B1 、B2 、B3( 4 .3± 1.9、6 .4± 3 .0、9.6± 2 .7)同对照组和其他时间段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 5 )。结论 压迫马尾神经导致马尾神经损害 ,双节段压迫比单节段压迫更易出现广泛马尾神经损害 ;马尾神经压迫点的病理改变向头、尾两端扩散 ,形成广泛病理损害。骶髓前角细胞出现凋亡。
史建刚贾连顺李家顺蔡凯华刘颜玲贾宁阳
关键词:动物模型马尾神经马尾神经综合征前角细胞发病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