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CT
  • 9篇成像
  • 8篇磁共振
  • 5篇MRI
  • 5篇磁共振成像
  • 4篇畸形
  • 3篇影像
  • 3篇张量成像
  • 3篇脑膜
  • 2篇毒性
  • 2篇血管
  • 2篇影像学
  • 2篇中毒性脑病
  • 2篇小脑
  • 2篇脑白质
  • 2篇脑病
  • 2篇脑梗
  • 2篇脑梗塞
  • 2篇扩散
  • 2篇扩散张量

机构

  • 2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江苏省老年医...

作者

  • 24篇蔡宗尧
  • 18篇刘文
  • 11篇陈宁
  • 4篇于新华
  • 4篇吕耀娟
  • 4篇肖朝勇
  • 3篇李作汉
  • 3篇许金虎
  • 2篇周柏建
  • 2篇罗欣
  • 2篇袁哲星
  • 2篇赵薛旭
  • 2篇胡波
  • 2篇常义
  • 2篇刘宏毅
  • 2篇李慧国
  • 1篇曹辉
  • 1篇杨纶先
  • 1篇卢光明
  • 1篇赵翕平

传媒

  • 11篇临床神经病学...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4
  • 2篇199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诊断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MRI和MR血管成像 (MRA ,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CVS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全部病例行常规MRI和MRA( 3DTOF)、MRV( 2DTOF)检查 ,其中 9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MR常规扫描示脑实质内均出现异常信号 ,仅 1例T2 WI未见异常信号 ,增强扫描 9例全部出现静脉异常强化。有 5例MRA除可见动脉正常显影外 ,还可见受累的静脉和静脉窦显影。MRV示栓塞的静脉窦不显影或显影欠佳。结论 :常规MRI结合MRA。
肖朝勇陈宁刘文蔡宗尧
关键词:MRACVST脑静脉窦血栓形成MRI诊断脑实质WI
脑膜病变致脑膜强化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7
1999年
目的 研究脑膜病变致脑膜强化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对43 例MRI增强扫描表现为脑膜强化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MRI脑膜强化见硬膜型强化31例,软膜型强化12例;其中化脓性脑膜炎14 例,结核性脑膜炎、脑梗死各7 例,病毒性脑膜炎、脑膜癌病、血管畸形各5 例,与临床诊断一致;MRI平扫所见正常12 例,局部脑膜增厚11 例,脑内病灶20 例。结论 脑膜强化的类型与病因有一定关系,MRI增强扫描有助于发现脑膜病变。
刘文蔡宗尧于新华吕耀娟陈宁
关键词:脑膜病变磁共振成像
老年期痴呆的影像诊断被引量:6
1996年
老年期痴呆的影像诊断南京医科大学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影像科(210029)蔡宗尧痴呆是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病理上以大脑的萎缩和变性为主,起病于老年期者(60岁以上)称老年期痴呆。老年期引起痴呆的疾病较多,但主要为脑血管性痴呆、阿尔采默(Alzh...
蔡宗尧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影像诊断
小脑出血的CT、MRI诊断与临床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小脑出血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 34例小脑出血患者头颅CT、MRI表现 ,其中 31例行CT扫描 ,2 1例行MRI扫描。结果 急性期CT表现为小脑半球或小脑蚓部高密度或次高密度团块状病灶。MRI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表现出特征性的信号改变。结论 CT能较早发现出血病灶 ,但有其局限性 ,MRI能很好地弥补它的缺陷。若使两者相辅相成 ,结合临床 ,可进一步提高小脑出血的临床诊断正确率。
袁哲星刘文蔡宗尧陈宁许金虎
关键词:小脑出血CTMRI
肝豆状核变性的颅脑MRI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肝豆状核变性的MRI诊断和主要鉴别诊断。方法 本组 30例 ,男 16例 ,女 14例 ;临床表现 :行走不稳 ,言语不清 ,共济失调 ,肌张力改变。结果 病变累及豆状核 (30 / 30 )、尾状核 (2 6 / 30 )、丘脑 (17/30 ) ,中脑 (2 1/ 30 )、桥脑 (17/ 30 )、丘脑外侧核 (7/ 30 )和脑白质 (4 / 30 ) ;脑萎缩以尾状核 (14/ 30 )和桥脑 (11/ 30 )为主。结论 基底节对称性异常信号伴有脑干病灶是肝豆状核变性的主要表现 ,鉴别诊断包括中毒性脑病和缺氧性脑病等。
刘文蔡宗尧于新华陈宁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磁共振成像
Dandy-Walker综合征的CT诊断(附七例报告)被引量:21
1994年
笔者报告7例Dandy-Walker综合征,均经CT检查后确诊,其中6例手术证实,2例有手术后CT复查。Dandy-Walker综合征主要病理基础是第四脑室顶盖部的发育异常。此征的CT表现有惊人的相似性,它们是:(1)小脑蚓部缺失;(2)第四脑室从缺失的蚓部向后上方扩张,可呈羹袋状、扇形、三角形、(3)小脑半球向前外方分离退缩,两侧可不对称;(4)天幕上抬,窦汇及债窦升高,后颅凹扩大;(5)幕上脑室系统一般呈对称性扩张。笔者还报告了第四脑室从后囱门疝出和脑室内出血极为罕见的CT表现。
蔡宗尧刘文吕耀娟
关键词:CT
吸毒引起中毒性脑病的MRI表现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吸食毒品引起中毒性脑病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 :4例男性 ,年龄 2 8~ 40岁。均吸毒品海洛因。吸毒史 2~ 4年。结果 :(1)临床表现 :4例均出现程度不同的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和智力障碍。 (2 )MRI表现 :①脑白质受累型 :表现为半卵圆中心、内囊、胼胝体和小脑齿状核周围白质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白质对称性长T1和长T2 改变 ,②神经核团受累型 :两侧小脑半球齿状核和两侧丘脑外侧核对称性长T1和长T2 改变。结论 :长期大量吸食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大脑、小脑半球白质和胼胝体、丘脑外侧核和小脑齿状核是主要的累及部位。
刘文蔡宗尧于新华陈宁
关键词:中毒性脑病吸食毒品MRI
脑膜瘤非典型 CT 表现的病理基础与临床
1997年
本文报告6例因CT表现囊性低密度及混杂密度的非典型脑膜瘤改变,术前分别诊断为胶质瘤或转移瘤的患者。并讨论了此种影像学表现的病理学基础,强调对CT类似表现的肿瘤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脑膜瘤特点进行综合分析。而MR可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率。
刘宏毅周柏建蔡宗尧刘文张平
关键词:脑膜瘤病理CT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合并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的CT与临床(附10例分析)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合并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 (CEIH)的 CT及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误诊 ,后经手术、病理诊断的脑血管畸形合并 CEIH 10例患者的头颅 CT及临床资料。结果  10例临床表现及 CT所见均显示一般占位性病变的征像 ,CT平扫见脑皮质下区髓质内的高、次高、低等混杂密度块影 ,三面水肿较重而一面较轻 ;增强扫描见环状、结节状或不规则强化 ,有较完整包膜 ,其占位效应较一般单纯出血略显著者其临床病程较长 ,有反复发作及进行性加重的特点。结论 本病根据临床和 CT诊断较难 ,有上述 CT及临床特点者应考虑脑血管畸形合并 CEIH的可能 ,但最后须病理检查确诊。
许金虎顾迅胡波蔡宗尧
关键词:脑血管畸形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CT
巨脑回畸形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巨脑回畸形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15例巨脑回畸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例CT/MRI特征性表现均为脑沟稀少,脑回粗大,脑皮质层增厚,白质区收缩,灰白质对比强烈。另有9例合并其他脑畸形。结论 CT/MRI能良好地显示巨脑回畸形的形态学改变,而MRI优于CT。
许云刘文陈宁许金虎蔡宗尧
关键词:巨脑回畸形影像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