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病人的护理被引量:3
- 2013年
- 疼痛是晚期癌症最常见、最难以忍受的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1],因此癌痛控制与癌症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被并列为世界卫生组织(WHO)的4项重点规划.WHO提出三阶梯止痛法,成为临床恶性肿瘤病人疼痛治疗的基本方法.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作为控制终末期恶性肿瘤病人的疼痛手段,止痛效果好、作用持久、使用方便、无创给药的优点,被病人接受.2010年2月-2012年6月我科用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病人7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刘俊莉王玉龙蔡方
- 关键词:晚期癌症疼痛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护理
- 鼻咽癌放疗中剂量实时测定的临床分析
- 王玉龙蔡方冯炎潘自强夏君定
- 早期乳腺癌患者拒绝保乳术的原因探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拒绝保乳术的原因,采取应对策略。方法对2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拒绝保乳术的原因进行多因素相关统计分析,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策略缓解心理应激。应对策略包括:转变乳腺科医护人员的观念、制定科普宣教方案、加强疏导、介绍有关乳腺癌的知识、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充满亲情的社会环境,进行因人而异的心理干预。结果 29例拒绝保乳术的患者中,27例患者接受了保乳术,有效率达93.10%.结论对拒绝保乳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科普宣教能够消除患者心理障碍,积极配合行保乳术治疗。
- 仝晓丽蔡方
-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拒绝心理治疗
- 老年食管癌放疗患者饮食健康指导临床体会被引量:1
- 2014年
- 食管癌在我国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侧地区其发病率较高,是我省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常见临床症状早期为吞咽食物梗咽感,胸骨后不适或闷胀,食管内异物感,咽喉干燥及紧缩感,食物通过缓慢并有滞留感;中晚期为进行性吞咽困难,伴有胸背痛或后背发沉不适,或伴有声音嘶哑等。食管癌放射治疗具有中度敏感性,老年患者体弱、合并症多,放射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 刘联惠王玉龙蔡方
- 关键词:老年食管癌放疗患者消化道恶性肿瘤进行性吞咽困难胸骨后不适饮食
- 康迪护理早期乳腺癌术后放疗急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被引量:2
- 2013年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可使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率降低,但术后放疗对患者皮肤造成的损伤若不及时预防和护理,则会对放疗计划的顺利完成和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我们对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我院36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进行随机配对分组预防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韩春霞蔡方王玉龙
-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术后放疗疗效护理放疗患者区域淋巴结
- 食管癌的精确放疗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食管癌为当今世界上恶性肿瘤之一,其在影像诊断和多种模式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食管癌的预后仍普遍较差。文献[1,2]报道食管癌的可切除率60%~90%,可手术病例的年总生存率仅为10%~25%。
- 王玉龙吴楠蔡方冯炎
- 关键词:精确放疗食管癌恶性肿瘤影像诊断总生存率切除率
- 鼻咽癌放疗中剂量实时测定的临床分析
- 目的 了解鼻咽癌放疗中实测剂量与处方期望剂量的一致性,确保患者精确、有效、安全地接受放疗.方法 采用VanDam和Marinello以及Lenunens推荐的方法,应用TLD系统,对33例鼻咽癌患者鼻咽双侧野、鼻前野和颈...
- 王玉龙蔡方冯炎潘自强夏君定
-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 总结近年来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检索Medline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术前放射治疗和直肠肿瘤”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关于直肠癌术前放疗的适应证、优缺点、放疗模式的研究;2)...
- 蔡方王玉龙王艺华
- 关键词:直肠癌术前放疗
- 埃克替尼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老年EGFR突变型晚期肺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比较埃克替尼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老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0月Ⅲ~Ⅳ期EGFR突变型肺腺癌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75mg/m2静脉滴注第3~4天,21d为个周期,共4~6个周期。研究组:埃克替尼125mg,每日3次口服,直至疾病进展。评估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50%,研究组有效率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与埃克替尼一线治疗老年晚期EGFR基因突变的肺腺癌的疗效相当,埃克替尼不良反应较小,且服用方便。
- 曹俊燕蔡方路月玲张之君王玉龙
- 关键词:埃克替尼培美曲塞顺铂EGFR突变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评价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太原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所有患者先行PTBD,术后可行TACE的患者为试验组(41例),不可行TACE的患者为对照组(41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引流管通畅率及生存时间等的差异,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82例患者共放置引流管93根,试验组患者共行TACE治疗109次,PTBD及TACE手术均成功。72例患者PTBD术后自觉黄疸及其他临床症状明显缓解,PTBD及TACE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结果显示,PTBD术后3个月试验组总胆红素[(46±11)μmol/L]、直接胆红素[(28±10)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5±1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3±12)U/L]与术前[(269±113)μmol/L、(159±74)μmol/L、(118±40)U/L、(111±55)U/L]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总胆红素[(48±9)μmol/L]、直接胆红素[(25±10)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2±9)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0±12)U/L]与术前[(291±114)μmol/L、(171±66)μmol/L、(129±54)U/L、(114±43)U/L]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糖类抗原199在PTBD术后6个月时[(426±136)U/ml]较对照组患者[(569±204)U/m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57,P<0.05)。PTBD术后6、9、12个月两组患者PTBD引流管通畅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10.4d,对照组患者为234.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78,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BD术退黄效果明显,术后联合TACE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临床
- 黄涛蔡方王玉龙王艺华
- 关键词:胰腺肿瘤胆管肿瘤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