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耀平
- 作品数:18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华南埃迪卡拉纪化石保存方式及其时空分布被引量:6
- 2013年
- 埃迪卡拉纪化石保存方式具有多样性,包括:磷酸盐化、有机碳质压膜、黄铁矿化、硅化、以及粘土矿物交代。文中综述了以上各种化石保存方式在地层中的时代分布规律、埋藏特征和形成机理,并分析了这些类型的化石库在我国埃迪卡拉纪地层中的地理分布规律和埋藏学意义。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埃迪卡拉纪化石库的保存方式主要以有机碳质压膜为主;磷酸盐化和硅化保存方式分布较广;黄铁矿化和粘土矿物交代方式在中国埃迪卡拉纪地层保存较少。有机碳质压膜、黄铁矿化多见于粉砂岩、泥岩中;磷酸盐化、硅化多出现于磷块岩、燧石层或碳酸盐岩的磷质、硅质结核中,化石多为微体化石。另外,多种化石保存方式常常同时出现在同一化石库中,形成复合式的保存模式。
- 王伟蔡耀平关成国万斌陈哲周传明袁训来
- 关键词:化石埋藏学埃迪卡拉纪
- 陕西宁强埃迪卡拉系顶部管状化石Sinotubulites形态学与古生态学新知被引量:5
- 2012年
- 陕西宁强选将坪地区埃迪卡拉系灯影组高家山段上部的碎屑白云岩中产出大量磷酸盐化三维立体保存的Sinotubulites化石,这为埃迪卡拉纪末期生物的演化及多样性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文中通过对Si-notubulites的形态结构、纹饰特征、保存特征等方面的观察研究,认为Sinotubulites管体外壁上不规则的褶皱状纹饰是变形过程中展现出的各种形态,而不是管体固有的纹饰形态特征。并且根据管体内外层管壁的不同形态学特征以及在原始生态条件下弯曲生长的管体,将Sinotubulites解释为表栖平躺生物。Sinotubulites可能具有一定的蠕动能力,而不规则褶皱状外壁在变形过程中可以产生微弱的蠕动力,使得管体对自身的位置得以调整。
- 孙勃华洪蔡耀平
- 关键词:形态学古生态学埃迪卡拉纪灯影组
- 新元古代末期钙化蓝细菌的繁盛及其启示
- <正>硅化保存的蓝细菌在整个元古宙并不鲜见,而钙化的蓝细菌直到新元古代才有零星发现,至古生代早期才广为展布。通常认为Ca CO3在整个元古宙都处于过饱和状态,为什么该时期钙化藻类的化石证据与古生代相比是如此的贫乏?这也现...
- 华洪闵筱蔡耀平
- 关键词:高家山生物群
- 文献传递
- 最早骨骼生物Cloudina--埃迪卡拉纪晚期一类重要的标准化石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确定新元古代末期最早骨骼生物Cloudina作为埃迪卡拉纪晚期地层对比标志的可能性。方法以Cloudina的形态学、生态学为依据,确定其可能的生物属性;以Cloudina地质地理分布和碳同位素地层对比分析为依据,综合分析其时空分布特点。结果Cloudina可能是多毛类龙介虫,二者在管体形态特征、无性繁殖方式等方面存在可比性;Cloudina的出现都对应着碳同位素的明显正漂移,具有基本等时的特点。结论Cloudina是目前已知埃迪卡拉纪最有潜力的标准化石之一。
- 华洪陈哲蔡耀平李朋
- 关键词:标准化石
- 陕南新元古代末期三辐射管状化石
- Sinotubulites(震旦管)是新元古代最末期广泛分布的一类宏体管状化石,具有重要的古生物学及地层学意义。Sinotubulites最早发现于我国湖北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系上部(灯影组白马沱段)的白云岩中,主要以硅化方...
- 蔡耀平华洪袁训来
- 关键词:埃迪卡拉纪化石形态学
- 陕西宁强寒武系纽芬兰统幸运阶宽川铺组中的Olivooides mirabilis化石新类型
- 2024年
- 陕南寒武系纽芬兰统幸运阶宽川铺组中大量高精度形态结构特征的小壳化石在磷酸盐化作用下得以保存,该地也成为了研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事件”的重要化石宝库。Olivooides(橄榄蛋属)是第一小壳化石组合带Anabarites trisulcatus—Protohertzina anabarica中一类特征鲜明、易于识别的刺胞类动物化石。过去40多年来报道的绝大部分Olivooides(橄榄蛋属)化石被厘定归并为2个种:O.multisulcatus(多沟橄榄蛋)和O.mirabilis(奇异橄榄蛋)。该属化石的形态分异度以及生长发育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描述了陕南宁强圆宝山剖面寒武系幸运阶宽川铺组中以次生磷酸盐化方式保存的Olivooides化石。本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类型的O.mirabilis化石,它与传统类型O.mirabilis的主要区别为:布满星状棘突的胚胎期组织部分只发育一圈横向环带、胚胎后期组织部分发育五列纵向的“V”型褶皱、口部发育两组不同形态特征和不同褶皱程度的口叶。
- 王晓阳陈伟雍媛媛蔡耀平
- 关键词:寒武纪
- 埃迪卡拉纪标准化石Cloudina系统古生物学研究
- Cloudina是埃迪卡拉纪晚期全球分布的一类锥管状化石。由于它具有广泛的古地理分布,对于埃迪卡拉系的划分和对比具有重要作用。因此,Cloudina是埃迪卡拉纪的重要标准化石。此外,Cloudina代表了最早的骨骼化动物...
- 蔡耀平华洪袁训来
- 关键词:埃迪卡拉纪化石生物矿化形态学
- 文献传递
- 埃迪卡拉纪晚期疑难化石Shaanxilithes研究进展
- Shaanxilithes是埃迪卡拉纪晚期潜在的跨区域生物地层对比的标准化石。该类化石先后发现于中国、西伯利亚(可能的)、印度等地区的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剖面中。Shaanxilithes广泛出现于我国埃迪卡拉纪晚期细粒...
- 黄怀森蔡耀平华洪
- 关键词:埃迪卡拉纪化石形态学生态学
- 新元古代末期管状化石Sinotubulites形态学与古生态学新知
- 高家山生物群是以骨骼化化石为主,兼有软躯体后生动物及宏观藻类化石的一个多门类化石组合。化石主要产于埃迪卡拉系上震旦统灯影组高家山段中上部,震旦系-寒武系界限连续沉积层序之下,时限约为565–543Ma,介于埃迪卡拉型动物...
- 孙勃华洪蔡耀平
- 关键词:形态学古生态学埃迪卡拉纪灯影组
- 文献传递
- 新元古代末期高家山生物群的生态多样性被引量:12
- 2020年
- 新元古代末期是生命演化的关键转折期,也是以微生物占主导的生态系统向显生宙以后生动物占主导的生态系统的转变期,埃迪卡拉纪大型软躯体生物以固着、底栖、食悬浮为特色,普遍缺乏运动能力。作为这一时期特殊代表的高家山生物群,是目前新元古代唯一一个以黄铁矿化三维保存的管状和锥管状化石为主导,兼有骨骼生物、原生动物、钙化蓝细菌类及遗迹化石的多门类生物组合,是研究埃迪卡拉纪末期生命演化和生态系统演变十分重要的载体。本文通过对高家山生物群古生态学的初步研究,揭示出在前寒武纪—寒武纪之交,生态系统已显示一定的多样性。为适应平底面上(level-bottom)微生物席的发育,高家山生物群的许多生物采取了适应性的生存策略,通过黏附或插入微生物席中,营底栖固着食悬浮(如Cloudina、Conotubus)或化学共生(可能的Shaanxilithes)或平躺(如Gaojiashania和Sinotubulites)食碎屑生活。底内遗迹化石表明存在可能的表栖和半内栖、可自由运动、食碎屑的造迹生物。Conotubus中常见的“回春”或“复苏”现象,Gaojiashania和Sinotubulites的身体扭转或生活姿态调整则是对频繁风暴事件的被动适应。
- 华洪蔡耀平闵筱柴姝代乔坤崔再航
- 关键词:高家山生物群生态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