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雄

作品数:92 被引量:1,358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医学发展基金重点研究项目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7篇肝炎
  • 35篇乙型
  • 33篇慢性
  • 29篇乙型肝炎
  • 25篇慢性乙型
  • 23篇细胞
  • 21篇慢性乙型肝炎
  • 19篇苦参
  • 16篇苦参碱
  • 15篇氧化苦参
  • 15篇氧化苦参碱
  • 12篇病毒
  • 10篇纤维化
  • 10篇肝纤维化
  • 9篇肝细胞
  • 8篇治疗慢性乙型...
  • 7篇疗效
  • 7篇抗体
  • 7篇干扰素
  • 6篇乙型肝炎病毒

机构

  • 9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复旦大学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上海市传染病...
  • 7篇上海市普陀区...
  • 6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解放军第10...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闸北区...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武警江西总队...
  • 2篇解放军第八五...
  • 2篇淮安市第四人...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湖南中医学院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作者

  • 92篇蔡雄
  • 32篇王国俊
  • 28篇王俊学
  • 25篇缪晓辉
  • 21篇张瑞祺
  • 19篇倪武
  • 13篇向晓星
  • 12篇周霞秋
  • 11篇万谟彬
  • 10篇徐文胜
  • 10篇巫善明
  • 9篇曾民德
  • 9篇陆伦根
  • 7篇谢青
  • 7篇樊成辉
  • 7篇叶军
  • 6篇朱金水
  • 6篇李成忠
  • 6篇王吉耀
  • 6篇陈小松

传媒

  • 25篇肝脏
  • 12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中华传染病杂...
  • 4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世界感染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Chines...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胃肠病学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流...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9篇2006
  • 7篇2005
  • 9篇2004
  • 5篇2003
  • 14篇2002
  • 20篇2001
  • 7篇2000
  • 3篇1999
  • 5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苦参碱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I)被引量:56
2002年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 (苦参素 )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及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设计的临床试验 ,选择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2 16例 ,随机分配到苦参素胶囊组 (10 8例 )、苦参素针剂组 (3 6例 )和空白对照组 (72例 ) ,完成 2 4周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所有入组患者中脱落 6例 ,不符合入选标准剔除 11例 ,共 199例患者纳入疗效统计 ,其中胶囊组 10 2例 ,针剂组 3 0例 ,空白对照组 67例。苦参素胶囊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其HBVDNA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 3 8.61%和 3 1.91% ,ALT复常率为 76.47% ;苦参素针剂组HBVDNA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 43 .3 3 %和 3 9.2 9% ,ALT复常率为 83 .3 3 % ,而空白对照组HBVDNA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 7.46%和 6.45 % ,ALT复常率为 40 .0 0 %。治疗后完全反应率和部分反应率胶囊组分别为 2 4.5 1%和 5 7.84% ,针剂组为 3 3 .3 3 %和 5 0 .0 0 % ,而对照组为 2 .99%和41.79% ,苦参素胶囊组与苦参素针剂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但显著高于对照组 ;苦参素胶囊组、针剂组和空白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7.77%、6.67%和 8.82 % ,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 3组间比较无?
陆伦根曾民德茅益民李继强万谟彬李成忠陈成伟傅青春王吉耀佘为民蔡雄叶军周霞秋王晖巫善明唐美芳朱金水陈维雄张惠泉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安慰剂苦参素
误诊为'伤寒'的恶性疟疾1例
本文报告了恶性疟疾1例,该病例误诊为'伤寒'2个月,分析了其误诊原因,包括临床医生重视不够、忽视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临床症状与伤寒相似等等.
王俊学沈雪林蔡雄周明行
关键词:恶性疟疾伤寒误诊分析
文献传递
自发性腹膜炎病人前降钙素、IL-6的临床意义
2004年
目的 探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前降钙素(PCT)、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2例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病人的血清PCT、IL-6活性进行检测,并设置同期对照组42例。结果 自发性腹膜炎组血清PCT、IL-6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清前降钙素、IL-6检测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病人的早期诊断及抗生素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郭世春吴蕊戴禄寿蔡雄王国俊
关键词:自发性腹膜炎降钙素IL-6PCT白细胞介素-6
CpG-ODN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2005年
研究含非甲基化CpG基序的寡核苷酸(CpG-ODN)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 dritic cell,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以CpG-ODN刺激CHB和健康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衍生的DC成熟,结果显示,与 non-ODN和PBS组比,CpG-ODN能明显提高CHB患者DC的HLA-DR、CD86表达,使其IL-12分泌增加,刺激T 细胞增殖的能力亦显著增强(P<0.05),但不能明显提高CD1a表达。因此,CpG-ODN与TNF-α一样能促进CHB 患者外周血DC成熟进瓶增强其抗原提呈功能;CHB患者的細胞因子环境可能是DC功能沉默的重要原因。
向晓星周霞秋王俊学谢青蔡雄俞红周惠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树突状细胞
氧化苦参碱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早期肝细胞凋亡的作用被引量:10
2001年
向晓星王国俊蔡雄李玉莉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FASFAS配体急性肝损伤
肝脓肿误诊为肝癌并导致脓胸一例报告
2002年
陶胜来陈小松蔡雄
关键词:肝脓肿误诊肝癌脓胸病例报告
播散性隐球菌病误诊为结节性脂膜炎一例
2002年
向晓星蔡雄刘兆龙
关键词:症状颅内压播散性隐球菌病误诊结节性脂膜炎
19例脑囊虫病临床资料分析
2001年
目的分析19例脑囊虫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脑囊虫病的诊治经验。病例资料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14~56岁。其中来自上海的患者5例,目前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患者10例。临床表现以癫痫型和高颅压型最多见,各有8例和6例,神经衰弱型3例,脑炎脑膜炎型1例,表现为TIA者1例,均经CT或/和MRI及免疫学、病原学检查确诊,2例患者在粪便中找到虫卵。经内科治疗或/和手术治疗后,1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脑囊虫病的发病率在上海地区有升高趋势,且多为异体感染,临床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原学检查,对患者应及时予以治疗,以防严重后果及疾病的流行。
张瑞祺缪晓辉蔡雄王国俊倪武王俊学
关键词:脑囊虫病病例报告
甲胎蛋白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陈小松王国俊蔡雄张瑞祺樊成辉倪武徐文胜王俊学
关键词:甲胎蛋白球蛋白慢性重型肝炎预后
膦甲酸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及慢性乙型肝炎(重度)临床疗效观察初步报告
2001年
张瑞祺缪晓辉蔡雄王俊学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膦甲酸钠慢重肝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