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露良
- 作品数:19 被引量:147H指数:8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 2009年
-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众多介质参与的复杂反应。而基因多态性是造成了人类个体或群体表型,以及对疾病易感性、疾病表型和对药物治疗反应等各方面的差异性的重要原因。因此,探讨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的关系,不仅有可能更加科学地认识脓毒症的发病机制,而且这些新的研究技术将为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以及早期预防和治疗带来新的机遇。
- 蔡露良向伟
- 关键词:脓毒症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
- 门诊延续式赋能教育在地中海贫血少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门诊延续式赋能教育对地中海贫血少年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选取地中海贫血少年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地中海贫血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门诊延续式赋能教育进行干预,包括确定患者问题、帮助患者宣泄情感、制订干预计划、落实干预计划(个性化教育+集体赋能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含量、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并发症、母亲心理韧性。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地中海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含量、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试验组患者母亲的心理韧性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门诊延续式赋能教育可以提高地中海贫血少年患者血红蛋白含量、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降低并发症,最终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并提升患者母亲的心理韧性水平,可以推广应用。
- 周丽营郭春梅韩雪玲蔡露良
- 关键词:门诊延续护理地中海贫血少年心理韧性
- 新生儿消化道感染病原学分布及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淀粉样蛋白A水平变化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消化道感染病原学分布及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soluble myeloid cell trigger receptor-1,sTREM-1)、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感染性消化道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共收集52例符合要求的新生儿纳入观察组,按照数表法选取同期非感染性腹泻的88例患儿为对照组。分析消化道感染患儿病原学分布及临床特征,对比两组血清PCT、sTREM-1、SAA水平差异,研究PCT、sTREM-1、SAA对新生儿消化道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共检出5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4株(65.38%),革兰氏阳性菌18株(34.62%)。消化道感染新生儿中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剖宫产儿、配方奶粉喂养以及出生2周内发病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观察组血清PCT、sTREM-1、SA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T、sTREM-1和SAA对新生儿消化道感染诊断的AUC分别为0.901、0.889、0.851。结论革兰氏阴性菌是导致新生儿消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早产、低出生体质量、配方奶粉喂养新生儿及出生2周内容易发生消化道感染,检测血清PCT、sTREM-1、SAA水平有助于对新生儿消化道感染的早期诊断。
- 郑瑜蔡云望符启昌王强吴胜蔡露良
- 关键词:消化道感染病原菌降钙素原淀粉样蛋白A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ARF)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病房收治的96例由各种病因导致ARF并且应用NIPPV治疗的患儿,按照治疗结果分为NIPPV成功组和NIPPV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NIPPV成功组61例,NIPPV失败组35例。治疗成功率为63.5%(61/96)。成功组NIPPV治疗1h后PaCO2与治疗前对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失败组NIPPV治疗1h后PaC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IPPV治疗结果有关的6个变量是间质性肺疾病、神经源性肺水肿、上机前PaCO2、呼吸指数、APACHEⅡ评分和上机1h后的PaCO2。经去除各因素之间相互混杂的影响,仍然与NIPPV治疗结果有关的变量是: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指数、APACHEⅡ评分和上机1h后PaCO2。结论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指数、APACHEⅡ评分及上机1h后的PaCO2水平是NIPPV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
- 张笃飞廖锋曾霞蔡露良马志超孙嵩
- 关键词:急性呼吸衰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小儿
- 注射免疫球蛋白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探讨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NSE、S100β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昏迷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3天和治疗后7天,两组患儿血清NSE、S100β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第3天和第7天时血清NSE、S100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病程,保护患儿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 郑瑜蔡云望符启昌蔡露良王强吉训琦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早期治疗反应与预后关系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早期治疗反应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278例ALL患儿。所有患者接受CCLg-ALL-2008治疗方案治疗,从对患儿早期治疗反应的第8天泼尼松敏感试验、第15天骨髓缓解状态(D15-BM)、第33天骨髓缓解状态(D33-BMR)和第33天微小残留病(D33-MRD)4个指标分析不同分组患儿3年无事件生存率(3年EFS),将这4个指标和其他可能影响患儿预后的指标纳入Cox回归模型分析及其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269例患儿参与了第8天泼尼松敏感试验,结果显示激素反应良好(PGR)者240例(89.22%)、高于激素反应不良(PPR)者29例(10.78%),其中PGR患者3年EFS明显大于PPR患者(P<0.05)。262例患儿D15-BM试验显示,骨髓缓解状态为M1者230例(87.79%),M2组20例(7.63%),M3组12例(4.58%);3年EFS M1组明显高于M2组、而M2组明显高于M3组(P<0.05)。257例患儿D33-BMR试验显示,骨髓缓解状态为M1者227例(88.33%),明显高于M2组21例(8.17%)和M3组9例(3.51%);M1组的3年EFS高于M2组,M2组高于M3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5例患儿D33-MRD试验显示,MRD<10^(-4)组128例(69.19%),MRD≥10^(-4)-<10^(-2)组43例(23.24%),≥10^(-2)组14例(7.57%);<10^(-4)组的3年EFS高于MRD≥10^(-4)-<10^(-2)组,而MRD≥10^(-4)-<10^(-2)组高于≥10^(-2)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D8泼尼松敏感试验中PPR、D15和D33-BMR中M2和M3、D33-MRD中≥10^(-2)和T-ALL分型为影响ALL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早期治疗反应指标可预测ALL患儿预后情况,为ALL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郑瑜蔡云望符启昌王强吉训琦蔡露良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治疗反应白血病预后
- 儿童ITP外周血相关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淋巴细胞数量和血小板相关抗体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并进行治疗的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慢性患者分别为48、60例,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10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CD3、CD4、CD8、CD19和CD3-/HLA—DR+及PA—IgA、PA—IgG、PA—IgM水平。结果急、慢性组CD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急性组CD4水平高于慢性组(P〈0.01);急、慢性组CD8、CD19、CD3-,HLA—D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组CD19水平高于慢性组(P〈0.05)。治疗后1周,患者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患者CD4、CD8、CD19和CD3-,HLA—DR+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8周,患者CD4、CD8、CD19和CD3-,HLA—DR+水平均接近对照组正常水平(P〉0.05)。患者治疗前PA—IgA、PA—IgG、PA—IgM平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PA—IgG、PA—IgM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PA—IgG、PA—IgM平均水平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表现在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PA—Ig的异常上。联合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和PA—Ig对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和疗效判定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王英贝宁翟英超蔡露良吴洁裴华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儿童外周血
- 海南省0~5岁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海南省海口市、文昌市和儋州市的各大医院诊治的480例0~5岁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492名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因素,分析导致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早产儿、母亲孕期患病、非母乳喂养、家庭成员抽烟、夏季卧室没有使用空调、小儿有哮喘史、户外活动每天小于2 h、预防接种不按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和未按时营养添加是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而母乳喂养、按时预防接种和按时添加营养为保护因素。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引起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母乳喂养、按时预防接种和按时添加营养有利于降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 蔡露良陈实林涛
-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影响因素
- 小儿金翘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小儿金翘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感染、祛痰止咳平喘、免疫调节剂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金翘颗粒,疗程7 d。检测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hs⁃CRP)、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炎症因子降低(P<0.05),CD3^(+)、CD4^(+)、CD4^(+)/CD8^(+)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金翘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减轻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 蔡露良林涛钟广会袁文霄
- 关键词: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 重组人干扰素α-1b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对肠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对肠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收治的112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按照抽签随机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前提下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肠黏膜损伤指标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内毒素(ET)及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并分析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CD4^+、CD8^+、CD4^+/CD8^+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AGEs、ET、DAO及CK、LDH、CK-MB、AST、α-HBDH水平分别为(164.40±34.12)ng/L、(0.30±0.11)EU/mL、(0.55±0.10)U/L、(110.19±20.40)U/L、(209.56±30.54)U/L、(15.63±3.10)U/L、(32.50±10.47)U/L、(129.63±35.67)U/L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IgA、IgG、CD4^+、CD4^+/CD8^+分别为(4.82±1.43)g/L、(18.87±3.20)g/L、(39.93±10.17)%、(2.23±0.52)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临床疗效确切,对肠功能的保护作用显著,能有效缓解患儿肠黏膜损伤及心肌损伤,改善免疫功能。
- 蔡露良林涛钟广会袁文霄
-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1B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