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照兰
- 作品数:5 被引量:7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氮沉降增加对温带森林土壤碳汇功能的影响及机理
- 继欧洲和北美之后,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氮沉降区,氮沉降增加会改变土壤碳(C)的循环。本研究通过模拟氮沉降增加(氮添加)对温带森林土壤C循环的早期影响,以期评价森林土壤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以温带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进...
- 蔺照兰
- 关键词:温带森林凋落物分解
- 基于基尼系数的乌梁素海流域污染负荷分配被引量:4
- 2011年
- 在水体污染物总量控制分配中,科学合理地分配污染物排放指标是实施水体环境管理的关键。将应用在经济领域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引入环境领域,提出环境基尼系数这一新概念用于解决流域内各分区污染物总量控制分配的问题。以乌梁素海流域为例,分别以流域内各分区人口、水资源量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流域内基尼系数的分配指标,绘制各分配指标与主要污染物的洛伦茨曲线。根据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环境承载力的实际情况,以水资源量为主要限制指标,对该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分配方案进行调整,同时提出相应的削减方案。结果表明,基于基尼系数的污染物分配方法能够根据流域内各分区的实际情况较公平合理地分配排污指标,是一种较好的分配方法。
- 蔺照兰王汝南王春梅
- 关键词:环境基尼系数乌梁素海
- 提高碳汇潜力:量化树种和造林模式对碳储量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0年
-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造林再造林固定的碳可以抵消温室气体减限排量。通过造林再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可以增加林业碳汇,在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高造林质量——在有限的造林面积上固定更多的碳是十分必要的。树种和造林模式的选择是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的重要管理决策。文章综述了树种和造林模式对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的影响。树种从生物量的积累,凋落物和土壤碳储存,以及木材密度、碳贮存量等几个方面探讨其对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混交林能充分利用立地条件、改善树木营养状况,并且可以减少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同时分析了我国在森林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善途径,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 王春梅王汝南蔺照兰
- 关键词:碳储量树种造林模式生物量土壤
- 冻融期温带森林土壤N_2O排放对模拟大气氮沉降的响应被引量:3
- 2012年
- 为研究大气氮沉降在冻融期对森林土壤温室气体N2O交换通量的影响,采用不同形态氮(硝态氮、铵态氮和混合态氮)和不同水平(对照0kg.hm-2.a-1、低氮处理50kg.hm-2.a-1和高氮处理150kg.hm-2.a-1)的氮输入,使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研究模拟氮沉降对北京西山地区温带森林土壤N2O排放通量的影响。1年模拟氮沉降后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冻融期间温带森林土壤表现为N2O的排放源,排放通量显著增大并出现高峰期,土壤完全解冻后N2O排放通量有所降低且趋于稳定,冻融期N2O排放通量占2011年全年的37.4%。不同水平的氮沉降对土壤N2O排放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28),且这种促进作用随氮沉降水平的升高而增强,低氮和高氮输入土壤N2O的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19.4和35.1μg.m-2.h-1,而对照处理仅为13.9μg.m-2.h-1;不同形态的氮输入对冻融期N2O的排放无显著性差异,硝态氮、铵态氮和混合态氮输入土壤N2O的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28.63、25.91和28.67μg.m-2.h-1。土壤pH值在短期内随着施氮量增加具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冻融过程中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冻结过程中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解冻期和解冻后,不同水平氮输入后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趋向氮处理样地高于对照样地,但高、低氮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水平(高、低氮)氮输入样地N2O排放通量与铵态氮含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pH值和硝态氮均无显著相关关系,可见铵态氮含量对土壤N2O的排放起着显著地促进作用。
- 蔺照兰王春梅王汝南
- 关键词:氮输入冻融过程有效氮温带森林
- 模拟氮沉降对温带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被引量:44
- 2014年
- 森林凋落物的分解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过程,以北京西山地带性植被栎树林(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为对象,主要研究温带森林植物凋落物分解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为更好地了解氮沉降对温带森林地区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提供参考。通过模拟氮沉降,研究不同形态氮(硝态氮、铵态氮和混合态氮)和不同水平氮沉降(对照0 kg·hm-2·a-1、低氮处理50 kg·hm-2·a-1和高氮处理150 kg·hm-2·a-1)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在2年的时间内调查分析了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质量损失动态和碳(C)、N含量及w(C)/w(N)比值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氮沉降均使凋落物分解速率减缓,且随氮沉降剂量增加,凋落物分解速率相比对照分别减慢了9.88%(硝态氮低氮)、15.02%(硝态氮高氮)、11.46%(铵态氮低氮)、14.62%(铵态氮高氮)、13.04%(混合态氮低氮)和16.20%(混合态氮高氮)。且不同氮沉降类型、不同氮沉降水平间差异显著。不同形态、不同水平的氮沉降显著地增加了凋落物N含量(P=0.061,P=0.087),其中混合态氮沉降对凋落物中N素含量增加最显著(P=0.044)。但在分解过程中,各处理均未对凋落物C含量产生显著影响。不同水平的氮沉降显著降低了凋落物的w(C)/w(N)比值,而且不同类型不同水平氮沉降对凋落物w(C)/w(N)比值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1)。综上所述,通过对模拟氮沉降后凋落物残留率等的变化分析,得出氮沉降对温带森林凋落物的分解产生了抑制作用。
- 韩雪王春梅蔺照兰
- 关键词:模拟氮沉降凋落物分解温带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