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虞杰

作品数:27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免疫
  • 10篇病理
  • 9篇细胞
  • 7篇肿瘤
  • 6篇临床病理
  • 6篇淋巴
  • 6篇免疫组化
  • 5篇组织化学
  • 5篇免疫组织
  • 5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病理学
  • 4篇染色
  • 4篇淋巴瘤
  • 4篇癌组织
  • 3篇蛋白
  • 3篇原发性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直肠癌组织
  • 3篇临床病理分析

机构

  • 27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7篇虞杰
  • 23篇顾冬梅
  • 13篇郭凌川
  • 11篇康苏娅
  • 7篇王修珍
  • 5篇詹升华
  • 3篇干文娟
  • 2篇胡建铭
  • 2篇石伟强
  • 2篇蒋军红
  • 2篇周欣
  • 2篇邓敏
  • 2篇朱巧英
  • 2篇吴德明
  • 1篇陈铟铟
  • 1篇沈吟芳
  • 1篇郭亮
  • 1篇谢道海
  • 1篇郭临川
  • 1篇马新星

传媒

  • 8篇中国血液流变...
  • 4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医学检验进修...
  • 1篇泰州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2014江苏...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未分类肾细胞癌1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探讨未分类型肾细胞癌(URC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 收集2001年~2009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常规外检肾细胞癌(RCC)422例,对10例未分类型肾细胞癌,作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例URCC患者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7岁),男性5例,女性5例,肿瘤最大径6~12cm(平均直径8cm),5例伴有肾包膜侵犯,2例伴有肾门淋巴结转移,1例伴有远处肺转移.组织学:各例均未伴有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集合管癌等细胞学特征,10例肿瘤瘤细胞均显示出多形性,部分区域排列成腺管状,滤泡状,条索状,或呈实性片状,可见梭形瘤细胞区域及瘤巨细胞.瘤细胞胞浆丰富,核仁明显.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坏死.免疫组织化学:瘤细胞均Vimentin(+),CK、EMA、CD10、CK7部分阳性,CK20、34βE12均阴性,P53阳性率30%~70%.随访8例,均死亡.结论 未分类肾细胞癌为目前现有WHO组织学标准难以分类的一组肾细胞癌,具有形态的多形性及临床高侵袭性特点,预后多不佳.其发病率低,文献资料少,尚有待于更大样本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研究总结.
詹升华康苏娅邓敏吴德明顾冬梅虞杰
关键词:肾细胞癌临床病理
PD-L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阳性率分析与CTC检测探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肿瘤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对PD-L1阳性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00例PD-L1免疫组织化学切片,分别统计分析阳性率<1%,1%~49%,≥50%的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PD-L1阳性率<1%,1%~49%,≥50%的患者分别占63.88%(511/800),29.38%(235/800),6.75%(54/800).结论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方法检测肿瘤患者的PD-L1表达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同时测量循环肿瘤细胞(CTC)PD-L1水平可能对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杨红丽顾冬梅虞杰
关键词:PD-L1阳性率免疫组织化学CTC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B细胞淋巴瘤-2基因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87例宫颈鳞癌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TERT、Bcl-2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鳞癌中,hTERT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0.0%和77.0%,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cl-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5.0%和80.5%,差异也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宫颈鳞癌中hTERT的阳性表达与Bcl-2的阳性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 hTERT和Bcl-2在宫颈鳞癌中表达显著升高,二者的表达密切相关,提示二者共同参与,并协同促进宫颈鳞癌的发生。
任亚敏王修珍康苏娅顾冬梅虞杰顾振纶
关键词:宫颈鳞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免疫组化
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癌分期及分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术(EBUS-TBNA)在肺癌淋巴结分期和病理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术前CT检查拟诊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59例肺癌患者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的EBUS-TBNA检查,并与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59例患者术前EBUS-TBNA检查诊断淋巴结阳性55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淋巴结转移57例,诊断敏感性为96.5%;病理分型符合率为91.2%;术前EBUS-TBNA检查N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N分期对比准确性为93.2%。59例患者接受EBUS-TBNA检查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经EBUS-TBNA检查对肺癌淋巴结分期及病理分型具有高度敏感性和准确性,并且创伤小、安全性高,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顾冬梅虞杰郭凌川蒋军红雷伟
关键词:肺癌淋巴结分期
结直肠癌组织中APC、β-catenin和COX-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探讨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β-catenin和COX-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联合全自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APC、β-catenin和COX-2在112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AP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β-catenin和COX-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APC的表达与β-catenin、COX-2的表达呈负相关(rs=-0.551,P<0.01;rs=-0.542,P<0.01);β-catenin与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58,P<0.01)。结论APC、β-catenin和COX-2三者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β-catenin和COX-2的表达影响结直肠癌的侵袭及转移,其机制可能与APC、β-catenin和COX-2蛋白通过Wnt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相关。
顾冬梅覃玲艳干文娟虞杰尤志群郭凌川王修珍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WNT信号通路APCΒ-CATENINCOX-2
两种主流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系统的应用对比及各自优缺点分析
2020年
目的 对两种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系统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其各自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处理方法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的淋巴瘤、乳腺癌及胃肠道间质瘤组织标本各10例,使用Ventana BenchMark XT和Dako omnis两种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系统对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系统均对染色环境控制稳定,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小,染色效率高,染色结果 良好均一,但部分抗体在两型染色系统间染色结果 有一定程度的特定差异.结论 不同染色系统由于其工作原理及自身特性,对染色结果 的影响因素各有不同,两型染色系统间染色结果 一定程度的特定差异,可能与染色系统间对部分抗体敏感性和适应性差异有关,可以针对具体情况试着通过改变抗体浓度、使用增强型试剂盒及对应染色方案、改用其他修复方式或选用其他厂家及不同克隆号一抗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郭霞虞杰顾冬梅杨红丽
关键词:全自动免疫组化
COX-2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卵巢上皮性癌中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用COX-2特异性抗体检测57例卵巢上皮性癌、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OX-2的表达。结果卵巢上皮性癌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有COX-2的免疫着色,而正常卵巢组织中未见一例着色。卵巢上皮性癌中COX-2(61.40%)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25.0%)正常卵巢组织(P<0.05),COX-2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腹水的多少无关(P>0.05)。结论COX-2表达上调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有关,COX-2蛋白能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朱巧英胡建铭周欣康苏娅詹升华顾冬梅虞杰
关键词:卵巢肿瘤环氧化酶-2
性腺外胚胎性癌影像学特征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头部患者的及颌下区胚胎性癌(EC)MRI及CT表现特征及其MRI的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ECMRI及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例中,颅内4例(鞍区1例,丘脑及松果体区1例,大、小脑半球各1例),CT平扫呈等或等高密度,鞍区及松果体区肿瘤的T1WI及T2WI信号均匀,大脑、小脑半球肿瘤信号不均,在扩散加权成像(DWI)上多呈高信号。另外1例位于颅外颌下区,主要表现为软组织肿块。组织病理学检查,肿瘤细胞明显异型性,呈大片状排列,内可见囊变、出血、坏死。结论颅内不同部位EC影像学表现各有其特点,其MRI表现与病理具有相关性,结合DWI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颅外部位EC其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
王中领郭亮谢道海陈铟铟马新星虞杰
关键词:胚胎性癌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全自动免疫组化仪的应用及影响其染色质量的因素探讨被引量:8
2011年
目前,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全自动免疫组化仪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与传统手工操作方法相比,它具有精确、科学、灵活、方便、高效、环保的特点,优势明显。同时,新设备的使用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对染色结果存在很多新的影响因素。对全自动免疫组化仪的这些优势和不足进行探讨,有利于更好地保证染色质量,从而进一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虞杰石伟强
关键词:染色质量影响因素
经支气管针吸术在肺癌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及支气管外压性狭窄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术(TBNA)在肺癌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及支气管外压性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127例肺癌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及支气管外压性狭窄患者,在常规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下,予以TBNA获取标本进行细胞学涂片及(或)组织学切片检查。结果 127例肺癌患者中经纤支镜检查确诊111例(87.4%),其中TBNA确诊90例(70.9%),钳取活检确诊63例(49.6%),刷检确诊53例(41.7%),三种方法联合确诊率为87.4%(111/127),明显高于单纯钳取活检和刷检的确诊率(P<0.05)。26例仅依靠TBNA确诊,确诊率为20.5%(26/127)。结论 TBNA操作安全有效,对肺癌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及支气管外压性狭窄患者有较高诊断应用价值。
顾冬梅虞杰郭凌川蒋军红季承
关键词:经支气管针吸术肺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