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菊芳
- 作品数:24 被引量:86H指数:6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直径山羊卵泡卵母细胞的发育特征及体外发育能力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研究山羊卵巢表面不同直径卵泡卵母细胞的发育特征及体外发育能力,优化山羊早期胚胎体外生产系统。方法收集繁殖期和非繁殖期山羊卵巢,采集表面直径小于1.5 mm、1.5-2.5 mm、2.5-3.5 mm和大于3.5 mm4种卵泡卵母细胞,以Hoechst33342染色检查核发育阶段;同时,利用体外培养方法观察不同直径卵泡卵母细胞的成熟、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能力。结果直径小于1.5 mm卵泡卵母细胞主要处于GVI期;1.5-2.5 mm卵泡卵母细胞以GVⅠ、GVⅡ和GVⅢ期为主;2.5-3.5 mm卵泡卵母细胞在GVⅡ到GVⅣ期间平均分布;大于3.5mm卵泡卵母细胞主要为GVⅢ到GVBD期。体外培养实验发现,直径小于1.5 mm卵泡卵母细胞仅有个别能完成成熟和卵裂;大于1.5 mm卵泡卵母细胞具有核成熟能力,能完成成熟和受精,但1.5-2.5 mm卵泡卵母细胞的受精卵通常阻滞于4-8细胞期;当卵泡直径大于2.5 mm时,卵母细胞才能较好地支持胚胎继续发育,其桑/囊胚的比例达到30%以上。卵泡卵母细胞的发育特征和体外发育能力与动物所处的繁殖季节无关。结论山羊卵巢上直径大于1.5 mm卵泡卵母细胞具有核成熟能力,大于2.5 mm卵泡卵母细胞能支持早期胚胎继续发育。
- 叶华虎袁菊芳刘宏伟张小飞隋丽华陈旖胡娟峰曾林
- 关键词:卵母细胞发育能力山羊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微生物检测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是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技术。本文概述其反应原理、技术特点、相关技术、微生物检测应用及发展前景。
- 张小飞白杰英赵爽袁菊芳曾林
-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微生物
- 猴B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的制备及准确性评价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以金标准试剂盒为参照,对新研制的猴B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准确性评价,以期为我国实验灵长类动物产业提供优质廉价的检测试剂。方法:利用3个批次共表达猴B病毒gD和g B蛋白的细胞上清分别制备ELISA检测试剂盒,与金标准试剂盒(VRL的ELISA试剂盒)同时对667只食蟹猴血清进行检测,考察新研制剂盒的准确性;然后,挑选强阳性、弱阳性、阴性样品,用另外2个批次ELISA试剂盒检测,考察不同批次试剂盒检测结果的稳定性。结果:金标准试剂盒对667只食蟹猴血清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280份、阴性387份,而新研制的ELISA试剂盒结果为阳性282份、阴性385份;与金标准相比,阳性样品的符合率为98.93%(277/280),阴性样品的符合率为98.97%(383/387),总体符合率为98.95%(660/667)。对100份强阳性样品、70份弱阳性样品、108份阴性样品及7份差异样品的重复检测表明,除1份弱阳性(金标准为阴性)检测为阴性外,其余样品与前期一致。结论:与金标准相比,新研制的试剂盒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用于猴B病毒抗体的检测。
- 叶华虎陈建宇周小军王进代艳艳法云智袁菊芳
- 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的双因素联合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两因素的联合效应。方法 建立常压常氧、常压缺氧和低压缺氧 3种模型 ,以梭曼 (Soman)、氰化钠 (NaCN)和 4 DMAP ( 4 dimethylaminophenol)为代表 ,测定大鼠、小鼠、家猫、PC1 2 细胞、兔血红细胞等在3种模型条件下对毒物药物的行为、生化和生理指标变化。结果 梭曼单独作用可导致动物协调运动下降、脑等组织含水率增加、脑组织AChE活性降低、MR下调、NE和cAMP含量增加。急性缺氧单独作用也可引起动物协调运动及自主活动的降低、脑等组织含水率的增加、外周血和脑组织AChE活性升高、MR受体上调、NE和cAMP含量增加、4 DMAP药效升高。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同时作用 ,上述变化更加复杂。结论 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两种因素同时作用于机体 ,对机体产生广泛而复杂的损伤作用。此种作用为两因素的联合效应。缺氧引起的机体功能下降对联合效应的增加部分贡献较大。急性缺氧既可使重要的组织成分发生质或量的变化 ,也会影响某些抗毒剂的作用强度。
- 董兆君吴强赵吉清林海蔡颖刘勇李云鹏袁菊芳王仕丽杨书恽榴红阮金秀
- 关键词:缺氧梭曼
- 氰化钠和急性缺氧联合作用对家猫生命体征的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急性缺氧复合氰化物中毒对家猫呼吸、血压和心电指标的影响以及抗氰药物 4 DMAP的疗效。方法 重庆家猫 15只 ,随机分为对照、氰化钠中毒和 4 DMAP治疗共 3组。动物麻醉后行动、静脉插管手术 ,置小型低压仓内复制缺氧模型 ( 61.2kPa)。静脉注射 1mg kg氰化钠及抗氰药物 4 二甲氨基酚 ( 4 dimethylaminophenol,4 DMAP) ,以RM62 40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适时采集呼吸、血压、心电图参数 ,用生化方法测定静脉血高铁血红蛋白浓度 (MHb)。结果 急性缺氧后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 ,呼吸频率由 ( 18.5± 2 .1)次 min增加为 ( 2 4.2± 1.8)次 min(P <0 .0 5 ) ,心电图Q T间期延长。注射氰化钠后 ,颈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 ,呼吸频率增加 ,心电图Q T间期进一步延长。注射 4 DMAP后血液高铁血红蛋白浓度迅速升高 ,氰化钠引起的上述变化明显改善 ,但不能使之完全恢复。
- 蔡颖林海董兆君杨书袁菊芳范舒恽榴红阮金秀
- 关键词:缺氧氰化钠心电
- 外源基因对精子的影响及其在山羊早期胚胎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08年
- 在前期实验中发现,山羊精子可自发结合外源DNA,但结合能力在不同动物个体之间差异显著。挑选结合能力明显不同的3只公羊,进一步探讨了外源DNA对精子的影响及其在早期胚胎中的表达,结果发现:外源基因与精子共同孵育后,精子的活率、顶体反应发生率和受精能力均呈下降态势,其降幅与精子的结合能力密切相关。利用与DNA共育后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外源基因可被导入卵母细胞并在早期胚胎中获得表达,但胚胎阳性率因精子供体不同而差异显著(P<0.05);其中来源于高、中结合能力供体生产的胚胎,分别有16.2%(25/154)和5.3%(4/76)可检测到外源基因存在,但表达仅见于高结合能力供体生产的早期胚胎,表达率为6.5%(10/154);低结合能力供体生产的胚胎无外源基因。研究表明,在以精子载体方法生产转基因动物的实验过程中,筛选对DNA结合能力较强的精子供体是提高转基因效率的前提,但需要考虑外源DNA对精子受精能力的影响。
- 叶华虎董罡袁菊芳隋丽华胡娟峰李瑞生刘彦马啸陈振文曾林
- 关键词:精子胚胎山羊
- D-gal致大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肝卵圆细胞增殖及迁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用D-gal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肝损伤后再生过程中肝卵圆细胞的增殖和迁延。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于第1、3、7和14天分别取肝组织,分别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卵圆细胞的分布迁移情况,并取第7天肝组织进行组织电镜观察汇管区新增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病理切片显示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以第7天和第14天为主,出现新增生的细胞。免疫组化示随时间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分布于汇管区,并向小叶中心迁移,形成大量的胆小管,并有部分向坏死区迁移。透射电镜有新生内源性细胞,小于成熟的肝细胞,细胞器较少,有细胞紧密连接,以数个细胞排列成小胆管,与免疫组化一致。结论在大鼠急性肝损伤时HOC被活化、增殖,并向肝小叶中心迁移,全程参与了肝再生过程。
- 杨丽萍张广州袁菊芳赵爽白杰英曾林
-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肝卵圆细胞迁延
- 4-DMAP对缺氧红细胞生成高铁血红蛋白的效应特点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急性缺氧条件下 4 DMAP对红细胞生成高铁血红蛋白的效应特点。方法 新鲜兔血离心洗涤后 ,置于特制的 90 %N2 +5 %O2 +5 %CO2 混合气体缺氧罐内孵育 ,以复制急性缺氧红细胞模型。 4 DMAP与缺氧红细胞作用一定时间后 ,采用分光光度法于波长 63 5nm测定高铁血红蛋白浓度。结果 急性缺氧对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无明显影响。当反应体系中 4 DMAP浓度为 6 49× 10 - 7、6 49× 10 - 6 、6 49× 10 - 5、6 49× 10 - 4和 6 49× 10 - 3mol L时 ,缺氧红细胞生成高铁血红蛋白的能力比常氧红细胞分别提高了 2 2 0 %、2 7 0 %、5 1 44 %、3 14 %和 5 0 5 %。升高反应温度和延长缺氧时间均明显提高 4 DMAP药理学效应。结论 缺氧增强 4
- 袁菊芳叶华虎李奇慧曾惠董兆君恽榴红阮金秀
- 关键词:缺氧高铁血红蛋白氰化物中毒
- 缺氧对4-DMAP抗氰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4-DMAP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的第二代抗氰药,也是当前的主要储备之一.4-DMAP的抗氰作用源于其氧化生成的高铁血红蛋白,但当高铁血红蛋白浓度超过50﹪将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然而,目前尚未见4-DMAP在高原缺氧环境...
- 袁菊芳
- 关键词:高铁血红蛋白氰化物谷胱甘肽BSO缺氧
- 文献传递
- 非洲绿猴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及分析
- 2017年
- 目的检测50只健康非洲绿猴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青幼年组:1~3岁,成年组:4~6岁)非洲绿猴的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血液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清醒状态下健康非洲绿猴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血液学指标中青幼年组与成年组差异显著的指标有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压积(HC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单核粒细胞百分比(MONO%)、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P<0.05)。青幼年组中雌猴与雄猴差异显著的指标有白细胞数(WBC)、RBC、HGB、HCT、NEUT%、LYMPH%、MONO%(P<0.05),成年组中雌猴与雄猴差异显著的指标有HCT(P<0.05),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血清生化指标中青幼年组与成年组差异显著的指标有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肌酐(CREA)(P<0.05),青幼年组雌猴与雄猴差异显著的指标有CREA(P<0.05),成年组雌猴与雄猴差异显著的指标有总蛋白(TP)、胆固醇(CHOL)(P<0.05),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结论本文初步建立了非洲绿猴的常规生物学数据,为评价其生物学特性及相关应用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可供参考。
- 周小军袁菊芳定明王进叶华虎法云智
- 关键词: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