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志强
- 作品数:157 被引量:465H指数:12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二羟环氧苯并芘致肺癌相关基因筛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筛选与二羟环氧苯并芘,(BPDE)引发肺癌相关基因的DNA片段,为进一步探讨BPDE致癌机制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结合免疫磁珠分离等技术对与BPDE相互作用的DNA片段进行富集、扩增,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差异片段,并对其回收、克隆、测序及同源相似性比对分析。结果成功回收了差异片段,经测序得到其碱基序列,基因同源相似性比对分析发现,有8条序列与已知基因同源,另有1条序列未找到同源序列,将该序列向GenBank提交注册,GenBalak已接受并给予登录号为:EF176681。结论AFLP结合免疫磁珠分离等技术可以用于化学致癌BPDE肿瘤易感基因的筛选,所得9条基因片段可能与BPDE引发肺癌有关。
- 陈照立李海峰王景峰金敏谌志强王新为李君文
- 关键词:二羟环氧苯并芘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 用于分析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的群落芯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析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的群落芯片,是在玻片或硅片或尼龙膜等材料上固定检测细菌的DNA探针,所述探针为序列表SEQ ID NO.1-SEQ IDNO.66所述的核苷酸序列,所述探针所针对的...
- 金敏李君文王新为王景峰陈照立邱志刚谌志强
- 文献传递
- 大肠埃希菌O157:H7的胶体金免疫渗滤法检测被引量:22
- 2005年
- 谌志强段惠莉王新为金敏郭金鹏古长庆李君文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O157:H7胶体金免疫渗滤法腹泻出血性肠炎
- 一种新型污水脱氮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好氧颗粒污泥负载Acinetobacter YY-5细菌处理污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首先是通过在特殊有机基质下,采用“混合-静置-排水”的周期循环方式运行,经过10~20次的周期混合,在好氧颗粒污泥...
- 王景峰李君文金敏谌志强邱志刚陈照立王新为晁福寰
- 文献传递
- 海河流域人类肠道病毒污染与新型指示微生物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了解海河流域介水传播的人类肠道病毒与新型指示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载阳电荷滤料进行水中病毒的浓集,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水中的拟杆菌、致病菌和人类肠道病毒.根据天津海河流域的分布特点,共设立了 7...
- 谌志强张鹏邱志刚金敏杨栋刘伟丽李君文
- 关键词:肠道病毒指示微生物
- BPDE致癌相关基因的全基因组筛选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PDE致癌相关基因的全基因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从正常肺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2)AFLP DNA片段的制备;(3)与BPDE相互作用的AFLP DNA片段的免疫磁性富集、分离;(4)AF...
- 陈照立李君文王景峰金敏王新为谌志强邱志刚
- 文献传递
- 肠道病毒检测及其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被引量:21
- 2007年
- 赵晓光郭金鹏谌志强李君文李援赵虹郑洪郭军巧
- 关键词:肠道病毒属抗病毒药物药物研究进展病毒检测病原学诊断婴幼儿患者
- 葡聚糖纳米免疫磁颗粒的制备和用于大肠埃希菌0157:H7的检测
-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0157:H7)是新出现的肠道致病菌,它可引起人腹泻、出血性肠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自1982年在美国报道...
- 谌志强段惠莉王新为金敏李君文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压电传感器检测致病菌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压电传感器检测致病菌的方法,通过抗原抗体反应(信标免疫磁颗粒)、生物素-亲和素系统(金标亲和素)和金的自生长技术(金生长液),对压电免疫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进行了多级放大,使得本发明的检测灵敏度得到了最大...
- 谌志强李君文王景峰邱志刚金敏王新为陈照立
-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鉴定临床常见致病真菌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 2007年
- 目的 为了快速、简便、高通量地鉴定临床常见致病真菌,建立了一种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临床常见的致病真菌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 以5.8SrDNA与28S rDNA间的内转录间区2(intermal transcribed spacer-2,ITS-2)为靶标,针对待检的临床常见致病真菌设计合成一系列寡核苷酸探针,制成寡核苷酸芯片。待检真菌DNA经通用引物扩增标记后,与芯片杂交,对杂交图谱分析归纳,得到一套种特异性的典型杂交图谱。待检的样品菌与基因芯片杂交,得到的杂交结果与典型图谱比对即可判断出样品的种类。结果 以涉及8个属20个种的标准致病真菌菌株对芯片的特异性、重复性、灵敏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该研究建立的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有效地区分20种临床常见致病真菌,特异性良好,重复性良好(信噪比CV〈10%),灵敏度为15pg/ml真菌DNA。收集从临床分离的84株致病真菌菌株对基因芯片进行试用,结果显示基因芯片的鉴定结果与常规鉴定方法的鉴定结果一致。结论 这项技术的建立可以稳定、特异性地实现临床常见致病真菌的高通量鉴定,为进一步检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 黄爱华李君文谌志强金敏王新为
- 关键词:基因芯片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