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小娟

作品数:48 被引量:196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麻醉
  • 8篇细胞
  • 7篇手术
  • 5篇炎症
  • 5篇术后
  • 5篇缺血
  • 5篇灌注
  • 5篇芬太尼
  • 5篇丙泊酚
  • 4篇再灌注
  • 4篇七氟烷
  • 4篇肿瘤
  • 4篇子宫
  • 4篇氟烷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导管
  • 3篇凋亡
  • 3篇心脏
  • 3篇盐酸

机构

  • 48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河南省肿瘤医...
  • 2篇郑州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48篇谢小娟
  • 13篇李前辉
  • 8篇宋绍团
  • 6篇张宜林
  • 4篇李海朝
  • 4篇马立刚
  • 3篇张国秀
  • 3篇杨铁军
  • 3篇樊冬梅
  • 3篇张永杰
  • 3篇李海潮
  • 2篇刘俊芳
  • 2篇樊冬梅
  • 2篇谢小娟
  • 2篇王志峰
  • 2篇王跃
  • 2篇魏利娟
  • 2篇张广伟
  • 2篇周小燕
  • 2篇陈小兵

传媒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四川生理科学...
  • 2篇中国合理用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4C对卵巢癌SKOV3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分析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4C(recombinant 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4,KDM4C)对卵巢癌SKOV3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KDM4C下调的稳定SKOV3细胞系;采用CCK8、平板克隆实验、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方法检测KDM4C对卵巢癌SKOV3细胞体外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采用裸鼠皮下荷瘤实验,检测KDM4C对卵巢癌SKOV3细胞,体内增殖成瘤能力的影响;采用t检验分析各组间差异。结果在卵巢癌SKOV3细胞系中,对KDM4C进行下调时,其体外迁移、侵袭、增殖及成瘤方面恶性生物学行为显著减弱(P<0.05),其体内增殖及成瘤能力显著减弱(P<0.05)。结论KDM4C高表达能显著促进卵巢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抑制KDM4C可能是卵巢癌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之一。
柏效治原翔刘怡文孔金玉孙蔚李燕乐谢小娟
关键词:卵巢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增殖迁移
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TNF-α、IL-2和IL-6浓度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TNF-α、IL-2和IL-6浓度的影响。方法:70例择期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ASA分级为Ⅰ~Ⅱ级,并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其中右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诱导开始15 min内静脉输注剂量为1μg/kg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并以0.3~0.6μg·kg-1·h-1的速率在术中维持;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以同种方法静脉输注。两组患者均于麻醉前(T0)、手术结束(T1)、术后1天(T2)及术后2天(T3)4个时点测定外周静脉血TNF-α、IL-2和IL-6浓度。结果:与麻醉前(T0)时点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在手术结束(T1)时点及对照组在手术结束(T1)和术后1天(T2)时点TNF-α、IL-2和IL-6浓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但应用右美托咪定的子宫切除术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NF-α、IL-2和IL-6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在手术结束(T1)和术后1天(T2)时点,右美托咪定组TNF-α、IL-2和IL-6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天(T3)时点,右美托咪定组IL-2浓度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患者在全麻时段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TNF-α、IL-2和IL-6浓度,减轻了子宫切除术所引起的应激反应。
李前辉宋绍团谢小娟李海朝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TNF-ΑIL-2IL-6
异丙酚对肿瘤坏死因子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2007年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IC)的损伤作用及不同浓度异内酚对该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内皮细胞分为A(正常培养组)、B(TNF损伤组)两组,根据加入异丙酚浓度的不同再将各组分为4个亚组:A1(不加异丙酚)、A2~4(12.5,25,50μmol/L异丙酚);B1(12500 mol/LTNF),B2~4(12.5μmol/L异丙酚+12500 mol/LTNF,25μmol/L异丙酚+12500 mol/LTNF,50μmol/L异丙酚+12500 mol/LTNF)。测定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内上素(ET-1)的含量。结果TNF可降代内皮细胞SOD的活性(P<0.01),增加MDA,ET-1的含量(P<0.01);异丙酚可提高TNF损伤组SOD活性,降低MDA及ET-1的含量;异丙酚对正常培养组SOD活性影响不大,高浓度异丙酚可降低MDA及ET-1的含量。结论异丙酚对TNF损伤的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并且当浓度较大时,效果最佳。
谢小娟李乃本李海潮
关键词:异丙酚肿瘤坏死因子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丙二醛内皮素-1
右美托咪定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诱导BV-2细胞炎症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from P.gingivalis,LPS-PG)诱导BV-2细胞炎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BV-2细胞,采用CCK-8实验及Western blot实验于不同Dex浓度(2.5、5.0、10.0μg/L)及不同LPS-PG感染时间(6、12、24、48 h)中挑选出合适的浓度和时间;随后将BV-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只加入DMEM培养基)、Dex组(5.0μg/L Dex)、LPS-PG组(Pg组,1.0 mg/L LPS-PG)及LPS-PG+Dex组(PD组,5.0μg/L Dex预处理1 h后加入1.0 mg/L LPS-PG共同处理)共4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性小体、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蛋白表达量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的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根据CCK-8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选取Dex 5.0μg/L、LPS-PG处理12 h用以后续实验;分组后的检测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Pg组NF-κB在BV-2细胞核内的表达量增加(P<0.05),核外表达量减少(P<0.05),TLR4、NLRP3、TNF-α的总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Dex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与Pg组相比,PD组NF-κB在BV-2细胞核内的表达量减少(P<0.05),核外表达量增加(P<0.05),TLR4、NLRP3、TNF-α的总蛋白表达量减少(P<0.05)。结论Dex可能通过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抑制由LPS-PG诱导BV-2细胞产生的神经炎症反应。
徐丽颖谢小娟谢小娟吴瑶瑶张爽
关键词:核因子ΚB神经炎症
咪达唑仑对2型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对2型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观察组通过高脂饮食和链脲霉素方法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假手术组(DS组)、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I/R组)、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给药组(DI/RM组);将对照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给药组(I/RM组)。结扎冠状动脉获得局部缺血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给药前20 min,I/RM组和DI/RM组大鼠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75 mg/kg,并以1 mg/(kg·h)微注射泵维持至再灌注结束。FDP-1 HRV和BRS分析系统测定心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心肌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损伤;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表达。结果与DI/R组比较,DI/RM组大鼠心脏左室收缩压(LVSP)、心率(HR)和冠状动脉流量(CF)升高(P<0.01),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及血清LDH和CK-MB活性、cTnI含量降低(P<0.01),心肌细胞逐渐恢复整齐排列,细胞变性坏死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GSH含量和SOD活性升高(P<0.01),MDA含量降低(P<0.01),血清TNF-α、IL-6、IL-1β含量减少(P<0.01),心肌细胞Nrf2、NQO-1和HO-1表达上调(P<0.01)。结论咪达唑仑可减轻2型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可能与调节Nrf2通路有关。
李前辉郭浩翔谢小娟张宜林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2型糖尿病心肌损伤咪达唑仑炎症反应氧化应激
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细胞NF-κB活性及血浆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细胞NF-κB活性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体外循环(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C组)、PHC组1(P1组)及PHC组2(P2组),每组10例。P1、P2组在手术开始前分别给予PHC0.05mg/kg、0.1mg/kg,C组则给予生理盐水10mL。于CPB前(T1)、主动脉阻断后30min(T2)、开放后30min(T3)取右心耳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活性。于T1、T2、T3及主动脉开放后4h(T4)、24h(T5)抽取动脉血3mL,检测血浆TNF-α水平,同时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P1、P2组心肌损伤程度较C组轻。C、P1和P2组患者心肌NF-κB在T2、T3时均被激活,但与C组相比,P1、P2组NF-κB活性下降(F组间=47.760,F时间=277.133,P<0.001);3组血浆TNF-α水平在T3、T4、T5时均升高,但与C组相比,P1、P2组TNF-α水平均下降(F组间=6.377,P<0.01;F时间=393.565,P<0.001)。3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稳定。结论:CPB介导的MIRI可引起心肌NF-κB的激活及血浆TNF-α的释放,PHC可能通过抑制NF-κB及TNF-α的表达从而减轻心肌损伤。
艾艳秋谢小娟张卫耿红芳李宁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NF-ΚB缺血再灌注心脏瓣膜置换术
硬膜外麻醉后拔管困难11例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李海朝谢小娟
关键词:麻醉硬膜外导管插入术
大鼠肾冷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建立大鼠肾冷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模型。方法封闭群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n=12):A组(对照组),B组(实验组)。A组切除右肾并游离左肾蒂,60min后关闭腹腔切口。B组采用冷缺血再灌注模型,主要步骤:(1)冷灌注:右肾动脉插管对左肾原位灌注。通过右肾静脉插管将灌注液引流出体外,完成冷灌注后切除右肾,阻断左。肾蒂。(2)冷缺血保存:将已充分游离的左肾牵至腹腔外,在自制保存袋中冷保存。(3)再灌注:60min后,去除保存袋,开放血流,再灌注左肾,左肾复位,缝合切口;2组大鼠均在术后24h再次手术切除左肾。肾组织进行光镜、电镜形态学检查,检测肾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术前与术后24h取血标本进行测定血尿素氮(BUN)、肌酐(Cr)评估肾功能。结果(1)形态学检查(光镜与电镜超微结构):A组肾脏组织形态结构正常,B组损伤表现明显;(2)A组手术前后比较血浆BUN、Cr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R后的B组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IRI后A组肾组织匀浆SOD活力高于B组(P〈0.05),A组肾组织匀浆MDA含量测定值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的模型要求条件简单、易行,可用于肾移植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研究;
杨铁军谢小娟陈小兵王跃张广伟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小儿鼾症全麻气管插管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小儿鼾症手术操作在口咽腔内,容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需采取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要求麻醉诱导平稳,术中麻醉充分,术后及早清醒,迅速恢复呼吸道保护性反射,及时清除咽后部及口腔内的血液及分泌物,观察无活动性出血时才能拔除气管导管。以往我们采用深麻醉下拔管,有很多危害,如呼吸中枢抑制、误吸或呼吸道梗阻等。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是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的复方制剂,具有皮肤和黏膜的表面麻醉作用。本研究将其均匀涂于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观察其气管表面麻醉对小儿鼾症术中全麻插管及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
李前辉谢小娟李海朝宋绍团
关键词: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小儿鼾症全麻气管插管呼吸系统并发症拔除气管导管呼吸中枢抑制
Narcotrend指数指导下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闭环靶控输注麻醉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Narcotrend指数(NI)指导下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闭环靶控输注麻醉对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SM患者94例,依照麻醉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两组均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方式,对照组给予临床经验麻醉指导,观察组给予闭环靶控输注麻醉指导。比较两组诱导前即刻(T1)、诱导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1 min(T3)、减压前(T4)、减压后1 min(T5)、减压后3 min(T6)、减压后5 min(T7)7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T2、T4、T5、T6、T7 HR低于T1,T3高于T1(P<0.05);观察组T2、T6、T7 H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2、T3、T4、T5、T6、T7 MAP低于T1,T5、T6高于T4(P<0.05);观察组T2、T3、T4、T5、T6、T7 MAP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4.26%(2/47)与对照组8.51%(4/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指导下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闭环靶控输注麻醉对CSM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能缩短苏醒时间。
李禾南刘劲谢小娟
关键词:NARCOTREND指数丙泊酚瑞芬太尼脊髓型颈椎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