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小志

作品数:69 被引量:162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病理
  • 13篇肿瘤
  • 13篇儿童
  • 12篇免疫
  • 11篇胃炎
  • 10篇幽门螺
  • 10篇幽门螺杆菌
  • 10篇十二指肠
  • 10篇临床病理
  • 10篇螺杆菌
  • 9篇溃疡
  • 8篇组织化学
  • 8篇细胞
  • 7篇增生
  • 7篇黏膜
  • 7篇细胞毒素
  • 7篇临床病理分析
  • 7篇病理分析
  • 6篇蛋白
  • 6篇胃窦

机构

  • 30篇温州医学院附...
  • 30篇温州医学院附...
  • 11篇温州医学院
  • 5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温州市中医院

作者

  • 68篇谢小志
  • 21篇王宗敏
  • 20篇高宝辉
  • 16篇谢丽微
  • 16篇张海燕
  • 14篇胡伟国
  • 13篇黄爱芬
  • 13篇黄开宇
  • 12篇赵志光
  • 11篇程芹芹
  • 10篇朱欢
  • 9篇徐彰
  • 8篇徐辉
  • 7篇李仲荣
  • 7篇陶洪群
  • 6篇卢华君
  • 6篇陈桧平
  • 5篇方军
  • 4篇祁旦巳
  • 4篇朱小舟

传媒

  • 8篇温州医学院学...
  • 5篇临床与实验病...
  • 5篇实用儿科临床...
  • 4篇中华小儿外科...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浙江医学
  • 3篇2007年第...
  • 2篇实用肿瘤学杂...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临床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10篇2006
  • 5篇2005
  • 10篇2004
  • 5篇2003
  • 10篇2002
  • 7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逆向成熟畸胎瘤转化1例报告
<正>儿童卵巢肿瘤大多数为良性成熟的畸胎瘤,10岁以前卵巢恶性肿瘤罕见。我院遇见一例第一次手术时病理为2级未成熟畸胎瘤,复发时第二次手术时病理报告为0级成熟畸胎瘤。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病例介绍:患儿,女,5岁,因腹痛1...
林进汉张浩川谢小志
文献传递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空泡毒素基因与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cagA)、空泡毒素 (vacA)与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类型及胃黏膜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 88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 (CG)、4 6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 (PU)患儿血清cagA、vacA抗体 ,并观察胃黏膜病理变化。 结果  1.CagA、vacA抗体总检出率分别为 85 .0 7%、91.0 4 % ,cagA抗体在CG与PU中检出率分别为 84 .0 9%与 86 .96 % ,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vacA抗体在CG与PU中检出率分别为 89.77%与 93.4 8% ,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134例Hp感染患儿cagA、vacA抗体均阳性 (Ⅰ型菌 ) 113例 ,cagA、vacA抗体均阴性 (Ⅱ型菌 ) 11例 ,cagA、vacA抗体仅一项阳性 (中间型 ) 10例 ,各型菌株在CG、PU中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 )。 3.113例Hp Ⅰ型菌株感染引起胃黏膜中重度炎症占 88.5 0 % ,而Ⅱ型菌株、中间型菌株感染引起胃黏膜中重度炎症分别为 4 5 .4 5 %及 5 0 .0 0 %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CagA、vacA与CG、PU发病均有关 ,不能作为区分Hp感染致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特异性指标。本地区儿童感染的Hp主要为cagA和vacA阳性的Ⅰ型菌株 。
胡伟国黄开宇朱欢徐辉徐彰黄爱芬程芹芹陶洪群谢小志杨锦红
关键词: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空泡毒素胃炎溃疡
端粒酶反转录酶与CA125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原位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反转录酶(TRT)与CA125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原位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3例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47例、交界性15例、恶性31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蛳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TRT及CA125的原位表达,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RT的表达在良性(17.02%,8/47)和交界性(46.67%,7/15)以及恶性(90.32%,28/31)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CA125的表达在良性(23.40%,11/47)和恶性(67.74%,21/31)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TRT的表达在浆液性肿瘤与黏液性肿瘤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A125在各组浆液性肿瘤均明显高于黏液性肿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RT和CA125在浆液性肿瘤的表达有一致性,相关性分析有显著性相关(P<0.01),在黏液性肿瘤中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TRT和CA125的表达与卵巢上皮组织肿瘤的良恶性有关,尤其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TRT酶的活性与CA125呈正相关,二者的共同检测对诊断卵巢上皮组织肿瘤的类型和恶性程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张海燕谢丽微谢小志高宝辉王宗敏赵志光
关键词:端粒酶CA125TRT
细胞周期素D_1、细胞周期素E及PCNA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细胞周期素E(CyclinE)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尖锐湿疣(CA)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 35例CA患者皮损、2 5例正常人包皮中CyclinD1、Cy clinE和PCNA的表达与分布。结果  35例CA患者CyclinE、PCNA表达较正常人上皮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CyclinD1在正常人上皮和大部分CA患者皮损都不表达 ,但在 3例不典型增生的CA上皮中有少量表达。结论 CA患者CyclinE、PCNA表达增强 。
高宇谢丽微谢小志
关键词:尖锐湿疣细胞周期素E增殖细胞核抗原增生
附睾婴幼儿色素性神经外胚层瘤1例
2001年
谢小志
关键词:婴幼儿附睾
小儿慢性胃炎胃镜下形态和组织病理改变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通过研究小儿慢性胃炎胃镜下形态与胃黏膜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旨在提高小儿慢性胃炎诊断的准确性。方法以108例小儿慢性胃炎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胃镜对胃黏膜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取胃黏膜行组织病理检查,对胃镜下形态与相应组织病理改变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胃镜观察108例患儿均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经组织病理检查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1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例。10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伴淋巴滤泡形成15例(占14.2%),伴急性活动性炎症11例(占10.4%),伴肠化生2例(占1.9%)。组织病理Hp检测阳性43例(占40.6%),其中11例伴急性活动性炎症中有8例(占72.7%)Hp阳性,15例伴淋巴滤泡形成的慢性胃炎中有12例(占80.0%)Hp阳性。胃镜下表现为微小结节形成的儿童有更高的Hp感染率,而且Hp感染与炎症活动性及重度胃炎关系密切。结论小儿慢性胃炎绝大多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不论是胃镜下形态还是病理学改变都与成人有一定的差别。胃镜检查对小儿慢性胃炎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而且胃镜下形态特征与组织病理改变存在一定的联系。
卢华君朱欢胡伟国黄开宇黄爱芬谢小志
关键词:胃炎胃镜诊断病理诊断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06年
目的 探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4年我院收治的3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特点。结果 3例病人(男2例,女1例)均以呼吸困难、胸闷为主要表现;2例胸部CT示两肺磨玻璃状高密度影;1例胸部CT示两肺弥漫性透亮度减低;病理特点:肺间质纤维明显增生,肺泡间隔增厚,间质伴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NSIP在临床及病理上有许多特点,不同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中的UIP、DIP、AlP等类型。
赵志光祁旦已高宝辉谢小志王宗敏
关键词: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病理学影像学
幽门螺杆菌菌株类型与儿童胃粘膜炎症程度的关系探讨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菌株类型与儿童胃粘膜炎症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13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血清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抗体,对幽门螺杆菌进行分型,并观察胃粘膜病理变化。结果CagA、VacA抗体总检出率分别为85.07%(114/134例)、91.04%(122/134例),检出幽门螺杆菌I型菌株113例,Ⅱ型菌株11例,中间型菌株10例,各型菌株感染引起胃粘膜中重度炎症分别为100例(88.50%)、5例(45.45%)、5例(50.00%),I型菌株与II型菌株、中间型菌株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20.05,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菌株类型与儿童胃粘膜炎症程度有关,I型菌株能引起较重的胃粘膜炎症。
胡伟国黄开宇谢小志徐辉黄爱芬陶洪群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空泡毒素慢性胃炎
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2002年
刘平谢小志
关键词: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病例报告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EOC)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VM)存在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EOC病例94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组织化学方法进行CD31和PAS双重染色观察EOC组织中是否存在VM。[结果]在11.7%(11/94)的EOC组织中存在VM。在中低分化组中的VM阳性率高于高分化组(χ2=10.239,P<0.05)。Ⅲ~Ⅳ期组VM阳性率高于Ⅰ~Ⅱ期组(χ2=7.541,P<0.05)。[结论]EOC组织中存在VM,且恶性度越高的EOC形成拟态的能力越强,可能促进肿瘤侵袭与转移。
林明徐肖文黄朝霞吕杰强谢小志
关键词:卵巢肿瘤血管生成拟态免疫组织化学组织化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