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瑾

作品数:61 被引量:795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血压
  • 12篇糖尿
  • 12篇糖尿病
  • 12篇高血压
  • 9篇成年人
  • 8篇慢性病
  • 8篇肥胖
  • 7篇血脂
  • 7篇影响因素
  • 7篇患病
  • 6篇社区高血压
  • 5篇睡眠
  • 5篇吸烟
  • 5篇患病率
  • 4篇血糖
  • 4篇血脂异常
  • 4篇体质指数
  • 4篇戒烟
  • 4篇健康
  • 4篇高血压患者

机构

  • 61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北京市西城区...
  • 2篇北京市卫生监...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61篇谢瑾
  • 36篇董忠
  • 26篇方凯
  • 24篇焦淑芳
  • 23篇马爱娟
  • 22篇谢晨
  • 22篇董晶
  • 20篇尹香君
  • 20篇赵越
  • 20篇王瑜
  • 18篇周滢
  • 16篇祁琨
  • 9篇郭飚
  • 7篇时颖
  • 6篇李航
  • 5篇张京
  • 4篇吴立军
  • 4篇李刚
  • 3篇庞星火
  • 3篇李航

传媒

  • 1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0篇中国慢性病预...
  • 4篇中华预防医学...
  • 4篇中国预防医学...
  • 4篇首都公共卫生
  • 3篇中国健康教育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卫生研究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健康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营养学会...
  • 1篇中国营养学会...
  • 1篇北京慢病防治...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 5篇2002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18~65岁居民高胆固醇血症流行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18~65岁居民高胆固醇血症流行病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其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自2014年北京市成人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该监测以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市范围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结果17662例有效样本中,血清胆固醇均值为(4.69±0.95)mmol/L,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6.26%,边缘值升高率为21.34%。男性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6.33%,女性为6.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4,P=0.10);城区居民患病率为6.73%,高于郊区居民的5.59%(Z=-7.27,P〈0.01)。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趋势检验,=308.85,P〈0.01),其中男性(r=81.65,P〈0.01)、女性(r:318.04,P〈0.01)、城区居民(矿=201.77,P〈0.01)、郊区居民(z。=114.65,P〈0.01)均呈相同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龄组、女性(OR=1.23,95%CI:1.04~1.45)、超重(OR=1.56,95%CI:1.34~1.81)、肥胖(OR=1.82,95%CI:1.54—2.16)、每天吸烟(OR=1.24,95%CI:1.03~1.50)、每天饮酒(OR=1.40,95%CI:1.12~1.75)、牛羊肉摄入每周〉1次(0R=1.19,95%CI:1.02~1.39)是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18~65岁居民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年龄、性别、地区、BMI、吸烟、饮酒、牛羊肉摄入频率为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姜博马爱娟李航方凯董晶谢瑾祁琨谢晨周滢赵越董忠
关键词:高胆固醇血症影响因素
北京市18~64岁劳动力人口经常锻炼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18~64岁劳动力人口经常锻炼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7年8-12月北京市成年人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该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市范围内抽取13240名调查对象,本研究纳入其中11604名18~64岁劳动力人口。采用问卷调查人口学基本信息、慢性病患病及各类身体活动信息。测量身高和体重。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FPG、血脂等生化指标的测定。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复杂抽样样本加权及数据分析。结果北京市18~64岁劳动力人口经常锻炼率和从不锻炼率分别为23.74%(95%CI:21.51%~26.12%)和64.34%(95%CI:61.66%~66.94%);每日锻炼时间为23.44(95%CI:21.16~25.71)min,每日总静态行为时间为6.96(95%CI:6.80~7.13)h。随年龄升高,经常锻炼率及从不锻炼率均升高(P=0.006;P<0.001);随文化程度升高,经常锻炼率增加(P<0.001),从不锻炼率降低(P<0.001);身体活动水平越高,经常锻炼率越高(P<0.001);就业人群经常锻炼率低于未就业人群(P<0.001)、女性从不锻炼率高于男性(P=0.02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文化程度高为经常锻炼的积极因素(35~岁:OR=0.653,95%CI:0.530~0.804,P<0.001;50~64岁:OR=0.695,95%CI:0.560~0.864,P=0.001;高中/中专/技校:OR=0.679,95%CI:0.593~0.777,P<0.001;大专:OR=0.478,95%CI:0.387~0.590,P<0.001;本科及以上:OR=0.435,95%CI:0.347~0.546,P<0.001),而就业(OR=1.631,95%CI:1.330~2.000,P<0.001)及已婚/同居(OR=1.340,95%CI:1.093~1.644,P=0.038)是经常锻炼的消极因素。结论北京市18~64岁劳动力人口经常锻炼率仍待提高,年龄大和文化程度高为经常锻炼的积极因素,已婚/同居及就业为经常锻炼的消极因素。
谢晨马爱娟谢瑾姜博方凯隗瑛琦董忠
关键词:经常锻炼劳动力人口影响因素
北京市城区人群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被引量:27
2003年
目的 探讨北京市城区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患病情况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 ,对北京市城 8区 15 3 2 5名 15~ 69岁的常住人口进行调查。结果 ①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 15 78%和 16 18%。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随文化程度增长呈下降趋势 ,不同的职业人群患病率不同。②随体重指数的增加 ,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①肥胖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肥胖患病率在不同年龄 ,文化程度和职业是不同的。②体重指数与慢性病患病率呈正相关。
尹香君焦淑芳王瑜谢瑾郭飚
关键词:肥胖慢性病体重指数患病率
寒流来了,如何度过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
2021年
降雪对空气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雪后牛室外气温降低,与室内温差较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呵护好心脑血管的健康。1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天气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流缓慢,血液黏度增高,进而加重心、脑负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容易破裂,冠状动脉易痉挛,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谢瑾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血液黏度室外气温净化作用血流缓慢
2017年北京市18~79岁居民营养素补充剂服用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了解2017年北京市18~79岁居民营养素补充剂服用现状及是否服用的相关因素。方法基于2017年北京市成年人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的相关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79岁常住居民,采集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健康知识、营养素补充剂服用情况等信息,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是否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相关因素。结果12696名调查对象自述过去12个月内营养素补充剂标化服用率为13.1%,以复合维生素(4.7%)、B族维生素(4.5%)、叶酸(3.2%)服用比例较高。服用率呈现青年人(18~39岁)及老年人(60~79岁)较高,中年人(40~59岁)服用率低的现象(χ^(2)=54.09,P<0.001);除70~79岁年龄段,其他各年龄段女性服用率均显著高于男性(P<0.05)。调整性别、年龄后,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三高”患者,其血压、血糖、血脂控制率均高于未服用营养素补充剂患者(P<0.05);相比于未服用者,营养素补充剂服用者对吸烟及二手烟的危害、健康指南推荐每日食用盐克数等健康知识知晓率更高(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人群特征包括女性、60~79岁、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居住于城区、身体活动不足、存在睡眠问题、主动体检、高血压患者成功控制血压和知晓吸烟健康危害知识(P<0.05)。结论北京市18~79岁居民的营养素补充剂的服用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以及健康素养有关,应关注并正确引导重点人群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行为。
隗瑛琦马爱娟方凯董晶谢瑾谢晨祁琨董忠
关键词:营养素补充剂膳食补充成年人
北京市中老年人群肾小球滤过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老年人群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17年8—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45~79岁中老年常住居民6549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采用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和慢性病患病情况;测量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肌酐和血尿酸等。采用慢性肾病流行病学研究组(CKD-EPI)公式计算eGFR。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复杂抽样的一般线性模型、行和列独立性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加权均数和加权率,分析eGFR的相关因素。结果eGFR平均水平为(100.51±0.54)ml·min^-1·(1.73 m^2)-1。eGFR下降者[eGFR<60 ml·min^-1·(1.73 m2)-1]所占比例为1.28%,年龄70~79岁、居住在城区、有心血管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者eGFR下降者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53%、1.57%、2.90%、2.27%、2.12%、4.62%(F值分别为30.827、10.588、11.466、34.693、6.788、51.643,均P<0.05)。年龄70~79岁(OR=4.435,95%CI:2.402~8.191)、居住在城区(OR=3.145,95%CI:1.540~6.420)、高血压(OR=4.663,95%CI:2.177~9.988)、高尿酸血症(OR=6.751,95%CI:3.363~13.553)是eGFR下降的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北京市中老年人群eGFR下降者所占比例高于我国东部平均水平。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龄和居住城区与eGFR下降有关。
马爱娟谢晨姜博方凯隗瑛琦董晶谢瑾董忠
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中年人老年人
北京市居民肥胖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目前肥胖流行现状及肥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15岁以上居民16949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并进行医学体检。结果:北京市居民超重率为(BMI≥24)35.4%,肥胖率(BMI≥28)20.9%...
王瑜焦淑芳庞星火尹香君时颖谢瑾
关键词:肥胖
北京市城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7
2002年
目的通过对慢性病患病现状及趋势分析 ,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将北京城区居民 30 0 0 0 0人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随机抽样对 15 0 0 0人入户调查慢性病患病情况及行为危险因素等。结果 1样本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 35 .90 % (标化率为 2 4.78% ) ,其中男性患病率为 33.6 1% ,女性为 37.92 %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P<0 .0 0 1)。 2危险因素调查显示 :人群总吸烟率为 31.6 1% ,酗酒率 11.46 % ,超重为 31.45 % ,不运动率 33.90 %。 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超重和受教育的年限等是慢性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北京城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与危险因素均处于较高水平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焦淑芳尹香君王瑜谢瑾郭飚
关键词:城区居民慢性病
北京城区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被引量:27
2002年
目的 通过对慢性病患病现状及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方法 ,对北京城区15 0 0 0名 15~ 6 9岁的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 ,了解其慢性病患病情况及行为危险因素等。结果  (1)样本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 35 90 %(标化率为 2 4 78%) ,其中男性患病率为 33 6 1%,女性为 37 92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P <0 0 0 1)。 (2 )人群总吸烟率为 31 6 1%,酗酒率 11 4 6 %,超重率为 31 4 5 %,不运动率 33 90 %。 (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 ,性别 ,吸烟 ,饮酒 ,超重和受教育的年限等是慢性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北京城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与危险因素均处于较高水平 ,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亟待加强。
焦淑芳尹香君王瑜谢瑾郭飚
关键词:慢性病
北京市成年人主要慢性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68
2010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成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流行特征。方法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08年10-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8~79岁的22 206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查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30.3%,6.1%,36.2%,19.1%,51.5%和34.2%;其中男性分别为38.8%,8.2%,42.5%,22.5%,62.8%和42.9%,女性分别为27.9%,5.7%,34.7%,18.4%,47.9%和30.4%,男性各慢性病患病率均高于女性;郊区高血压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34.8%和23.0%,已高于城区的31.6%和18.7%;〈50岁男性各种慢性病的患病率均高于女性,50~60岁糖尿病、肥胖、中心性肥胖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则女性高于男性;男性的发病高峰在青壮年期,女性在绝经期。结论肥胖和血脂异常已成为北京市成年人重要健康问题;郊区的慢性病患病水平已接近或超过城区。
董忠李刚谢瑾周滢张京赵越焦淑芳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