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黄河三角洲
  • 2篇湿地
  • 1篇需水
  • 1篇植被
  • 1篇生态适应
  • 1篇生态需水
  • 1篇湿地植被
  • 1篇水深
  • 1篇水深梯度
  • 1篇水位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种群
  • 1篇芦苇
  • 1篇芦苇湿地
  • 1篇芦苇种群
  • 1篇环境梯度
  • 1篇Β多样性

机构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山东黄河三角...

作者

  • 4篇谭学界
  • 2篇赵欣胜
  • 1篇路峰
  • 1篇崔保山
  • 1篇杨志峰
  • 1篇唐娜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山东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水深梯度下湿地植被空间分布与生态适应被引量:54
2006年
采用模糊数学排序方法对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水深梯度下芦苇湿地植被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水深对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深梯度下植物生境和群落类型都表现出较大差异,水深-30~40 cm,为水陆过渡地带,旱生、水生植物并存,物种最为丰富,该段水深上植被盖度最大;水深在-30^-50 cm,由于地下水深较低,该段水深是研究区盐碱化程度最大处;水深低于-50 cm时,地表较为干旱,盐碱化程度有所降低,植被类型被耐干旱植被代替。不同水深梯度影响了土壤水分、空气和土壤的生物、物理、化学过程,引起植被生长环境中土壤水分、盐碱化程度的改变,进而对植被空间分布和植被生态特征产生影响。
谭学界赵欣胜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水深梯度生态适应
湿地生物栖息地对水位的响应及生态需水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湿地生态需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河道湿地生态系统上,如河道流量与鱼类生息环境关系,水生生物指示物与流量之间的关系等。其计算方法主要有查询法、历史数据的快速分析法、生物一水力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法和生物响应模拟法等。...
谭学界
关键词:生态需水
文献传递
黄河三角洲芦苇种群特征对水深环境梯度的响应被引量:104
2006年
通过野外调查芦苇种群特征及获取的监测数据,应用多元统计法、函数极值法以及β多样性指数测度法,对黄河三角洲芦苇种群在不同环境梯度(以水深为主)条件下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及β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通过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方法,将研究区的10个调查样地划分为6个类型。随水深环境梯度变化,各样地群落优势植物也发生相应变化。(2)芦苇的平均高度和平均茎粗与平均水深呈显著相关。芦苇平均密度和平均盖度值与平均水深拟合曲线的变化呈非线性变化趋势。在平均水深为0·3m时,芦苇平均密度和平均盖度出现明显的峰,随水深变化向峰两侧递减,而芦苇平均株高和平均茎粗随水深增加呈递增趋势。(3)通过β多样性分析,黄河三角洲存在明显的环境梯度变化,随着水深的变化,物种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通过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后得出的各相邻样地(水深段)间的Sorensen指数值均大于不相邻样地(水深段)间的值。水生环境植物群落间的相似性程度较大,而旱生环境植物群落间相似性程度较小。
崔保山赵欣胜杨志峰唐娜谭学界
关键词:芦苇Β多样性环境梯度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恢复评价被引量:10
2007年
水是湿地生态系统中最为敏感的环境因子,水资源的盈亏丰欠、质量品质、时空组合等将制约植被的空间布局、生态过程的顺畅运行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于2002年开始通过对湿地水量的调节来实施湿地恢复工程,至2004年底恢复区湿地面积增至5023.7hm2。本文通过对恢复前后土壤水分、土壤盐碱化程度和湿地植被特征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土壤改良达到中、轻度盐化土水平,植被质量得到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因此,以恢复湿地水文条件为核心措施的湿地恢复模式具有可行性。
路峰毕作林谭学界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