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秀梅
- 作品数:13 被引量:9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银川平原水资源合理配置示范研究及前景分析
- 分析银川平原浅层地下水资源构成和地下水系统特征;在对典型示范区进行野外调查、动态监测基础上,通过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和灌溉方式优化管理研究,探索渠井灌溉的优化模式;揭示水资源利用方式对水土质量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地下水可采资...
- 贾秀梅朱廉生吴学华刘少玉王骥
- 关键词:银川平原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利用地下水系统
- 文献传递
- 包气带土体生物地球化学特征与氮转化研究——以河北平原正定试验场剖面为例被引量:10
- 2001年
- 为研究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问题 ,通过对河北平原典型试验场贯穿包气带 18.5m钻孔剖面土样的物理性质、地球化学指标、有机质含量的测试和微生物的培养鉴定 ,发现土体的氮素、可溶盐含量 (TDS)、Cl-含量以及微生物细菌的变化随深度不呈简单的线性分布。经分析认为 ,剖面中的粘性土层是生物的活性层 ,在氮素转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剖面中多种指标的变化与地质结构呈良好对应关系 ,反映环境演化的过程。同时表明 ,包气带存在着更多尚待提取的全球变化对比研究信息。
- 任福弘孙继朝张胜贾秀梅张翠云叶思源
- 关键词:生物地球化学氮素转化粘性土层微生物细菌
- 地下水示踪技术在水库渗漏勘察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9年
- 岩溶库区渗漏及坝基渗漏勘察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技术。给出了岩溶库区与坝基地下水渗漏勘察的3个实例,对典型岩溶库区渗漏进行的示踪试验表明,渗漏主要受库岸岩溶发育程度控制,水库蓄水水位剧烈变动成为诱发渗漏的主导因素,随着库区水位平稳及河流泥沙对库岸溶洞的淤填,渗漏会随之减弱。典型水库砂砾石坝基渗漏示踪试验显示,渗漏具有主渗通道。示踪成果为水库防渗加固治理提供重要依据。大型示踪试验是一项复杂的勘察工程,把握示踪试验过程与质量监控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 孙继朝贾秀梅刘满杰荆继红陈玺黄冠星
- 关键词:水库渗漏地下水示踪
- 汾河口傍河水源地激发补给量研究被引量:9
- 2003年
- 该文阐述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构成和补给特性。利用野外试验与室内数值模拟相结合方法,分析汾河口傍河水源地可采水资源量,数值模型刻画黄河实际摆动边界,考虑潜水延迟给水和极端干旱气候条件等多种方案;利用环境同位素技术追踪傍河水源地开采条件下的河水激发补给过程和补给强度。研究表明,在渗透性较好的常年性河流旁建立的水源地,具有抵御极端气象、水文环境以丰补歉的能力,枯水年动用的含水层储存量,丰水年恢复性强。
- 贾秀梅孙继朝臧逸中鲁静刘永贵
- 关键词:傍河水源地数值模拟激发补给环境同位素
- 银川平原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被引量:2
- 2002年
- 目前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银川平原引黄水量削减对种植结构和地下水利用将产生重大影响,水土资源合理开发成为该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本文追溯银川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历史,针对目前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结合银川平原相关研究和示范区的野外监测与室内模拟成果,提出银川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关注的问题和建议。
- 贾秀梅朱廉生吴学华范鹏飞王骥
- 关键词:银川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
- 地下水环境同位素研究进展
- 在回顾国内外地下水环境同位素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环境同位素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针对地下水勘查、监测任务和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需要,强调环境同位素技术研究应从国情出发,注重与世界先进技术...
- 孙继朝贾秀梅
- 关键词:地下水勘查环境同位素地下水监测
- 文献传递
- 岳城水库坝基渗漏多元示踪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选定NaNO2、KI、NaCl作为示踪剂,对岳城水库坝基渗漏进行示踪试验,揭示坝基地下水的渗流特征与渗漏途径。示踪试验表明,各接收孔地下水中NO2-、I-、Cl-含量明显增高,示踪信息清晰可辨。综合分析认为水库右岸坝基主渗透段水流速度约3.89m/h。根据工程勘察和多源示踪结果计算,右岸坝基约有1.32m3/s的水以潜流形式经坝基流向下游。示踪试验为水库防渗加固治理提供依据。
- 孙继朝贾秀梅刘满杰荆继红陈玺
- 关键词:坝基渗漏岳城水库
- 银川平原承压水氢氧同位素组成与^14C年龄分布特征被引量:11
- 2009年
- 利用地下水氢氧同位素(2H、3H和18O)和碳同位素(14C)方法,分析银川平原承压水的补给更新能力。在平原区采集承压水氢、氧、碳同位素样品45组,测试其氢氧同位素含量和14C年龄。据测试结果分析,地下水氢、氧、碳环境同位素分布特征存在较好的一致性,揭示了该区承压水的补给、流动的区域规律和局部变化特征。地下水14C测年结果显示,承压水年龄大多介于3000~22290 a之间,同时采用Tamers和Gonfiantinie模型对14C年龄校正进行了对比分析。沿同位素水文地质剖面计算得出:银川以北贺兰山前向平原中部地下水的流动速率为2.22~0.63 m/a,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特征;从青铜峡冲洪积区向平原中部地下水由每年流动十余米减少至2 m。综合分析认为,银川平原承压水流动缓慢,水交替循环时间长,局部与潜水水力联系较密切,在承压水开采区,潜水越流补给量可达45%,适量开采存在一定程度的可更新性。
- 贾秀梅孙继朝陈玺黄冠星吴学华郁冬梅
- 关键词:承压水氢氧同位素水文地质银川平原
- 大柳塔矿区地下水形成模式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运用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分析方法 ,对大柳塔矿区地下水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 ,估算了地下水年龄 ,概化了地下水形成模式。
- 贾秀梅孙继朝
- 关键词:水化学环境同位素氢同位素氧同位素大气降水
- 江汉盆地始新世中、晚期气候变化周期性的孢粉学证据被引量:9
- 2002年
-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江汉盆地明钾 1孔的孢粉数据进行了处理 ,发现在中、晚始新世时期孢粉植物群的波动存在各种周期成分。长周期有 1.2Ma、2 .0Ma及 5 .0Ma ,中周期有 0 .2Ma、0 .4Ma、0 .6Ma、0 .8Ma,其中 1.2Ma及 0 .2Ma、0 .4Ma、0 .6Ma的周期成分在第四纪孢粉植物群的演化中也存在 ,且与 8.0MaB .P .以来的构造气候旋回 ,亚旋回的准 1.2Ma及 0 .4Ma周期相一致。这表明地球运动轨道变化对气候的制约作用由来已久。该孔孢粉时间序列的趋势成分显示最少有 4个水平 ,反映了孢粉植物群演化的 4个阶段。曲线还揭示 36MaB .P .前后的波动周期及振幅都有明显的变异 ,可能预示了一次大的环境变革。
- 童国榜贾秀梅郑绵平袁鹤然刘俊英王伟铭
- 关键词:江汉盆地始新世古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