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艳艳

作品数:9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冀东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北缘
  • 4篇盆地
  • 3篇柴北缘
  • 2篇准噶尔盆地
  • 2篇准噶尔盆地西...
  • 2篇西北缘
  • 2篇古近系
  • 2篇柴达木盆地
  • 2篇成岩作用
  • 2篇储层
  • 1篇单粒子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新近系
  • 1篇氧同位素
  • 1篇优化技术
  • 1篇优化算法
  • 1篇油田
  • 1篇有利勘探区
  • 1篇三角洲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石油冀东...
  • 2篇中国石油青海...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 1篇青海油田
  • 1篇中石化华北石...

作者

  • 9篇贾艳艳
  • 8篇史基安
  • 7篇孙国强
  • 2篇张顺存
  • 2篇陈吉
  • 2篇邢学军
  • 1篇马进业
  • 1篇张永庶
  • 1篇张生银
  • 1篇仲伟军
  • 1篇梁则亮
  • 1篇鲁新川
  • 1篇张红臣
  • 1篇申玉山
  • 1篇杜忠明
  • 1篇龚发雄
  • 1篇周飞
  • 1篇刘海青
  • 1篇王海峰
  • 1篇刘士杰

传媒

  • 2篇岩性油气藏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第八届中国含...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柴北缘南八仙油田古近系上部~新近系下部储层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岩心、测井、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及压汞分析等资料,对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油田古近系上部~新近系下部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为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地质资料.结果表明:该套储层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储集砂体,粒度较细,具有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的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中等,孔隙度、渗透率呈正相关关系,受成岩作用影响较弱;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孔隙结构为细喉道,孔喉分选中等,连通性较好.
贾艳艳邢学军陈吉张春燕王振史基安孙国强
关键词:辫状三角洲南八仙油田柴达木盆地
南堡凹陷下古生界潜山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勘探区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具有形成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的地质条件。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勘探方向逐步转向埋藏深、识别难度大、成藏条件复杂的潜山目标。下古生界潜山以高有机质丰度Ⅱ1、Ⅰ型成熟-高成熟沙三段为主要油源,发育以缝洞型储...
贾艳艳龚发雄张红臣任苗颂刘海青
关键词:成藏条件主控因素成藏模式南堡凹陷
文献传递
最大准则优化技术在贴体网格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贴体网格在地质数值模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解决贴体网格生成时边界离散问题,提出了最大长度准则和最大面积准则,把曲线逼近和曲面网格优化问题转化为数学优化问题,为求解该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单粒子优化算法.试验表明,最大长度准则和最大面积准则的优化效果好于常规方法;以改进的单粒子优化算法求解该问题时,计算效率是智能单粒子优化算法的30倍左右(节点量为200),从而实现最大长度准则和最大面积准则在贴体网格生成中的应用.针对最大面积准则优化曲面网格不能控制网格步长的情况,提出了限定步长的网格优化算法,使网格步长合理化,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提供了生成贴体网格时边界优化准则和求解方法,对今后复杂边界的贴体网格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贾艳艳邢学军史基安孙国强
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石炭—二叠纪火山岩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中拐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在石炭纪—早二叠世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宽缓鼻状古隆起。石炭—二叠纪火山岩是主要的含油层系之一,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多个油气藏和出油气点,显示出良好的勘探前景。根据系统、精细的地震资料解释,中拐地区在石炭—二叠纪时期主要存在4期构造运动,分别对应4个不整合面:1)石炭系与二叠系之间;2)二叠系佳木河组与下乌尔禾组之间;3)二叠系下乌尔禾组与上乌尔禾组之间;4)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与三叠系百口泉组之间。通过对中拐地区石炭—二叠纪火山岩的全岩元素分析表明,该区域主要为中-酸性的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及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为主,其中SiO_2的含量普遍较高,平均含量达到了67%,判定中拐地区的石炭—二叠纪火山岩喷发环境应位于岛弧体系的大陆内侧,在喷发过程中经历过陆壳的熔融作用。结合前人对周缘火山岩的研究,认为石炭—二叠纪时期中拐地区由岛弧环境逐渐进入陆内演化阶段,三叠纪开始进入稳定的沉积演化时期。
孙国强史基安张顺存陈吉贾艳艳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柴北缘冷湖五号构造上干柴沟组储层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压汞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储层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柴北缘冷湖五号上干柴沟组储层主要为三角洲相细砂岩和粉砂岩,少部分中砂岩和粗砂岩。岩石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及溶蚀等成岩作用,具有压实、溶蚀作用中等和胶结作用较强的特点,胶结物主要有碳酸盐胶结、硫酸盐胶结、硅质胶结和自生黏土矿物胶结。储层现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研究区的孔隙类型主要是残余粒间孔和溶蚀扩大孔。储层物性受控于沉积相带和成岩作用,优质储层为三角洲分流河道砂、水下分流河道砂和席状砂,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溶蚀作用对孔隙的扩大和压实、胶结作用对孔隙的破坏。
贾艳艳史基安申玉山周飞孙国强
关键词:成岩作用储层特征孔隙演化
柴北缘西段古-新近纪古气候演化被引量:24
2015年
古气候是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形成的主要沉积动力学因素之一.古-新近纪柴北缘西段及周边地区古气候演化过程复杂,目前就古气候演化过程还存在争议,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对重点井的岩心和岩屑进行元素、TOC和碳氧稳定同位素测定.各古气候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Sr/Ba、Rb/Sr、Sr/Ca、TOC和氯离子含量可作为研究区恢复古气候的指标,δ^(13) C与δ^(18) O不能指示出该区的古气候演化过程.重点井全井段的岩屑氯离子含量分析表明:柴北缘西段古-新近纪古气候经历了干旱-潮湿-干旱的演化过程,从路乐河组到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期古气候由干旱逐渐向潮湿的方向演化,呈现了7个旋回,湖盆水体盐度降低,总体来说气候潮湿,水体为微咸水;从上干柴沟组到狮子沟组沉积期古气候从潮湿向干旱方向演化,呈现了12个旋回,古水介质经历了微咸水至半咸水的演化过程.
贾艳艳邢学军孙国强史基安刘士杰
关键词:地球化学古气候
准噶尔盆地车拐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分析被引量:21
2011年
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测井、录井及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拐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认为研究区的砾岩主要发育原生粒间孔、次生粒内溶孔及构造裂缝,砂岩主要发育原生粒间孔、次生粒间溶孔及粒内溶孔。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储层经历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主要成岩作用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侏罗系八道湾组砂岩和砾岩都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和B期。总结了不同成岩作用对储层储集空间和储层物性的影响机理:压实作用造成储层储集空间减少、物性变差;胶结作用一方面充填储集空间,降低储层物性,另一方面成为支撑颗粒骨架,减弱压实作用的影响,同时在成岩作用晚期为溶蚀作用的发育提供物质基础;溶蚀作用是产生次生孔隙和裂缝,并具有连通作用的最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
张顺存仲伟军梁则亮鲁新川贾艳艳史基安
关键词:成岩作用储集空间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柴达木盆地北缘马北地区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意义被引量:15
2012年
综合运用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马海凸起北部下干柴沟组下段砂岩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环境和物质来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下干柴沟组下段砂岩储层中存在2种方解石胶结物类型,即它形泥晶方解石胶结物和半自形微晶方解石胶结物;其碳同位素值分布范围在-7.1‰~-3.3‰,平均为-4.9‰;氧同位素值分布范围在-11.3‰~-9.6‰,平均为-10.3‰;古盐度Z值分布范围为107.0~115.6,平均为112.1。说明研究区储层砂岩中方解石胶结物的形成与早成岩阶段的有机质脱羧基作用有关,有少量有机碳的加入,成岩流体主要是来自碎屑和大气中的淋滤淡水。
孙国强马进业王海峰陈吉张永庶贾艳艳张生银史基安
关键词:氧同位素碳同位素碳酸盐胶结物下干柴沟组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古近纪以来沉积模式研究被引量:31
2012年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简称"柴北缘")西段古近系和新近系的沉积序列、岩心特征、薄片特征、测井资料及录井资料的分析,结合野外露头考察,对该区的沉积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古近系和新近系发育以砾岩、砂岩和泥岩为主的碎屑岩沉积,且沉积体系以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沉积为主;古近系的岩性变化较大,主要为砾岩,具有正旋回特征,说明古近纪时期为一水进过程;新近系地层发育以粗碎屑岩和细碎屑岩不等厚为主的交互沉积,水动力条件变化频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古近纪以后的柴北缘由于降水量(或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了湖盆周缘粗碎屑岩和细碎屑岩不等厚交互沉积,即在盆地边缘有泥岩发育,并且在靠近盆地的沉积中心也有中—细砂岩的发育,这种粗碎屑岩和细碎屑岩的交互沉积层容易形成较好的储盖组合,有利于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沉积模式研究清楚地展示了柴北缘地区古近纪以来的沉积演化规律,为该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孙国强杜忠明杜忠明周飞贾艳艳史基安
关键词:古近系柴北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