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骨折
  • 7篇股骨
  • 6篇内固定
  • 6篇关节
  • 5篇髓内
  • 5篇髓内钉
  • 3篇固定术
  • 3篇钢板
  • 2篇愈合
  • 2篇置换术
  • 2篇生物力学
  • 2篇术后
  • 2篇髓内钉内固定
  • 2篇锁定钢板
  • 2篇锁定钢板治疗
  • 2篇镍钛
  • 2篇镍钛聚髌器
  • 2篇踝关节
  • 2篇髌骨
  • 2篇髌骨骨折

机构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市大兴区...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大兴区...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作者

  • 18篇贾金生
  • 13篇刘书茂
  • 7篇范步新
  • 6篇刘长松
  • 3篇曲宪芳
  • 2篇周君琳
  • 2篇艾春芳
  • 2篇李永舵
  • 2篇管波清
  • 2篇吴鹏
  • 1篇吴鹏
  • 1篇王卫粮
  • 1篇刘新民
  • 1篇武勇
  • 1篇赵宇
  • 1篇张立平
  • 1篇王铁军
  • 1篇艾春方
  • 1篇邵新中

传媒

  • 4篇生物骨科材料...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第七届全国护...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建指屈肌腱鞘滑车方法的力学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通过对移植肌腱重建A2滑车的不同缝合方法和宽度进行力学对比分析,为临床重建滑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选用60条新鲜人体指浅屈肌腱,随机分为10组,每组6条指浅屈肌腱。分别用缠绕肌腱一圈(宽0.5 cm)和缠绕两圈(宽1.0 cm)的方法重建直径为1.5 cm的A2滑车。两种宽度均选用Kessler、Tsugd、Bunnell、Kleinert、Koch-mason 5种方法缝合肌腱。肌腱缝合后在Css-44020型电子万能实验机上匀速直线拉伸,记录最大抗拉强度,并对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2)比较两种重建A2滑车的方法对屈肌腱滑动摩擦力的影响。结果所有重建滑车的断裂方式为缝线豁出,无缝线断裂。(1)5种缝合方法中,用指浅屈肌腱缠绕一圈重建A2滑车中,Tsugel法的平均最大抗拉强度为41.65N,大于其他4种方法,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用指浅屈肌腱缠绕两圈重建A2滑车法中,Tsugel法的平均最大抗拉强度为221.47N,大于其他4种方法,两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3)用指浅屈肌腱缠绕两圈重建A2滑车法比缠绕一圈的方法对指屈肌腱的摩擦力小,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种缝合方法中,Tsugel法重建A2滑车的最大抗拉强度最大。(2)用指浅屈肌腱重建A2滑车缠绕两圈法的最大抗拉强度较缠绕一圈的最大抗拉强度大。(3)用指浅屈肌腱缠绕两圈重建A2滑车法对指屈肌腱的滑动摩擦力小于缠绕一圈重建滑车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对指屈肌腱的绞勒作用。
曲宪芳邵新中范富有贾金生
关键词:生物力学滑车
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临床原因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出现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15例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骨折分型C型7例,B型5例,A型3例;采用切开复位11例,应用钢丝环扎固定2例;骨折复位不良6例,髓内钉过细2例,深部感染1例;伴随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4例;再次术中发现软组织嵌入3例。15例患者均再次手术治疗,手术包括骨折端清理、自体髂骨松质骨植骨、附加或更换内固定物稳定骨折端等,术后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2.2个月,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3个月。结论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愈合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手术治疗技术的缺陷是最常见的原因。
贾金生范步新刘书茂刘长松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骨折不愈合髓内钉内固定
锁定钢板治疗跟骨SandersⅢ、Ⅳ型关节内骨折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Ⅲ、Ⅳ型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1年2月期间收治29例31足Sanders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应用影像学检查及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系统进行结果评价。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38个月,平均18.3个月。术前测量Boehler角0.7°±8.8°,Gissane角101.9°±6.4°,跟骨高度(丘部)28.7±5.3mm,跟骨宽度36.7±3.0mm,术后1年后测量Boehler角为28.9°±6.1°,Gissane角119.9°±4.3°,跟骨高度(丘部)40.3±3.5mm,跟骨宽度31.1±1.8mm,术前、术后对比各项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AOFAS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足部功能,平均82.6分,优良率77.5%。结论对于跟骨SandersⅢ、Ⅳ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贾金生范步新吴鹏刘长松刘书茂
关键词:跟骨骨折锁定钢板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32例,其中应用普通带锁髓内钉或股骨近端长重建钉股骨模式18例,应用股骨近端长重建钉14例,闭合穿钉22例,有限切开穿钉10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3例术后分别存在不同程度外旋或内翻畸形,其中1例外旋畸形经手术重新校正,1例股骨颈内螺钉松动退出1例股骨颈内螺钉切割出股骨头,均予皮牵引制动在骨折初步愈合后手术取出,未出现深部感染,全部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应用Harris髋部功能评分评定:优22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4%。结论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创伤小、固定牢固可靠、愈合率高,是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范步新刘书茂贾金生武勇
关键词:股骨粗隆下骨折带锁髓内钉
两种头髓型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AsianIMHS和INTERTAN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1年9月,我院手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问骨折共105例,其中IMHS组58例,INTERTAN组47例。按EVANS分型,Ⅰc型51例,Ⅰd型35例,Ⅱ型19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采用Harris评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定。结果INTERTAN组手术时间平均58±7.5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180±50ml;未发生头钉切出等并发症。IMHS组手术时间平均65±15分钟,出血量平均171±45ml,有2例发生拉力螺钉退出合并感染,3例发生股骨头颈旋转,2例发生髋内翻。对上述两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对比,P〉0.05,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对Harris评分进行χ2检验,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与AsianIMHS相比,INTERTAN具有固定更牢靠、加压确实、防旋抗切出等诸多优点,早期并发症少,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很好的内固定方式,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性粉碎性骨折。
吴鹏范步新贾金生刘书茂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12例。结果 12例获随访5~24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2个月,未出现内固定失效及骨折不愈合。按Schatzker-Lambert评分标准:优6例,良4例,中1例,差1例。结论应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固定稳定可靠,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良好方法。
范步新刘书茂贾金生刘长松刘新民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
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兔OA模型关节液中NO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范步新贾金生刘书茂张立平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关节液关节腔内注射OA治疗药物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回顾性分析
2009年
选择我院1996-2007年因股骨颈骨折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其中88例获得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贾金生刘书茂吴鹏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
踝关节骨折98例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探讨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后的功能和预后。方法踝关节骨折98例。按Danis-WeberAo分型及Lauge-Hansen分型。单踝骨折23例,双踝骨折51例,三踝骨折16例,腓骨骨折8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28例。98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疗效按齐斌等提出的标准:优良85例,可10例,差3例。优良率86.7%。结论踝关节骨折的解剖复位及维持踝关节稳定韧带损伤的修复是恢复踝关节稳定及防止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必然要求,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可保证踝关节骨折得到解剖复位,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艾春芳贾金生王卫粮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骨折内固定
后踝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71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对不同后踝关节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生物力学研究:根据后踝关节骨折模型制作后踝骨折标本18对,再根据后踝关节骨折块占胫骨远端关节面1/4、1/3和1/2,分成3大组,每大组6对(12个踝关节),然后随机分为A、B两组,骨折复位后,A组以2枚4.0 mm钢质半螺纹拉力螺钉自后向前固定,B组以"T"型3孔桡骨远端钢板经塑型后以4枚螺钉固定(近端2枚为3.5 mm皮质骨螺钉,远端2枚为3.5 mm松质骨螺钉)。于踝中立位置于生物力学实验机上,做加载实验,记录后踝关节骨折经内固定后发生位移(内固定失效)时加载力的大小,单位以kN表示,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临床应用研究: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螺钉或钢板螺钉固定三踝骨折中的后踝骨折关节患者31例,均为初次、闭合性、三踝骨折,男16例,女15例;年龄19~65岁,平均55岁;其中对14例后踝关节骨折波及胫骨远端关节面≤25%者行2枚拉力螺钉内固定,对17例后踝关节骨折波及胫骨远端关节面>25%者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应用Leeds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应用两枚螺钉由后向前固定1/4、1/3和1/2后踝骨折时,其固定失效的加载强度均显著低于3孔"T"型钢板组,分别为(4.10±0.13)kN vs.(4.60±0.27)kN、(3.20±0.12)kNvs.(4.12±0.14)kN和(1.98±0.18)kN vs.(3.72±0.18)kN,P<0.05。临床应用研究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疗效评定:评定为优的28例患者,良的为3例患者,优良率达100%。结论:后踝关节骨折块波及胫骨远端关节面≤25%时拉力螺钉内固定能提供良好的稳定性,>25%时钉板固定是一种有效的固定方法,能提供更为牢固的稳定性,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需要。
李永舵刘书茂贾金生周君琳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生物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