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慧玲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逻辑辩证被引量:1
- 2022年
- 1918年,胡适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这个口号,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双潮合一之观”。然而,百年来人们对这个口号屡有误解,常常以“循环论”来解释,在“文学”与“国语”哪个以哪个为前提、为基础的问题上显得扑朔迷离、难以理清。通过对胡适的相关著述进行梳理,该文认为:在“国语_(1)的文学_(1),文学_(2)的国语_(2)”这个口号中,胡适所理解的“国语_(1)”应该侧重于指“文字形式”,但又不是全部都这样理解;胡适并没有明确地对“文学_(1)”和“文学_(2)”加以区分,混同了“经典文学”和“文学作品”的关系;胡适对“国语_(2)”的理解比较迷离、很不确定,有时希望与国语运动所倡导的“国语”混同,有时却仍然侧重指“文字形式”,这可能也与当时尚无“国语”有关。对于“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该文认为更应该把它定位为响亮的鼓动性的口号,而不是某种自洽的学术概念,其革命性很强,而严谨性比较有限。但是,这个革命性的口号具有很大的鼓动性,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加速形成。
- 薄守生赖慧玲
- 关键词:国语运动黎锦熙
- 语义透明度、颗粒度与国际教育版现汉词典被引量:2
- 2018年
- 词典学需要重视理论建设。语义透明度、颗粒度、隐喻义、语境义等都可以看做是词典学理论,词典的型号分类也与词典学理论有关。词典一般可以不必收录语义透明度高的词语,语义颗粒度常常与词典的型号相适应,母语词典和外语词典也有区别。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蓬勃发展,编写一部《现代汉语词典(国际教育版)》十分必要,《现代汉语词典》国内版、国际版可以各得其宜、相得益彰。
- 薄守生赖慧玲
- 关键词:语义透明度
- 中学化学自主学习方法初探被引量:1
- 2012年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摆在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学化学所具有的抽象、内容多、记忆量大等学科特点。自主学习是学好化学的最有效途径,本文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提出了相应的自主学习方法。
- 李辉煌赖慧玲李芳菲马志成
- 关键词:中学化学
- 关于语言学史和历史学科的关系的一点思考——兼与历史学研究者王东杰同志商榷被引量:3
- 2016年
- 语言学史研究在史学领域可能被看做是一种"碎片化"研究,历史学研究者也很少研究语言学史。近年来,少数历史学研究者发表过少数涉及语言学史研究的论文,这些论文对语言学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但其中的有些论文也存在一些错漏之处。在此,我们以历史学研究者王东杰发表的几篇论文为例,论述其优缺点。其缺点有:语言学的术语使用不规范,存在少数笔误或者硬伤、缺乏正确的语言学观念的指导,把语言问题政治化时过于简单、表面化,史论与史料的衔接不够严谨、科学。其优点有:相对于传统的语言学论文来说显得宏观、大气,论点的主线意识较强,这些优点值得语言学研究者学习。语言学史研究难度很大,需要以语言学研究者为主力和主导、辅以历史学研究者的帮助和指导,双方真正深入地互助结合。
- 薄守生赖慧玲
- 关键词:错漏
- 关于语言学思想史研究的一点思考
- 2016年
- 薄守生、赖慧玲的专著《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这本专著包括前言、后记和15章内容,41万字。本文只是针对该专著、该论题的一个反思,不涉及该专著详细的具体内容。一、中国先前为什么没有语言学思想史著作问世在此之前,我国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学思想史,这与中国语言学自身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联。
- 薄守生赖慧玲
- 关键词:语言学思想中国语言学思想史研究史著西方语言学普通语言学
- 语言学的温度被引量:1
- 2020年
- 争取独立学科地位的语言学,应该是全面的语言学,也是有温度的语言学(1)。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学,我们一般可以把它称为"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中国现代语言学受"西学"的影响很大,有浓厚的对"科学"的追求(2),重视技术、方法,偏好理论化、公式化。
- 赖慧玲
- 关键词:人文学科
- 语料史料俱丰,古代现代咸集——评《汉语构词的历史考察与阐释》
- 2023年
- 尽管汉语词汇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汉语词汇学却起步较晚,并且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汉语学界才开始了系统的构词法研究。在现代汉语研究进入转型期与突破期以后,词汇学汲取语言类型学、历史语言学、语法化及形式句法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深入词法、句法、篇章、语境等层面,结合人类学、美学、文化学等学科实现了跨语言比较。在此学术背景下,崔应贤积数十年之功,戒学术浮躁之风,著成《汉语构词的历史考察与阐释》一书,由新华出版社2019年出版。
- 赖慧玲
- 关键词:历史语言学语言类型学汉语构词跨语言比较汉语词汇学
- 关于中国语言学史学科理论的一点思考——兼及从人们对文化史研究的反思中得到的启发
- 2017年
- 语言学史的学科理论建设值得重视。中国语言学史应该成为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学科。"语言史"可以大体断代,"语言学史"却无法绝对断代。"断点"的疏密是语言学"成长史"的外在表现。在"会通""反碎片化"方面,人们对文化史研究的某些反思可以启发我们如何研究语言学史。中国语言学思想史"通"是中国语言学史"通"的前提。
- 薄守生赖慧玲
- 关键词:语言学史学科理论
- 呼之欲出的中国语言规划学——读《中国语言规划三论》
- 2016年
- 2015年初夏,著名语言学家陈章太宣称,"(得益于)中国语言规划研究经验的百年积累……‘语言规划学’呼之欲出"。同年秋,李宇明的《中国语言规划三论》(下称《三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前,李宇明在2005年出版了《中国语言规划论》,2010年出版了《中国语言规划续论》,每5年一个台阶,逐渐形成了语言规划学的学科思想。
- 薄守生赖慧玲
- 关键词:语言规划中国语言规划论中学语文教育
- “文学”与“教育”
- 2016年
- 汉语中的'文学'不同于'数学''化学''地理'等学科名称,人们对'文学教育'的理解也很微妙。'文学教育'并非一门学科,它常常意指'文学作品对人们的濡染、教化功能',而'汉语言文学'则是大学里的一个专业名称。不同类别的大学对这一个专业又有不同的'俗称',比如说,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常常又被称为'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
- 薄守生赖慧玲
- 关键词:文学作品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