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二勤

作品数:11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漯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硬膜下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膜下
  • 3篇脑损伤
  • 3篇康复
  • 2篇血肿
  • 2篇硬膜
  • 2篇硬膜下血肿
  • 2篇手术治疗
  • 2篇膜下血肿
  • 2篇脑出血
  • 2篇护理
  • 2篇骨瓣
  • 2篇出血
  • 2篇大骨瓣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一体化

机构

  • 11篇漯河市中心医...
  • 4篇华县人民医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漯河医学高等...

作者

  • 11篇赵二勤
  • 7篇凌国锋
  • 2篇谭占国
  • 1篇萱改丽
  • 1篇张雁儒
  • 1篇陈笑晔
  • 1篇黄俊红
  • 1篇王翠霞
  • 1篇程娟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68例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进行探讨。方法总结2007-01—2012-05收治6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经验。68例中行钻孔引流手术者60例(单侧52例,双侧8例),单孔引流57例,行双孔引流术3例,开颅血肿清除术8例。结果钻孔引流手术60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56例,无明显变化者2例,引流管插入脑内致轻度偏瘫1例,并发对侧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开颅行血肿及包膜清除术者仅1例因继发脑梗死家属放弃进一步治疗,余7例均恢复良好。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应及时行颅脑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治疗,预后较好。对于身体条件较好,血肿内有分隔及壁厚,CT提示血肿呈混杂密度影伴有钙化者适合开颅行血肿清除及包膜清除术。
凌国锋赵二勤卜俊辉
关键词:颅脑损伤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方式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36例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额叶脑挫裂伤为较常见的颅脑损伤,其早期意识障碍较轻,常因脑水肿加重或血肿增加导致病情突然加重,造成严重后果。笔者自2008-01—2012-05共收治双侧额叶脑挫裂伤36例,现报告如下。
凌国锋赵二勤卜俊辉
关键词:颅脑损伤双额叶脑挫裂伤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治疗体会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总结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7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院后随访1年,按GOS标准评价,恢复良好35例,中残10例,重残15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3例。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多合并脑挫裂伤;采用改良预减压并大骨瓣减压术,能缩短脑受压时间,缓解脑疝,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术后迟发型血肿及脑梗死的及时发现并合理的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并改善预后。
凌国锋谭占国赵二勤
关键词: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疝大骨瓣减压术
截瘫患者康复期的综合康复护理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总结29例截瘫患者的康复期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肢体康复护理、卧床护理、大小便护理及安全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有效地康复护理,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截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有效预防并发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赵二勤
关键词:截瘫康复护理
自发性小脑出血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总结自发性小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我院对39例自发性小脑出血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死亡6例,其中4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术后恢复良好29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自发性小脑出血是临床危重症,手术适应证的良好把握,及时采取手术治疗能明显提高生存率和改善预后。
凌国锋谭占国赵二勤黄俊红
关键词:自发性小脑出血手术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的治疗体会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GOS标准评价,恢复良好17例,中残10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易发生外伤性脑梗死,及时CT/MRI、MRA检查能避免漏诊和误诊,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疗效并改善预后。
凌国锋赵二勤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梗死大骨瓣开颅术
矢状窦旁脑膜瘤29例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和手术操作等资料。结果本组29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其中Ⅰ级切除10例,Ⅱ级切除15例,Ⅲ级切除4例,术后因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死亡1例,其余28例效果良好。结论矢状窦旁脑膜瘤多为良性肿瘤,应力争完全切除;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术中正确处理矢状窦,保护脑功能是获取良好疗效的关键。
凌国锋张雁儒赵二勤卜俊辉
关键词:矢状窦脑膜瘤手术
加强膝关节控制能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膝关节的控制障碍常常是站立活动延迟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主动灵活的站立能力要求人在静态站立时具有合适的身体对线,并适合进行各项活动;同时,当重心发生偏移时能做出正确的预备姿势和不断地调整姿势,即平衡的能力[1]。脑卒中后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而步行功能障碍是这些运动功能障碍中的主要障碍之一,而膝关节的控制能力障碍则是步行功能障碍导致异常步态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王耿超赵二勤张源榛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
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8例脑出血术后并发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下肢DVT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脑出血术后下肢DVT形成不仅和手术制动、肢体活动障碍、血管刺激性药物的应用、机体脱水及血液高凝状态因素有关,也和患者高龄、肥胖、糖尿病、血管硬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经保守治疗或下腔静脉内安置滤过装置处理并给予综合护理可取得良好疗效。结论细心的护理观察和预防性护理措施的采取,减少下肢DVT的发生;给予有效综合护理措施,为促进下肢DVT的顺利康复提供保障。
赵二勤萱改丽王翠霞
关键词: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预后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分析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联合应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康复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方法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股骨愈合情况、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及全身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1年的随访调查,观察组患者股骨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及全身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髋关节预后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关节预后总有效率79.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联合应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明显,运动康复治疗对骨折后期恢复起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谷小亚赵二勤陈笑晔程娟
关键词:骨折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预后影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