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子仪

作品数:11 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化疗
  • 5篇晚期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肿瘤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癌
  • 3篇化疗治疗
  • 3篇肠癌
  • 2篇药物
  • 2篇伊立替康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顺铂
  • 2篇培美曲塞
  • 2篇热疗
  • 2篇转移性乳腺
  • 2篇转移性乳腺癌
  • 2篇晚期结直肠癌
  • 2篇晚期转移

机构

  • 11篇上海市静安区...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日本大学

作者

  • 11篇赵子仪
  • 6篇张玺炜
  • 3篇吴学勇
  • 3篇殷晓峰
  • 3篇谢芳
  • 2篇高友福
  • 2篇朱悦茗
  • 2篇张正华
  • 2篇储冬英
  • 1篇刘天舒
  • 1篇高洪元
  • 1篇侯凯生
  • 1篇吴云林
  • 1篇钟鸣
  • 1篇王振宜
  • 1篇曹卫国
  • 1篇周鑫莉
  • 1篇张文
  • 1篇蔡讯
  • 1篇王梅

传媒

  • 4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胃肠病学
  • 1篇肿瘤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妥昔单抗单用及联合应用ECF化疗方案对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特异性单抗西妥昔单抗(C225)单药及联合应用ECF(表柔比星、顺铂和5-FU)化疗方案对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胃癌SGC-7901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后接种于裸鼠皮下,待成瘤后将裸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ECF化疗组、单纯西妥昔单抗组和西妥昔单抗联合ECF化疗组。定期测量每只裸鼠肿瘤的长、短径计算肿瘤体积。用药结束后,处死裸鼠,完整剥取肿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ECF化疗组抑瘤率为22.5%,西妥昔单抗组抑瘤率为20%,西妥昔单抗联合ECF化疗组抑瘤率为25%,各组肿瘤体积变化及治疗后平均肿瘤重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显示,西妥昔单抗可以抑制胃癌细胞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活化,西妥昔单抗联合ECF化疗可以抑制胃癌细胞膜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增殖活性。结论:西妥昔单抗单药及联合应用ECF化疗方案对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无明显影响,在免疫组化方面发现一些有意义的影响。
张玺炜赵子仪王振宜
关键词:ECF裸鼠增殖细胞核抗原
胃泌素、生长抑素、毒蕈碱和氨对组胺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探讨胃泌素、生长抑素、毒蕈碱和氨对肠嗜铬样(ECL)细胞分泌组胺的影响。方法:分别以胃泌素、生长抑素和毒蕈碱对大鼠游离胃模型进行灌流,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口服氨水组和对照组大鼠组胺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鼠胃灌流胃泌素和毒蕈碱后,组胺分泌增多;灌流生长抑素后,组胺分泌减少。口服氨水组鼠胃组胺分泌减少,再予胃泌素和毒蕈碱灌流,组胺分泌仍处于抑制状态。结论:ECL细胞上存在胃泌素、生长抑素和毒蕈碱受体。幽门螺杆菌产生的氨可能通过影响组胺分泌使胃酸分泌受到影响。
赵子仪吴云林今武和弘荒川泰行
关键词:胃泌素生长抑素毒蕈碱组胺幽门螺杆菌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18例初诊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背景与目的:高级别脑胶质瘤(HGG)病程发展快,死亡率高,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开发新的化疗药物成为目前这种疾病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观察替莫唑胺同步放疗加单药辅助化疗治疗初诊高级别脑胶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替莫唑胺一线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获益性进行探讨。方法:采用60Co对18例HGG患者进行全脑(DT40Gy/20f)加局部小野(DT20Gy/10f)照射DT60Gy/30f×6周,放疗期间每日口服替莫唑胺75mg/m2,放疗结束后4周,继续给予替莫唑胺标准5d方案辅助化疗6个周期,每一周期28d。第1周期用量150mg/m2,连用5d,无明显血液毒性后,从第2周期起剂量增至200mg/m2。结果:18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中位随访12.5个月,11例出现复发或进展,5例死亡。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为9.8个月(95%CI,6.1~9.8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4个月(95%CI,8.5~19.5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55.6%,6个月疾病无进展生存率为81.8%。替莫唑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以轻度血液毒性为主。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疗加后续单药辅助化疗治疗初诊高级别脑胶质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疗法安全性好,患者能够从中受益。
吴学勇张玺炜殷晓峰赵子仪
关键词:替莫唑胺放疗化疗
培美曲塞(力比泰)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初步观察
张玺炜赵子仪高洪原储冬英谢芳朱悦茗宋彩丽殷晓峰李丹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化疗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寻找对化疗引起肝功能损害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因化疗引起肝功能损害的7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次/d,连用3wk。结果治疗1、3wk后,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的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对化疗引起的药物性肝功能损害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张玺炜赵子仪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化疗恶性肿瘤药物性肝功能损害
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二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被引量:11
2006年
背景与目的:晚期和(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是癌症死亡的第二位主要原因。以前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标准方案是氟尿嘧啶(5-FU)联合亚叶酸钙(LV),其有效率可达23%左右。20世纪90年代,几个三期临床研究证实了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伊立替康(开普拓,CPT-11)联合FU-LV(FOLFIRI)方案治疗结直肠癌疗效显著。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伊立替康联合5-FU和LV组成的二线化疗方案,治疗一线化疗失败后的中国人群中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远期生存情况、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患者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经5-FU,LV以及奥沙利铂等药物一线化疗失败后的患者24例,行CPT-11联合5-FU/LV的持续静脉滴注的两周治疗方案,患者至少接受6个疗程以上。按照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全组24例均可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完全缓解(CR)为0(0/24),部分缓解(PR)5例(5/24),有效率达20%;稳定(SD)17例(17/24),进展(PD)2例(2/2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6.6个月(6—24个月),中位生存期10.7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厌食,白细胞减少,脱发,延迟性腹泻,多为Ⅰ/Ⅱ度。Ⅲ/Ⅳ度不良反应10例,其中腹泻合并白细胞伴发热5例。结论:伊立替康联合5-FU和LV为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有效的二线方案,不良反应能控制,可供临床安全使用。
赵子仪张文朱悦茗殷晓峰
关键词:伊立替康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背景与目的:对转移性乳腺癌目前在治疗上仍是一个难点,对于使用蒽环类和紫杉类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有限。本研究通过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以期为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10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培美曲塞500mg/m2,顺铂75mg/m2,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每2个疗程评价1次疗效、不良反应和疾病缓解率以及生活质量评估,计算疾病进展时间(TTP)和总生存期(OS)。结果:1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1例,PR4例,SD2例,PD3例。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4~18个月),8例存活,2例死亡,中位TTP为4个月(3~14个月),中位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8个月(4~18个月)。Cox回归分析显示OS的预测因素是ECOG评分;TTP的预测因素包括ECOG评分和化疗疗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疲乏、白细胞减低和消化道反应,其次为口腔溃疡。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不良反应较轻可以耐受,当患者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时,该药是可选之药。
张玺炜高洪元储冬英赵子仪
关键词:培美曲塞顺铂转移性乳腺癌
热疗联合CapeOx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研究
吴学勇谢芳张正华高友福侯凯声赵子仪
UGT1A1*28基因多态性联合SN-38药代动力学检测在进展期结直肠癌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二线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1月来自于多家医疗中心的69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接受以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为基础的二线联合化疗患者的尿苷二磷酸葡醛酰转移酶1A1(uridine diphosphate glucuronosyl transferase1A1,UGT1A1)*28基因多态性的表达情况,探讨UGT1A1*28(TA)6/(TA)6和(TA)6/(TA)7型患者接受CPT-11治疗后的葡萄糖醛酸化SN-38(SN-38 glucuronide,SN-38G)峰浓度和谷浓度与不良反应和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这是一项多中心的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0年6月—2012年1月接受以CPT-11为基础的二线联合化疗的69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之前,检测UGT1A1基因多态性;在CPT-11化疗1.5和49.0h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SN-38血药浓度。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不同的UGT1A1*28基因型患者SN-38血药浓度与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69例患者中,(TA)6/(TA)6型45例(65.22%),(TA)6/(TA)7型24例(34.78%),未发现(TA)7/(TA)7型。CPT-11治疗后,(TA)6/(TA)7型患者的SN-38平均峰浓度和谷浓度均高于(TA)6/(TA)6型患者(P=0.001,P=0.000)。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A)6/(TA)6型患者的SN-38峰浓度与无病生存期相关,SN-38谷浓度与近期疗效相关;而(TA)6/(TA)7型患者的SN-38峰浓度与骨髓抑制相关,SN-38谷浓度与治疗后血浆总胆红素水平和迟发性腹泻相关。(TA)6/(TA)6型患者SN-38峰浓度>43.20ng/mL和谷浓度>9.41ng/mL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优于SN-38峰浓度≤43.20ng/mL(6.0和4.6个月,χ2=25.57,P=0.00)和谷浓度≤9.41ng/mL的患者(6.0和5.2个月,χ2=6.81,P=0.01)。(TA)6/(TA)7型患者SN-38峰浓度>50.60ng/mL和谷浓度>16.29ng/mL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并不明显优于SN-38峰浓度≤50.60ng/mL(7.0和6.0个月,χ2=0.18,P=0.67)和谷浓度≤16.29ng/mL的患者(6.0和7.3个月,χ2=0.56,P=0.46),而骨髓抑制发生率(P=0.02,P=0.02)和迟发性腹泻发生率(P=0.04,P=0.03)较高。结论: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以UGT1A1*28(TA
蔡讯曹卫国丁红华刘天舒周鑫莉王梅钟鸣赵子仪许青王理伟
关键词:药物动力学多态现象伊立替康
胸腺五肽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分成三组,两组使用化疗加每天不同剂量的胸腺五肽,另一组单纯化疗,观察用药前后的近期疗效,KPS评分和免疫指标。结果治疗组T细胞亚群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近期疗效,KPS评分三组无明显差别;而使用不同剂量胸腺五肽的治疗组间差别不明显。结论胸腺五肽是一种能够较好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辅助用药。
张玺炜赵子仪
关键词:胸腺五肽化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免疫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