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方允

作品数:19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用药
  • 5篇动脉
  • 5篇合理用药
  • 5篇肺动脉
  • 4篇药物
  • 4篇静脉用
  • 4篇静脉用药
  • 4篇静脉用药调配
  • 4篇静脉用药调配...
  • 3篇动脉平滑肌细...
  • 3篇动脉平滑肌细...
  • 3篇平滑肌
  • 3篇平滑肌细胞
  • 3篇平滑肌细胞增...
  • 3篇抗菌
  • 3篇肌细胞
  • 3篇肺动脉高压
  • 3篇肺动脉平滑肌
  • 3篇肺动脉平滑肌...
  • 3篇肺动脉平滑肌...

机构

  • 18篇昆明医科大学
  • 3篇昆明市第一人...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青岛市妇女儿...
  • 1篇四川科伦药业...
  • 1篇大理大学

作者

  • 19篇赵方允
  • 4篇邢西迁
  • 4篇杨姣
  • 3篇张悦
  • 3篇梁月琴
  • 3篇潘纯红
  • 3篇王紫微
  • 2篇王丽
  • 2篇李燕华
  • 1篇杨鸣春
  • 1篇宋沧桑
  • 1篇任晓明
  • 1篇张钰旋
  • 1篇黄云昆
  • 1篇夏洪颖
  • 1篇吴绪伟
  • 1篇王丽
  • 1篇李翠红
  • 1篇古曦
  • 1篇丁莉

传媒

  • 4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云南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今日药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药学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抗菌药物调配后体积的变化被引量:1
2021年
抗菌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1]。部分抗菌药物在水溶液中易分解失效,常制成粉针剂。粉针剂极具吸湿性,调配时难溶解,易结块,易产生泡沫,给调配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药物在儿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与成人相比有很大的区别,用药剂量若按年龄折算为成人剂量的1/10~2/3[2]。目前,适宜儿童用药制剂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规格不全的现象[3],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存在不能整支使用,需按医嘱分剂量调配,药品分剂量在临床上是必不可少的[4-5]。有研究表明,粉剂在调配过程中体积会发生改变[6],但部分调配者却忽视药物在溶解过程中发生的体积变化,影响给药剂量的准确性[7]。同时,药品在分剂量过程中本身就会影响剂量准确性[8]。体积变化、皮试液药品的浓度与液质比之间均存在定量关系[9]。调配皮试液时体积发生变化将会使皮试液浓度低于要求浓度,造成皮试“假阴性”,甚至导致过敏性休克。
都宏赵方允
关键词:药物调配抗菌体积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软件系统的集成应用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集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专用的信息化软件管理系统,以满足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和管理需要。方法:在购买的软件平台上嵌入医嘱管理、合理用药、统计分析和患者信息查询等一系列子系统并与医院信息系统衔接。结果:集成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软件系统具有条形码标签打印和识别、处方自动审查、排药区架位维护等特色功能,在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药品库房的管理水平、全院合理用药的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结论:该系统的应用,规范了整个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医疗行为,避免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在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宋沧桑赵方允任晓明杨鸣春钟秀彭胜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合理用药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干预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通过对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分析和干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主开发的医嘱审核软件及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以2018年10月-2019年3月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长期用药医嘱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统计分析和干预。结果: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本院PIVAS长期用药医嘱数473530组,其中不合理医嘱数732组,占所有审核医嘱的0.15%。不合理医嘱主要类型包括:给药浓度不当、溶媒种类选择不当、给药剂量不当、给药频次不当、重复用药等。2019年第一季度不合理医嘱总数比2018年第四季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5,P=0.015)。结论:该院PIVAS通过进一步加强对不合理用药医嘱分析和干预,提高了该院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李燕华李仲昆梁月琴拔普俊赵方允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合理用药
SphK1抑制剂二甲基鞘氨醇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2018年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以肺血管阻力及肺动脉压力增高为特征,是多种慢性心、肺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的过度增殖引起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所致的肺动脉压力增高是重要的病理机制[1]。新近研究发现,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1,SphK1)可调控细胞增殖、凋亡、迁移.
杨姣徐双兰赵方允张春芳张钰旋刘丽琼邢西迁吴绪伟
关键词:低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RHO激酶RHOA
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中药及其药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8年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以肺小动脉的收缩、肺血管重塑、血栓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渐进性疾病。血管舒缩因子、血管生长因子、炎性因子、低氧诱导因子等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参与PH的发病过程,现有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寻找有效防治PH的药物迫在眉睫。我国中药资源丰富,运用中药治疗PH的历史悠久,因此,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和开发疗效确切、安全无毒的防治PH的药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中药防治PH有较好的疗效。该文将对部分中药单体、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在PH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赵方允王琰张春芳王紫微张悦邢西迁杨姣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中药抗血栓形成
七叶皂苷钠致肾功能损害文献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七叶皂苷钠致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Medline、Pubmed、Springer数据库,收集七叶皂苷钠相关肾功能损害案例报道,并对患者性别、年龄、肾功能损害发生时间、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七叶皂苷钠致肾功能损害患者6例,主要见于药物超量和疗程较长者,大部分发生于用药后3~14 d,病情后果较严重。结论七叶皂苷钠单独或合并使用均有可能导致肾损伤,尤其是在超量使用、疗程较长(> 3 d)时更容易发生,故在使用应加强肝肾功能检查及用药监护,早期发现其不良反应并给予对症治疗。
李燕华李仲昆丁莉夏洪颖赵方允梁月琴
关键词:七叶皂苷钠肾功能损害药品不良反应
表观遗传学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8年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在DNA序列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可逆的、可遗传改变的一门生物学学科。表观遗传学与众多复杂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同样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相关。该文主要对部分表观遗传成分和基因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他潜在治疗靶点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综述。
张春芳徐双兰赵方允邢西迁杨姣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DNA甲基转移酶组蛋白修饰组蛋白乙酰化肺动脉高压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种药品瓶口消毒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前,关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nxture service,PIVAS)药品瓶口消毒方式,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对消毒剂进行明确规定,用75%乙醇消毒输液袋(瓶)的加药处和安瓿瓶颈或西林瓶胶塞,但对消毒方式未明确规定,目前国内医院有的采用75%乙醇喷雾消毒法,有些采用棉球擦拭消毒法。
赵方允毛燕娜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消毒方法喷雾法擦拭法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治疗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本院2020年2月-2021年6月住院患者检出CRKP的病例,应用SPSS软件比较CRKP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和感染标志物变化,结合病情,对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研究纳入59名CRKP感染患者,药敏试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有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替加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及多粘菌素。主要治疗方案为替加环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治疗有效率为72.88%。治疗前后患者体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本院患者多使用替加环素联合方案治疗,疗效尚可。
王丽王重娟黄云昆李翠红赵方允
关键词:抗菌药物疗效
辅酶Q10氯化钠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
2024年
目的考察辅酶Q10氯化钠注射液对光线、温度的稳定性。方法以辅酶Q10含量、吸光度、pH值及溶液外观变化为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pH计以及观察溶液的澄清度等方法,考察光线、温度对辅酶Q10氯化钠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强光照射下2 h后溶液颜色变黄并随着时间推移颜色加深,出现黄色沉淀,pH值升高(但在正常范围内)吸光度下降,含量降低;日光照射下4 h后溶液颜色变黄,出现黄色沉淀,pH值升高(但在正常范围内)吸光度下降,含量降低;室内不避光下放置6 h后溶液颜色微黄,出现黄色絮状沉淀,pH值升高(但在正常范围内),吸光度下降,含量略下降。低温48 h内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高温对注射液略有影响,80℃时溶液外观澄清,pH值下降(但在正常范围内),吸光度及含量下降,40℃、60℃时注射液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辅酶Q10氯化钠注射液对光不稳定,对温度较稳定,高温使pH值降低。因此,在储存过程中应严格避光室温保存。
罗敏赵方允李文莲余大领易晓燕唐无忌李燕
关键词:辅酶Q10光照温度稳定性紫外分光光度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