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盈 作品数:11 被引量:59 H指数:5 供职机构: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光肩星天牛雌虫产卵分泌物与生殖器官内容物组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雌虫产卵分泌物与生殖系统内各生殖器官内容物鲜重及组分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室内饲养产卵期光肩星天牛成虫采集其产卵分泌物及其生殖系统内生殖器官内容物,利用Bradford法、蒽酮比色法、茚三酮试剂显色法对其组分中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产卵分泌物鲜重与卵巢内容物鲜重差异显著,而与交配囊、受精囊腺体及侧输卵管萼内容物鲜重差异不显著。卵巢和交配囊内容物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产卵分泌物中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侧输卵管萼内容物中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产卵分泌物中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与产卵分泌物中含量差异不明显;受精囊腺内容物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及游离氨基酸含量与产卵分泌物中含量差异不显著,其组分与产卵分泌物中组分基本一致。光肩星天牛雌虫受精囊腺为其产卵分泌物的贮藏器官。 马晓乾 宋小双 范海娟 周琦 邓勋 赵红盈关键词:可溶性糖 游离氨基酸 樟子松挥发物对球果象甲和曲姬蜂行为调控机制的研究 本文通过对樟子松挥发物的组分分析、对樟子松球果象甲和密点曲姬蜂嗅感器超微结构的观察、对樟子松挥发物与樟子松球果象甲和密点曲姬蜂嗅觉行为和电生理反应机制的研究,得出以下的结果: (1)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技术对樟子松球果... 赵红盈关键词:樟子松 樟子松球果象甲 挥发性化合物 根部损伤及外源物质对红皮云杉幼苗酚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13年 以2年生红皮云杉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不同程度损伤模拟昆虫取食、外源物质茉莉酸(JA)、水杨酸(SA)、茉莉酸和水杨酸(JA+SA)(1:1)混合物处理后,分析不同时间内红皮云杉幼苗体内酚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程度损伤模拟昆虫取食红皮云杉幼苗后,25%损伤不能诱导红皮云杉幼苗体内酚酸类化合物含量发生显著的变化;除阿魏酸外,损伤50%和75%后,均不同程度地诱导了红皮云杉幼苗体内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其中损伤75%诱导酚酸含量的变化较损伤50%持续时间长;外源物质处理后,JA、SA、JA+SA均不同程度地诱导了红皮云杉幼苗体内绿原酸、苯乙酸和水杨酸含量的降低,而苯甲酸、肉桂酸、没食子酸、阿魏酸及咖啡酸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经分析发现JA和SA处理对酚酸类化合物的合成具有拮抗作用,而JA+SA处理并没有体现2个信号物质的叠加,这与2个信号物质在酚酸类化合物合成途径中的拮抗作用的相互作用有关。说明利用不同诱导处理能够诱导启动信号物质防御系统,从而达到增强红皮云杉幼苗抗虫性是可行的。 马晓乾 刘欣 邓勋 赵红盈 宋小双 范海娟关键词:红皮云杉 信号物质 茉莉酸 密点曲姬蜂触角感觉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明确密点曲姬蜂触角和触角感觉器的外部形态特点。【方法】对密点曲姬蜂触角的形态特征、感觉器的类型、形态、数量和分布特点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雌、雄蜂触角感觉器进行性别间差异比较。【结果】密点曲姬蜂雌、雄成蜂触角形态相似,属于鞭状触角。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雌蜂鞭节由22个鞭亚节组成。雄蜂鞭节由25个鞭亚节组成。成蜂触角上共有5种类型的感觉器:毛型感觉器、刺型感觉器、板型感觉器、B hm氏鬃毛和腔锥形乳突状感觉器。毛形感觉器(Ⅰ、Ⅱ)、刺形感觉器、腔锥形乳突状感觉器和板形感觉器主要分布在鞭节各个亚节。毛形感觉器(Ⅲ)主要分布在梗节和柄节的中部和端部。B hm氏鬃毛分布在梗节和柄节的基部。雌、雄蜂触角感觉器的数量和密度存在明显差异。雄蜂各类感觉器的数量和密度明显高于雌蜂。【结论】密点曲姬蜂触角属于鞭状触角,共有5种类型感觉器。雌、雄蜂触角长度存在差异,感觉器的分布规律相似,感觉器的数量和密度存在性二型现象。 赵红盈 王志英 高宇关键词:扫描电镜 触角 感觉器 樟子松梢小卷蛾产卵器、复眼和口器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2020年 为了研究樟子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pinicolana(Doubleday)(鳞翅目:卷蛾科)的产卵器、复眼和口器上感受器的外部形态、类型和分布特点,从野外采集被害的樟子松侧枝,在室内培养出樟子松梢小卷蛾成虫,通过QUANTA-200型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观察。观察表明,在樟子松梢小卷蛾产卵器、复眼和口器上共有4种类型感受器,分别是着生于产卵器上的毛形感受器(STⅠ,STⅡ,STⅣ),着生于口器上的毛形感受器Ⅲ型(STⅢ)、栓锥形感受器(SS)和腔锥感受器(coe),着生于复眼上的锥形感受器(SBa)。樟子松梢小卷蛾上观察到的这4种类型的感受器,在形态、类型和分布上,与其他鳞翅目昆虫相同部位观察到的不尽相同。 赵红盈 孙妍 王琪 王磊 葛金星 边宏 王志英关键词:产卵器 复眼 口器 感受器 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感觉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明确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的优势寄生性天敌—白蜡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planipennisi)(膜翅目:姬小蜂科)触角及感觉器的外部形态特点。【方法】对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的形态特征、感觉器的类型、形态、数量和分布特点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雌、雄蜂触角感觉器进行性别间差异比较。【结果】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呈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雌蜂鞭节有5亚节,雄蜂鞭节有4亚节。触角上着生有板形感器(Ⅰ型和Ⅱ型)、毛形感器(Ⅰ型、Ⅱ型和Ⅲ型)、指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乳头状感器和B hm氏鬃毛,其中,板形感器Ⅰ型仅分布于雄蜂棒节,雌蜂未见分布,毛形感器Ⅱ型和Ⅲ型仅分布于雌蜂触角,雄蜂未见分布,雌蜂的毛形感器总数量显著多于雄蜂。【结论】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呈膝状,共有6种类型感器,雌、雄蜂的感器类型、数量和分布规律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 高宇 王志英 赵红盈 刘欣关键词:白蜡窄吉丁 触角 感觉器 扫描电镜 模拟昆虫取食对红皮云杉幼苗根部酶活性的影响——根部中保护性酶和防御酶活性的变化情况 被引量:6 2012年 通过不同损伤处理模拟地下害虫取食红皮云杉幼苗根部,分析测定不同程度损伤后红皮云杉幼苗根部中保护性酶和防御酶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损伤处理模拟地下害虫取食后,均不同程度诱导了幼苗根部保护酶和防御酶活力的升高,表明模拟昆虫取食后诱导红皮云杉幼苗增加了抗虫性;其中25%损伤诱导红皮云杉幼苗根部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力均较对照升高明显,而50%和75%损伤程度诱导与对照相比较有所升高,但不明显;其中25%损伤后5 d CAT活力,25%损伤后12 h和3 d、50%损伤后6 h和10 d SOD活力,25%损伤后3、6、12 h和1 d、50%损伤后3、6、12 h和3 d PAL活力和25%损伤后12、1 d和10 d、50%损伤后12 h、75%损伤后3 d PPO活力均与对照差异显著。 马晓乾 滑莎 宋小双 赵红盈 遇文婧 范海娟关键词:酶活性 模拟昆虫取食后红皮云杉幼苗营养物质的时序变化 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研究寄主营养物质与昆虫取食危害的关系,通过损伤模拟地下害虫取食红皮云杉幼苗根部,测定了不同损伤程度的红皮云杉幼苗根部营养物质的时序变化。结果表明:损伤后红皮云杉幼苗根部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有所增加,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降低。50%和75%损伤后蛋白质质量分数在3、10、30 d时与对照差异显著(P<0.01);50%、75%损伤后12 h和50%损伤后15 d时红皮云杉幼苗根部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与对照差异显著(P<0.01或P<0.05);25%损伤后6 h时,50%损伤后6 h、5 d时,75%损伤后6 h、1 d、5 d、20 d时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 马晓乾 赵红盈 邓勋 范海娟 王茜关键词:防御机制 可溶性糖 红皮云杉 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016年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以及不同防治方法的总结和研究得出: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手段,同时做到无虫时防虫,有虫时治虫。 孙妍 赵红盈 王琪 遇文婧 刘欣关键词:光肩星天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