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革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PH术后并发直肠前壁脓肿、直肠后壁憩室各1例被引量:1
- 2008年
- 白晓刚辛革孙哲孙飞
- 关键词:直肠前壁术后并发脓肿憩室少见并发症痔上黏膜
- 两种术式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胃泌素、肝细胞生长因子变化水平比较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两种术式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胃泌素、肝细胞生长因子变化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肛肠科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1组(40例)和治疗2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分期手术,治疗1组Ⅰ期行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2组Ⅰ期行结肠造口术,术后3个月两组均再行Ⅱ期造口闭合术。比较两组患者Ⅰ期、Ⅱ期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于Ⅰ期和Ⅱ期术前、术后1d、术后3d、术后7 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结果治疗1组Ⅰ期手术首次排气时间[(2.5±0.6)d]显著短于治疗2组[(4.5±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Ⅱ期手术时间[(1.3±0.4)min]、首次排气时间[(3.1±0.6)d]、住院时间[(6.2±1.3)d]均显著短于治疗2组[(2.4±0.3)min、(4.9±0.9)d、(8.8±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Ⅰ期、Ⅱ期术后血清胃泌素、肝细胞生长因子均显著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前后各时段胃泌素、肝细胞生长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Ⅰ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手术治疗1组低钾血症发生率(5.0%)显著低于治疗2组(20.0%)(P<0.05)。结论回肠袢式造口术和结肠造口术治疗结肠癌疗效相当,但回肠袢式造口术创伤小、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优势更明显。
- 白景舒辛革王楠罗绍莲
- 关键词:结肠癌结肠造口术胃泌素肝细胞生长因子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直肠癌1例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辛革白晓刚赵海波王蓓蓓李明辉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直肠癌误诊黏液血便大便不成形消瘦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