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淑萍 作品数:7 被引量:28 H指数:4 供职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在冠脉支架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在冠状动脉支架随访中的可行性。方法 77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按照心率不同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及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比较两组图像支架内及支架近端的CT值、噪声、信噪比(SNR)、支架内CT值净增比(SAI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辐射剂量。定量数据表示为平均数±标准差。结果回顾性心电门控组的心率快于前瞻性心电门控组(P <0. 05)。两组图像支架内及支架近端的CT值、噪声、信噪比(SNR)、支架内CT值净增比(SAIR)以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前瞻性心电门控组辐射剂量显著降低,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2. 40±0. 99) m Sv,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方案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袁训伟 李远庆 迟淑萍 程召平关键词: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前瞻性心电门控100kV在非肥胖患者冠脉CTA检查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价前瞻性心电门控100k V扫描在非肥胖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疑诊冠心病而在我院行冠脉CTA检查的118例非肥胖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120k V(组1)、100k V(组2)及前瞻性心电门控120k V(组3)、100k V(组4)四种扫描方案。测量升主动脉根部的CT值及噪声,计算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定量数据表示为平均数±标准差,分类数据表示为比例和百分比。结果 1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组间体重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1、组3的CT值及图像噪声低于组2和组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的SNR及CNR高于其余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组3、组4的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4辐射剂量显著降低,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1.60±0.16)m Sv,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肥胖且心律平稳的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100k V扫描方案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迟淑萍 程召平 王锡明 李磊关键词:冠状动脉 100kV条件下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A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对比分析100 k V条件下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差异,为低剂量个性化冠脉CTA扫描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临床疑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100 k V前瞻性(A组)与回顾性心电门控(B组)扫描;所有患者心律平稳,心率≤65次/min,体质量指数<25 kg/m2。记录2组的辐射剂量,计算噪声、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并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A组和B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1.63±0.26)m Sv和(4.90±0.93)m Sv。A组的辐射剂量较B组降低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SNR及CNR低于B组(P<0.05)。2组冠脉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回顾性心电门控相比,100 k V前瞻性冠状动脉CTA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可以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袁训伟 迟淑萍 李磊 李远庆 徐红卫 王锡明关键词:冠状动脉 CT、MRI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9例行MRI检查。结果:CT显示眼球内软组织肿块21例,其中眼球内单发肿块14例,多发肿块7例;肿块突破眼环进入球外5例,视神经增粗2例;颅内侵犯1例;视网膜脱离1例;伴钙化24例。MRI显示眼球内肿块5例;眼球内外肿块3例,视神经增粗3例;沿视神经侵犯颅内1例;伴视网膜脱离2例;钙化灶4例。结论:CT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MRI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分期及显示视网膜脱离较好。 迟淑萍 毕万利 宋辉 李宁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子宫腔输卵管DSA造影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利用不同的注射方法、推注不同浓度的泛影葡胺,行子宫腔输卵管DSA造影,对图像质量、X线辐射剂量、造影检查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153例子宫腔输卵管DSA造影患者:研究组53例,利用高压注射器、推注50%泛影葡胺造影。对照组1患者50例,手推76%泛影葡胺造影。对照组2患者50例,利用高压注射器、推注76%泛影葡胺造影。统计图像显示情况、患者体表剂量面积乘积、造影检查不良反应等方面数据,推算出单个卵巢裸露在骶髂部体表时的剂量面积乘积、吸收剂量、有效剂量的平均值三个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显示子宫腔及输卵管各段等图像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平均子宫腔显影时间、平均采集DSA图像数量、患者卵巢辐射剂量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造影检查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中的患者好于对照组。结论利用高压注射器推注低浓度对比剂,行子宫腔输卵管DSA造影检查,图象质量没有降低,检查操作稳定性提高,造影检查不良反应减轻,患者X线辐射剂量减少,可以避免医生辐射损伤。 袁广胜 杨伟林 迟淑萍 李蕾 路建宽 郑玉丽 李小梅 郑一 王磊 李云祥 赵金禄 王军关键词:高压注射器 X线剂量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评价MRI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14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均行MRI平扫,其中9例行MRV或MRA检查,6例增强。7例患者同时接受CT检查。结果:①常规MRI检查表现为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n=13/14),急性期(n=2/14)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亚急性期(n=7/14)T1WI、T2WI均呈高信号;慢性期(n=4/14)T1WI、T2WI信号减低,表现复杂。增强扫描可见充盈缺损(n=6/6)及脑回样强化(n=1/6);②MRV(n=9/9)表现为受累静脉窦血流信号减弱或消失;③MRA检查(n=1/1)受累静脉窦异常显影;④7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的患者共22个静脉窦受累,CT检出率45.4%,MRI检出率100%。结论:常规MRI联合MRV对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具有高度敏感性,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首选检查方法。 迟淑萍 李丽新 李蕾 丛林关键词:静脉窦血栓 脑静脉闭塞 磁共振血管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