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永生

作品数:55 被引量:269H指数:9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动脉
  • 11篇心肌
  • 11篇冠状
  • 11篇冠状动脉
  • 10篇心肌梗死
  • 10篇介入
  • 10篇介入治疗
  • 10篇梗死
  • 9篇心病
  • 9篇冠心病
  • 7篇心力衰竭
  • 7篇衰竭
  • 7篇冠脉
  • 6篇综合征
  • 6篇护理
  • 6篇冠状动脉介入
  • 5篇动脉介入治疗
  • 5篇心脏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5篇反应蛋白

机构

  • 48篇新乡市中心医...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鄂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0篇邢永生
  • 23篇刘艳宾
  • 21篇杨树涵
  • 17篇金卫东
  • 14篇陈红伟
  • 13篇王鹏飞
  • 8篇郝宗娇
  • 8篇秦洁洁
  • 6篇王志方
  • 6篇王成
  • 5篇韩明磊
  • 5篇王津生
  • 4篇王岩
  • 4篇刘振
  • 4篇侯永兰
  • 2篇苏淑红
  • 2篇刘玲玲
  • 2篇孙宝贵
  • 2篇亓俊杰
  • 2篇周姝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临床心电学杂...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新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黑龙江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导管植入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回顾性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植入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8月施行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患者38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10例,房间隔缺损22例,室间隔缺损6例,术中行即刻造影和/或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5~7d和半年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其手术安全性、术中和术后疗效。结果38例中37例治疗后即刻获得成功,成功率为97.4%(37/38)。残余分流1例,即刻完全封堵率为97.3%(36/37),无一例急症手术或死亡。一过性Ⅱ°房室传导阻滞为7.9%(3/38)。术后5~7d复查1例残余分流仍存在,半年复查无残余分流。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成功率高,创伤小,病死率低,安全有效。
邢永生王鹏飞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术经胸超声心动图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35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4例,以及健康体检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测定血清IL-35、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 54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4.4%。治疗前观察组IL-35([189.34±25.46)ng/L]与对照组([398.35±24.27)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nI、CK-MB和IL-17水平([0.45±0.04)μg/L、(34.53±4.37)u/L和(546.57±24.34)pg/ml]与对照组([0.03±0.01)μg/L、(8.57±1.26)u/L和(183.34±13.26)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35水平([366.35±22.43)ng/L]与治疗前([189.34±25.46)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TnI、CK-MB和IL-17水平([0.07±0.02)μg/L、(11.35±1.65)u/L和(276.48±17.46)pg/ml]与治疗前([0.45±0.04)μg/L、(34.53±4.37)u/L和(546.57±24.35)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男性和女性患者血清IL-3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IL-35水平与cTnI、CK-MB、IL-17呈负相关(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IL-35水平下降,经治疗后血清IL-35水平升高,IL-35可能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刘艳宾贾新萍秦洁洁杨树涵金卫东邢永生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肌酸激酶同工酶白细胞介素17
不规则抗体筛查结合血栓弹力图检查在评估血液病患者治疗安全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研究血液病患者治疗安全中联合应用不规则抗体筛查、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 TEG)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106例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不规则抗体筛查、TEG检查。对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TEG检查结果、不同性别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及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1)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共检出13例不规则抗体阳性,占比为12.26%(13/106);(2)TEG检查结果:106例患者TEG检查提示71例凝血反应时间(R值)5~10min;66例凝固时间1~3min;66例综合指数-3~3;58例血栓最大幅度(MA)50~70mm;101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0.8~1.50;74例纤维蛋白原(FIB)2~4g/L;90例凝血酶原时间(PT)11~15s;69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8~40s。(3)男性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率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72%(5/106)。结论 在评估血液病患者治疗安全中,联合采用不规则抗体筛查及TEG检查的有效性高,能为医师制定针对性输血治疗方案提供指导,从而保障输血治疗安全。
王新华杨庆峰邢永生
关键词:输血反应抗体筛查血栓弹力图血液病
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状态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状态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83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其中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的40例为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的43例为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2组临床指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后并发症(迷走神经反射、心律失常、对比剂肾病、穿刺部位出血、便秘、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医疗费用较常规组低(P<0.05);干预后,2组SDS评分、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较常规组低(P<0.05);研究组心律失常、穿刺部位出血、便秘、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较常规组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35%,明显较常规组77.50%高(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可改善STEMI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风险,缩短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张珊珊郝宗娇邢永生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心理状态
超声心动图辅助指导床旁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行心脏临时起搏与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操作时间的差异。方法 90例需进行临时起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2例)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将普通起搏电极导线植入右心室进行临时起搏;B组(38例)通过常规球囊漂浮起搏电极导管置入。两组均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起搏成功率、起搏阈值、电极导线脱位率。结果与B组相比,A组在操作时间,起搏成功率,起搏阈值方面均好于B组(P<0.05)。起搏成功率为96.2%和86.8%,起搏阈值为(0.75±0.32)V和(0.95±0.45)V。结论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行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可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亓俊杰邢永生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临时心脏起搏
重症监护病房中冠心病伴发心律失常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中冠心病伴发心律失常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oronary care unit,CCU)治疗的33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发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进行分组,其中伴发VA患者59例,无VA患者276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s回归分析对影响患者住院时间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CU患者伴发VA患者相比无VA患者年龄增大,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者人数增加,住院时间延长(P<0.05)。以住院时间为因变量,各临床资料为自变量纳入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是影响VA患者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P<0.05),伴有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左室射血分数<40%的VA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延长,而年龄则与VA患者CCU住院时间呈相关(r=0.598,P<0.01)。结论:VA是延长CCU患者的住院时间的主要原因,老年、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心功能是影响因素。
肖珍郝宗娇邢永生
关键词: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室性心律失常住院时间
血浆骨桥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浆骨桥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另取50例非冠心病患者(非冠心病组),比较其血浆骨桥蛋白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浆骨桥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冠心病不同冠脉病变支数患者血浆骨桥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骨桥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
刘艳宾金卫东秦洁洁邢永生
关键词:冠心病骨桥蛋白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27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279例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效果和相关并发症。结果:27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术前症状很快消失或得到不同程度地缓解。随访6个月~8年,并发症为囊袋出血6例,起搏器综合征6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3例,电极移位3例,无囊袋感染病例发生。结论: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疗效确切,应加强随访,减少并发症发生。
邢永生王鹏飞王岩王津生金卫东
关键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起搏器疗效起搏器综合征
万古霉素治疗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万古霉素治疗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并分析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为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1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万古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炎及心力衰竭改善的差异,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差异,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心功能改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为45.6%和83.3%,高于对照组的31.1%和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2%和94.4%,高于对照组的28.9%和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BNP水平分别为(26.2±5.2)(5.2±1.8)(8.3±3.1)g/L和(213.4±187.7)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7±8.9)(9.8±2.5)(13.5±3.5)g/L和(683.4±265.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古霉素能有效控制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症状,减少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
亓俊杰刘建花周姝邢永生王津生
关键词:心力衰竭肺部感染万古霉素炎症因子血浆脑钠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用于冠状动脉复杂病变(CAD—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08年9月我院对252例CAD-CL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并发症及预后方面的临床资料。结果244例CAD—CL(包括慢性闭塞、分叉病变、长病变和再狭窄)患者成功置入支架(244/252,96.83%),无残余狭窄或残余狭窄〈20%。32例患者放置支架后出现侧支血管阻塞,48例出现动脉夹层,15例支架内形成再狭窄,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前降支置入2枚支架后仍处于低血压状态,经临时起搏器置入等积极抢救无效死亡,1例于术后第3天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后经急诊PCI治疗闭塞血管再通,痊愈出院。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邢永生王鹏飞王岩王津生金卫东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