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杰山

作品数:15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肾脏
  • 6篇肾脏病
  • 5篇肾小管
  • 5篇细胞
  • 5篇小管
  • 5篇慢性
  • 5篇慢性肾脏
  • 5篇慢性肾脏病
  • 5篇干细胞
  • 5篇病患
  • 4篇肾小管上皮
  • 4篇肾小管上皮细...
  • 4篇肾脏病患者
  • 4篇小管上皮细胞
  • 4篇慢性肾脏病患...
  • 3篇诱导骨
  • 3篇基质干细胞
  • 2篇蛋白定量
  • 2篇血清
  • 2篇诱导分化

机构

  • 9篇绍兴市人民医...
  • 5篇杭州市中医院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15篇邱杰山
  • 8篇朱晓玲
  • 8篇沈水娟
  • 8篇李青华
  • 6篇胡作祥
  • 5篇洪波
  • 5篇张华琴
  • 5篇张丽
  • 4篇王永钧
  • 4篇王时敏
  • 3篇杨汝春
  • 2篇官继超
  • 2篇吴国水
  • 1篇俞东容
  • 1篇林宜
  • 1篇张丽红
  • 1篇张迎华
  • 1篇胡良峰
  • 1篇高建红
  • 1篇刘琪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首届“之江中...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采用分层非接触共培养技术将其培养在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生长的微环境中,探讨体外定向诱导BMSCs分化为RTECs的可能性,研究BMSCs分化为RTECs的适宜...
朱晓玲王永钧杨汝春张华琴洪波邱杰山张丽
文献传递
风湿扰肾证探析被引量:7
2016年
风湿扰肾证是多种肾脏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复杂证候群。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风、湿之邪伤肾的病名及临床表现的记载,其理、法、方、药在后世得到不断发展及完善,至《诸病源候论》则正式提出"肾风湿"证。微观辨证的研究发现,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如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足细胞肥大脱落、足突融合、细胞性新月体形成及间质炎细胞浸润等活动性病变与风湿扰肾证相关,而祛风湿中药显示出对上述病理变化良好的临床疗效,这些有助于对风湿扰肾证本质的深入探索。
邱杰山俞东容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病因病机
慢性肾脏病患者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晨尿ACR)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探讨晨尿ACR取代24 h尿蛋白定量测定的价值。方法:收集CKD1-5期患者265例,分别对CKD1期、CKD2期、CKD3期、CKD4期、CKD5期及所有CKD1-5期患者晨尿ACR与24 h尿蛋白定量做相关分析。分别以0.15 g≤24 h尿蛋白<1 g、1 g≤24 h尿蛋白<3.5 g和24 h尿蛋白≥3.5 g作为界点,通过ROC曲线确定其相应的晨尿ACR诊断界值。结果:CKD1期、CKD2期、CKD3期、CKD4期、CKD5期及所有CKD1-5期患者晨尿ACR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以0.15 g≤24 h尿蛋白<1 g、1 g≤24 h尿蛋白<3.5 g和24 h尿蛋白≥3.5 g分别作为界点,其对应的晨尿ACR诊断界值分别为0.210 g/gcr、1.508 g/gcr和4.137 g/gcr。结论:CKD患者晨尿ACR可作为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测定的指标。
邱杰山沈水娟刘琪李青华胡作祥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尿肌酐
血清抗M型磷脂酶A_2受体抗体对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M-type phospholipase A2receptor antibody,anti-PLA2R)对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诊断价值及与尿蛋白的相关性,确定其对预测IMN的诊断界值。方法纳入经肾穿刺活检证实的IMN、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nephropathy,HBV-GN)、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及健康对照者。检测各组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lb/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tative,24hPro)、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anti-PLA2R,比较各组患者血清anti-PLA2R水平。对各组患者血清anti-PLA2R与UAlb/Cr及24hPro做两因素相关性分析。对血清anti-PLA2R做ROC曲线,确定anti-PLA2R对IMN的诊断界值。结果 IMN组患者血清anti-PLA2R水平[(23.66±4.06)μg/L明显高于LN组[(17.92±3.13)μg/L、HBV-GN组[(14.33±4.43)μg/L、IgAN组[(13.68±1.81)μg/L及健康对照组[(11.65±3.0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anti-PLA2R与IMN患者UAlb/Cr(r=0.795,P〈0.001)及24hPro(r=0.531,P=0.016)成显著正相关。以肾组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绘制血清anti-PLA2R诊断IMN的ROC曲线,发现曲线下面积为0.938(95%CI:0.881-0.996),根据敏感性和特异性之和最大的方法确定血清antiPLA2R临床诊断IMN的界值为19.07μgl,敏感性为95.0%,特异性为79.1%。结论血清anti-PLA2R与IMN患者尿蛋白成正相关,可能是诊断及监测IMN患者病情变化的新型血清标记物。
邱杰山胡良峰张丽红李青华沈水娟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
黄芪在模拟肾小管微环境下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成年小鼠BMSCs在模拟RTEC微环境中,黄芪注射液对BMSCs分化为RTEC的促进作用,为BMSCs治疗肾脏疾病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原代培养的BALB/C小鼠BMSCs和RTEC,将两种细胞共培养在6孔板中,...
朱晓玲张华琴洪波邱杰山张丽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诱导分化
文献传递
血清抗-PLA_2R抗体对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抗-PLA2R抗体(anti-PLA2R)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索Pub Med、Elsevier、Spring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血清anti-PLA2R诊断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诊断精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估方法(QUADAS)评价文献质量,通过Meta-Disc和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汇总后的敏感度、特异度、似然比及汇总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综合评价血清anti-PLA2R对IMN的诊断价值。采用依次减少一篇文献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Egger漏斗图检验文献发表偏倚。结果:共筛选出7篇文献。累计病例967例,其中IMN患者454例,对照组513例。异质性检验提示不存在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107,P=0.819),但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Cochrane-Q为16.89,P=0.009 7)。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诊断指标。合并后的灵敏度为69%,95%CI:0.65-0.73,特异度为98%,95%CI:0.96-0.99。汇总阳性似然比16.37,95%CI:4.06-65.95,汇总阴性似然比0.32,95%CI:0.24-0.43。SROC曲线显示AUC为0.854 0,Q*指数为0.785 0。敏感性分析显示本研究稳定可信,Egger漏斗图显示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血清anti-PLA2R对诊断IMN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邱杰山李青华沈水娟王时敏朱晓玲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血清META分析
慢性肾脏病患者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晨尿ACR)与24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探讨晨尿ACR对于取代24h尿蛋白定量测定的价值。方法 1.观察对象收集2010.9-2011.9在我科住院的CKD1-...
邱杰山沈水娟刘琪李青华胡作祥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24H尿蛋白定量
文献传递
大黄附子方延缓3-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进展的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大黄附子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2月本院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肾衰宁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慢性肾功能不全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和肾衰宁组分别加用以下治疗,治疗12周。试验组(大黄附子治疗):每天采用制大黄10 g、熟附子10 g(先煎40 min)煎服1 h以上,分2次服用。肾衰宁组:肾衰宁颗粒每次5 g,每天3次。比较三组肾功能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和肾衰宁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尿素氮、肌酐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治疗后12周相比,肾小球滤过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肾衰宁组治疗12周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0%(28/40),显著高于肾衰宁组的40%(16/40)及对照组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疗效更优于肾衰宁组。结论:大黄附子方辅助治疗3-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能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保护肾功能,疗效优于肾衰宁颗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沈水娟王时敏李青华邱杰山吴国水官继超胡作祥
关键词:肾功能大黄附子汤慢性肾脏病肾衰宁颗粒
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肾固有细胞的实验研究
朱晓玲王永钧杨汝春张华琴鲁盈林宜张迎华王军洪波邱杰山张丽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BMSCs和RTECs,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BMSCsCD29、CD45、CD34、ClassII等膜蛋白和免疫组化检测BMSCs和RTECsCK18、Vimentin和α-SMA等标志性蛋白的表达进...
关键词:
关键词:肾脏疾病治疗黄芪注射液动物实验
类固醇糖尿病患者53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类固醇糖尿病(SDM)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血糖波动特点及血清胰岛素(INS)及C肽释放特点,探讨SDM的发病机制,以期有助于对SDM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方法服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的患者53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行INS及C肽释放试验,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年龄、阳性家族史等是GC诱发SDM的高危因素。尿糖、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的测定有助于对SDM的早期诊断。SDM患者全天血糖波动呈现下午至睡前血糖较高而早晨及空腹血糖仅轻度升高的特点。SDM组患者30min及60min血清INS及C肽均较正常对照组低(P<0.01),提示SDM患者体内INS存在相对或绝对不足。SDM患者血清INS及C肽的达峰时间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迟(P<0.01),且SDM患者180min血清INS及C肽水平均未恢复至空腹水平(P<0.05),提示SDM患者存在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异常和胰岛素抵抗(IR)。结论需提高对SDM早期诊断的警惕性,INS相对或绝对不足、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异常和IR是SDM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邱杰山胡作祥沈水娟李青华王时敏
关键词:类固醇糖尿病胰岛素C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