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治民
- 作品数:28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圆窗区的胚胎发育被引量:2
- 1990年
- 光学显微镜观测162侧12~39周胎儿圆窗区的形态结构,并用统计学方法求出圆窗区与年龄的相关回归。以探索圆窗区正常发育规律。
- 严世都易自翔王德钦邱治民
- 关键词:圆窗胚胎学发育
- 初生儿消化系統的解剖特征
- 1962年
- 本文根据对126个初生儿消化系各器官的观察,对其特征作了闡述。一、口腔虽然未有牙齿,但上下齿槽突明显可見,口腔仍可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两部分。硬腭前部有明显的横襞。舌較长,舌尖位于口腔前庭。二、咽咽下界如以喉下界为标准一般相当于第4、5頸椎之間。三、食管食管全长不能看到有較狹窄部。全长約8—10厘米,約为身长的1/5—1/6,寬度約5—8毫米,但下段1.5厘米长处稍膨大,約为9毫米。从上頜齿槽突到賁门的距离为13—16厘米。平均約为15厘米。四、胃初生儿的胃底、大弯、小弯的发育明显,已具备了成人胃的固有形态。大多数胃呈"J"形胃,相当于X光象上所見的袜形胃。整个胃为肝左叶所遮盖,胃体略呈垂直位,幽門部略呈水平位或弯曲上升。賁門位正中綫左側,相当于第9或10胸椎高度,幽门位正中綫上,相当于第12胸椎或第1腰椎高度。五、肝肝較大,約为体重的3—4%,肝占据腹腔中較大的位置(約为右上方1/3)。其前緣在肋弓下2—4厘米。臍靜脉未閉塞,几位正中綫上。本文詳細观察了臍靜脉在肝下面的經过及其分枝,这是文献上尚未詳細提到的。六、胰重約3—5克,横越左侧腎上腺前面。七、腸管十二指腸内壁多数具有2个乳头。系膜小腸外观不呈圓管状,而是互相压扁呈不規則的表面。盲腸均呈漏斗形,位于侧腹部,髂嵴的上方,右腎下端的外側,在126例标本中,发現3例高位盲腸,占2.4%。蚓突长約3—5厘米,蚓突口无粘膜瓣,胎囊或多或少进入蚓突内。蚓突位置有各种各样。結腸虽可見結腸带,但在絕大多数标本没有袋状結构,沒有脂垂。乙状結腸和降結腸内集結了大量胎粪,因而胀大。八、腹膜网膜和腸系膜内无肉眼可見的脂肪沉着,因而透明,大网膜很短,从胃大弯下垂約2—3厘米,只遮盖住横結腸左段,小腸則沒有大网膜遮盖。
- 邱治民李白華石南羣
- 关键词:初生儿胃底腹膜腔腹膜消化系新生儿疾病
- 甲状腺的血管被引量:4
- 1980年
- 100例标本观察结果表明,全部标本具有甲状腺上动脉,并且99%有它的伴行静脉。一侧甲状腺下动脉缺如者占8%。甲状腺最下动脉的出现率约为10%,具甲状腺中静脉者占58%,它直接注入颈内静脉前壁。甲状腺下静脉多数是双干。对甲状腺主要血管的发出点、经过等也收集了详细资料,提供外科手术应用的依据。发现1例具有第6条动脉——甲状腺中动脉的罕见异常。
- 邱治民邹宁生
- 关键词:甲状腺颈交感干出现率缺如内分泌腺血管
- 鼓室颈静脉壁的胚胎发育及其临床解剖学的研究
- 1987年
- 本文取正常胎儿和生后颞骨210个,用组织切片方法,光镜观察鼓室颈静脉壁的胚胎发育及颈静脉球位置。颈静脉壁在胚胎24周形成。生后颈静脉窝高于鼓环者占64.8%,其中55.2%颈静脉窝向内侧高拱到鼓室底内侧,9.6%凸入下鼓室外侧。鼓室颈静脉骨壁骨质缺损者占25.6%。
- 严世都邱治民邹宁生
- 关键词:颈静脉窝胚胎发育骨壁
- 有关喙锁连接的一些材料
- 1957年
- 人類上肢帶諸骨,特別是肩胛骨的運動很靈活,鎖骨對肩胛骨的運動起調節和指導作用,所以它富有機械意義。肩胛骨僅鎖骨舆軀幹骨(胸骨和第一肋骨)相連接,而肩胛骨與鎖骨之間則只有一個動關節(肩鎖關節)和一個靱帶(喙鎖靱帶)互相連接。至於該靱带連接處是否有動關節存在的異常情形,如有動關節則其結構如何、百分率多少等問題,在我們手邊所有的參考書中均沒有較全面地提到。
- 邱治民
- 关键词:软骨运动器官
- 人胎儿圆窗膜超微结构的观察
- 1988年
- 本研究用透射电镜观察16侧第4~9个月胎儿圆窗膜的超微结构。圆窗膜分3层:1.外上皮层面对鼓室,为鳞状上皮,4个月胎儿无上皮层;2.中层为结缔组织;3.内层面对鼓阶,由间皮细胞组成。随着胎龄增加,上皮层变薄;成纤维细胞转变为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明显增多。8个月胎儿圆窗膜基本上具有成人的形态结构,起屏障作用,阻止鼓室内物质任意经过圆窗膜;具有抗压力以及作为外淋巴缓冲结构等重要听觉生理功能。
- 严世都邱治民梁平邹宁生
- 关键词:人胎
- 喉上神经外支和喉返神经被引量:7
- 1981年
- 100例标本都有喉上神经外支,它紧靠甲状腺上血管后方下行,同包于一个血管神经鞘内,处理甲状腺侧叶上极的血管时,要先将血管与神经分离,然后在侧叶上端选择性地结扎甲状腺上血管,这样才能避免损伤喉上神经外支。本文还统计了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相关系的各种型式,详细讨论了喉返神经的局部关系,提出避免损伤喉返神经的解剖学依据。由于右锁骨下动脉食管后位而引起的右喉返神经经过异常者占1%。
- 邱治民邹宁生
- 关键词:喉返神经甲状腺内分泌腺
- 甲状腺的形态学被引量:6
- 1980年
- 本文对甲状腺的形态、位置、被膜和固定装置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描绘了副甲状腺和甲状腺提肌的存在情况。根据250例标本的观察,统计了我国人甲状腺形态分型:两侧叶中间连以峡部是甲状腺的基本形态,占37.6%;但55.6%标本另具一个锥状突;峡部缺如者占5.6%,其中2.8%缺峡部,两侧叶又都具有一锥状突;另发现一种教科书尚未收入的特殊型式,即两侧叶连以峡部,两侧叶又各具锥状突,占1.2%。一侧侧叶缺如者罕见。
- 邱治民邹宁生
- 关键词:甲状腺筋膜内分泌腺肌肉骨骼系统峡部形态学
- 国人脑室系统立体定位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通过45例正常成人脑标本,以连合间径及其中点为基准建立脑内第一(三维)坐标系统.并以第四脑室底和顶点为基准建立第二坐标系统,借助计算机技术,以三维坐标的形式探索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和第四脑室的立体定位解剖.并就有关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 杨朋范康仲涵邹宁生邱治民常义肖安平陈玉敏
- 关键词:脑室系统
- 甲状旁腺的外科解剖学被引量:5
- 1981年
- 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的摘除术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均要熟悉甲状旁腺的位置。在100例颈部标本中共发现319个甲状旁腺,平均每例3.19个。80%的甲状旁腺位于正常的较为隐蔽的位置,即上一对位于甲状腺侧叶后缘中点以上到上1/4与下3/4交界处;下一对位于甲状腺侧叶后缘的下1/3段。它们都在甲状腺固有囊与筋膜鞘之间。甲状腺次全切除一般是保留侧叶后部,这是保护甲状旁腺、防止损伤喉返神经的有效措施,更重要的是要严格紧靠甲状腺固有囊清理并完整保留固有囊外、侧叶上下端附近的脂肪组织和疏松结缔组织,这对占16%的变异位置的甲状旁腺免遭切除更有保证。即使是甲状腺侧叶全部切除,同此处理,也可保存甲状旁腺。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的摘除术要广泛探查,但应首先在甲状腺侧叶下端附近及其下方的气管两旁探查下一对甲状旁腺的情况,因为下一对甲状旁腺有的恰好是位于甲状腺侧叶下端;位于侧叶下端下方气管两旁者占4%。
- 邱治民邹宁生
- 关键词:甲状旁腺标本内分泌腺解剖学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