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丹

作品数:5 被引量:11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学成
  • 2篇山楂
  • 2篇山楂叶
  • 2篇化学成分
  • 2篇HPLC法
  • 1篇代谢产物
  • 1篇滇桂艾纳香
  • 1篇熊果酸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分析
  • 1篇英文
  • 1篇原儿茶酸
  • 1篇山里红
  • 1篇内生真菌
  • 1篇肿瘤活性
  • 1篇株产
  • 1篇主要代谢产物
  • 1篇喜树内生真菌
  • 1篇链格孢
  • 1篇瘤活性

机构

  • 5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5篇郑丹
  • 3篇余伯阳
  • 2篇叶文才
  • 2篇刘荣华
  • 1篇张剑
  • 1篇殷志琦
  • 1篇张雷红
  • 1篇赵守训
  • 1篇刘吉华
  • 1篇王英
  • 1篇张晓琦
  • 1篇张现涛

传媒

  • 2篇Chines...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成药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宽叶大戟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对宽叶大戟(Euphorbia latifoli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山萘酚(kaempferol,1)、槲皮素(quereetin,2)、山萘酚3-O-β-D葡萄吡喃糖(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3)、槲皮素3-O-β-D葡萄吡喃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4)、白桦酯酸(betulinic acid,5)、白桦酯醇(betulin,6)、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7)、胡萝卜苷(daucosterol,8)、β-谷甾醇(β-sitosterol,9)、正二十八烷醇(1-octacosanol,10)。化台物1-10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张雷红张现涛叶文才殷志琦郑丹赵守训
关键词:EUPHORBIALATIFOLIA
滇桂艾纳香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被引量:60
2007年
目的:研究滇桂艾纳香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滇桂艾纳香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理化及波谱分析法鉴定其中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滇桂艾纳香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小麦黄素(1)、小麦黄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芹菜素(3)、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4)、木犀草素(5)、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6)、6-甲氧基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7)、原儿茶酸(8)、原儿茶酸甲酯(9)、咖啡酸(10)、咖啡酸甲酯(11)、β-谷甾醇(12)及胡萝卜苷(13)。结论:化合物1~7、9~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郑丹张晓琦王英叶文才
关键词:滇桂艾纳香黄酮原儿茶酸
山楂叶中熊果酸的HPLC法比较分析(英文)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建立山楂叶中熊果酸的HPLC快速测定方法,比较不同种、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山楂叶中熊果酸的含量,为合理开发利用山楂叶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column(250mm×4.6mmI.D.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85∶14.95∶0.05),流速为1.00ml/min;柱温30°C;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建立了一个较好的分离和检测条件。最低检出限(S/N=3)为4.024μg/ml、最低定量限(S/N=10)为12.05μg/ml。工作曲线在(16.09~103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日内稳定性与日间稳定性均符合要求,RSD值分别为0.71%和6.15%。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加样回收率均在89%~105%之间。在此色谱条件下测得山楂叶中熊果酸的含量分别为云南山楂叶1.90%~1.95%、野山楂叶1.00%~1.45%、山里红叶0.45%~0.65%;在山里红叶的不同生长期,嫩叶中熊果酸的含量相对较高。结论该方法成功用于山楂叶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种之间山楂叶中熊果酸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以云南山楂叶中含量最高。然而,对同种山楂叶来说,不同产地以及不同采收期之间熊果酸的含量差异较小。
刘荣华余伯阳邱声祥郑丹
关键词:熊果酸HPLC药物分析
山楂叶中主要多元酚类成分的HPLC法比较分析(英文)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比较不同种、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山楂叶中8种主要多元酚类成分(牡荆素、牡荆素2″O 鼠李糖苷、芦丁、绿原酸、槲皮素、金丝桃苷、4 O 葡萄糖牡荆素和4 O 鼠李糖芦丁)的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250×4.6mmI.D.,5μm);流动相A为乙腈-四氢呋喃(95∶5)、B为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0 ~12minA由12%~17%,12~25minA由17%~18%,25~35minA由18%~40%,35~40minA由40%~100%,40~45 minA为100%,流速1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360nm。结果:野山楂叶中这8种多元酚类成分的总含量最高(3.70%~6.20%),其次是山里红叶(1.12%~2.28%),再次是单子山楂叶(0.98%),云南山楂叶中这8种成分的含量最低(0.70%~0.87%)。对同种的山楂叶来说,其含量随着产地及采收期的不同有着较大差异,含量最高的野山楂叶采自江西于都县,山里红叶中含量最高的是采自山东日照市;对不同时期采收的山里红叶分析表明,嫩叶中尤其是开花期(五月)采收的叶中这8种成分的含量最高,然后慢慢降低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结论:不同种、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的山楂叶中这8种主要多元酚类成分的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
刘荣华余伯阳邱声祥郑丹
关键词:酚类成分山楂叶HPLC法牡荆素山里红检测波长
4株产抗肿瘤活性物质喜树内生真菌的鉴定及其主要代谢产物HPLC初步比较被引量:13
2007年
采用MTT法测定了4株喜树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4菌株发酵产物分别对HL-60、HeLa和HepG2肿瘤细胞株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通过PDA培养基上菌落、菌丝和孢子形态观察以及ITS区(包括5.8S r DNA)核酸序列分析,4株喜树内生真菌被鉴定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真菌。HPLC分析显示4菌株主要代谢产物存在差异,说明植物内生真菌遗传代谢的多样性。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是天然产物的丰富来源。
郑丹刘吉华张剑余伯阳
关键词:抗肿瘤内生真菌链格孢ITS区代谢产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