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大华

作品数:215 被引量:964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9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5篇历史地理
  • 38篇政治法律
  • 28篇哲学宗教
  • 24篇文化科学
  • 15篇社会学
  • 8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2篇民族
  • 40篇主义
  • 40篇文化
  • 27篇思想史
  • 25篇中华民族
  • 24篇近代思想史
  • 23篇中国近代思想
  • 23篇中国近代思想...
  • 21篇民族复兴
  • 17篇民族主义
  • 17篇抗战
  • 14篇社会
  • 13篇思想史研究
  • 12篇新文化
  • 12篇战时
  • 12篇张君劢
  • 12篇事变
  • 11篇新文化运动
  • 11篇学术
  • 11篇社会主义

机构

  • 170篇中国社会科学...
  • 86篇湖南师范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洛阳师范学院
  • 3篇湖南大学
  • 3篇湖南警察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湖南省人民政...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14篇郑大华
  • 6篇喻春梅
  • 5篇贾小叶
  • 5篇曾科
  • 4篇张宝明
  • 3篇王敏
  • 3篇刘平
  • 3篇耿云志
  • 3篇王毅
  • 2篇周元刚
  • 2篇朱蕾
  • 1篇俞祖华
  • 1篇葛晓音
  • 1篇崔希亮
  • 1篇陆建德
  • 1篇刘妍
  • 1篇任青
  • 1篇余来明
  • 1篇楼宇烈
  • 1篇欧阳哲生

传媒

  • 18篇史学月刊
  • 12篇浙江学刊
  • 12篇中国文化研究
  • 10篇教学与研究
  • 9篇天津社会科学
  • 8篇近代史研究
  • 8篇求索
  • 7篇民族研究
  • 7篇安徽史学
  • 6篇河北学刊
  • 6篇学术研究
  • 5篇中州学刊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5篇吉首大学学报...
  • 4篇广东社会科学
  • 4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晋阳学刊
  • 3篇孔子研究
  • 3篇当代中国史研...
  • 3篇史学理论研究

年份

  • 3篇2024
  • 7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12篇2016
  • 13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 5篇2012
  • 12篇2011
  • 6篇2010
  • 15篇2009
  • 12篇2008
  • 17篇2007
  • 21篇2006
  • 16篇2005
2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索发展人民教育之路--毛泽东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主题被引量:2
2013年
在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就新中国教育的性质、教育方针、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发展人民教育,使社会主义教育为人民服务。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对我们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启示意义。
郑大华任青
关键词:毛泽东社会主义教育教育思想
论晚年孙中山“民族建国”思想中的“民族”问题被引量:9
2020年
晚年孙中山主张建立一个“大中华民族主义”的“民族国家”或“大中华民国的国族主义”的“民族国家”。他的“大中华民族主义”中的“大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中心、为主体,同化满、蒙、回、藏等其他少数民族,并通过汉族的改称而形成的;他的“大中华民国的国族主义”中的“国族”,实际上指的就是汉族。因此,它们所体现的都是孙中山自清末以来就具有的大汉族思想倾向的民族观和国家观。而大汉族思想倾向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具有历史局限性,不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郑大华
关键词:孙中山民族国家
论晚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自决权”上的同与异被引量:2
2018年
"民族自决权"有两种,一是列宁提出的"民族自决权",一是威尔逊提出的"民族自决权"。列宁提出的"民族自决权"又包括俄国国内被压迫民族对于大俄罗斯民族的自决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对于帝国主义的自决,而威尔逊提出的"民族自决权"主要指的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对于帝国主义尤其是欧洲老牌帝国主义的自决。后来共产国际在依据列宁的这两种"民族自决权"思想指导中国革命时,则表述为中华民族对于帝国主义的自决和中华民族内部各少数民族对于汉族的自决。如果将晚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自决权"进行比较,那么,在中华民族对于帝国主义的自决权上,他们是同中有异;在中华民族内部各少数民族对于汉族的自决权上,他们是异中有同。这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现象的发生,反映的正是晚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复杂性。
郑大华
关键词:民族自决权列宁孙中山中国共产党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1
2004年
中国的思想史学科是"五四"以后随着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此前的思想史主要包涵在经学史、学案史或学术史之中.比如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于近代思想史多有论述,但不以"思想史"命名.
郑大华贾小叶
关键词:思想史社会思潮
谋求儒学的现代转换——梁漱溟与现代中国学术
2006年
一作为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梁漱溟的一项重要工作或使命便是谋求儒学的现代转换。他曾对他弟子说过:“我觉得我有一个最大责任,即为替中国儒家作一个说明,开出一个与现代学术接头的机会。”梁漱溟谋求儒学现代转换的努力首先体现在他对所谓真假儒学的区分上。
郑大华
关键词:儒家学术儒学弟子
论杨松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历史贡献被引量:17
2015年
1938年,杨松在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开设系列讲座,阐述了"中华民族"、"民族建国"、"民族自决"等一系列重大的民族理论问题。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领导干部第一次就一系列重大的民族理论问题进行理论阐述。在"中华民族"方面,他提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汉族和汉化民族的共同称谓,中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族建国"方面,他提出建立一个"新式的独立自由幸福的中华民国",它既"与西欧法国及北美美国民主共和国有别","也非如苏联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国家";在"民族自决"方面,他提出坚持民族自决权必须与正确地使用民族自决权结合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提倡民族自决权,但不主张民族分散和民族分离,民族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种有效形式,并在中共历史上较早提出建立"民族自治区"。这些思想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郑大华
关键词:民族理论中华民族民族自治
史学研究的重大成果——读冯天瑜教授新著《“封建”考论》被引量:4
2007年
对于生活在大陆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没有不知道和未使用过“封建”一词的,如称秦汉至明清的两千多年社会为“封建社会”,称各种落后、腐朽、反动的制度、思想、习惯乃至人物为“封建专制”“封建阶级”“封建帝王”“封建官僚”“封建军阀”“封建文人”“封建思想”“封建意识”“封建迷信”“封建愚昧”“封建糟粕”“封建头脑”“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封建习俗”……然而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在其新著《“封建”考论》一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中对此提出了质疑,他指出:“封建”本义为“封土建国”“封爵建藩”,古来汉字文化圈诸国如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都在此义上使用“封建”一词,并展开“封建论”。
郑大华
关键词:史学研究考论封建社会汉字文化圈
嘉道经世思潮与晚清思想的近代转型被引量:6
2007年
嘉道经世思潮对晚清思想的近代转型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首先,嘉道经世思想家提出的社会改革思想及其方案,是对"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一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否定,不仅在当时具有振聋发聩的思想解放意义,而且"对于鸦片战争后一切谋求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思想家来说,尤其是对于戊戌时期的维新派来说,是起了极为重要的启蒙作用的"。其次,嘉道经世思想家的"开眼看世界",在客观上是对"华夏中心"观和"华尊夷卑"观的否定,有利于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虚骄自大的心态中解脱出来和近代世界意识的形成。再次,嘉道经世思想家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既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或"夷夏大防"的观念对人们的桎梏,开启了晚清学习西方的新潮流;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传统的轻视科技的价值观念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郑大华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中华民族”观念被引量:19
2014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中华民族"观念经历过从汉族的代称到汉族与汉化民族的统称再到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称谓的演变。从1922年7月第一次使用"中华民族"观念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中共所讲的"中华民族"在多数情况下指的是"汉族"。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38年8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共讲的"中华民族"是汉族与汉化民族的统称,其代表作是杨松的《论民族》一文。1938年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其"中华民族"观念的演变和民族政策的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中华民族的论述,则标志着中共"中华民族"观念的最终形成。中共"中华民族"观念的基本内涵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称谓,"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一律平等。
郑大华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
论张君劢对西学东传的贡献被引量:4
2009年
张君劢对西学东传的传播做出过重要贡献。在政治学方面,他翻译过约翰·穆勒的《代议政治论》、拉斯基的《政治典范》、费希特的《告德意志人民书》以及有关西方人权思想的文章;在哲学方面,除他的老师倭伊铿的学说外,他还介绍过柏格森、康德、黑格尔、费希特、杜里舒、罗素、怀特海、哈德门、耶斯丕氏,现象学派胡塞尔、存在主义派契尔契加、海德格尔、萨特尔等人的哲学思想,就介绍西方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之多而言,在现代中国哲学家中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提并论;在文化思想方面,他是较早介绍德国人施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一书的中国人之一,尤其是对汤因比的《历史哲学》作过比较系统的介绍。张君劢认为,输入西方学理应坚持全面的原则,"凡欧美任何派别之学说",只要能"供我取用吐纳之资"的,都应输入。他输入西方学理,但和西化派不同,他对西方学理并不抱迷信的态度,能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
郑大华
关键词:张君劢学术贡献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