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善媛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小板
  • 2篇天门冬氨酸氨...
  • 2篇门冬氨酸
  • 2篇门冬氨酸氨基...
  • 2篇氨基转移酶
  • 2篇APRI
  • 1篇心病
  • 1篇血清
  • 1篇抑素
  • 1篇易激综合征
  • 1篇症状评分
  • 1篇评分
  • 1篇综合征
  • 1篇胱抑素
  • 1篇胱抑素C
  • 1篇利福
  • 1篇利福昔明
  • 1篇慢性
  • 1篇慢性HBV
  • 1篇慢性HBV感...

机构

  • 4篇青岛大学

作者

  • 4篇郭善媛
  • 3篇刘建军
  • 3篇曲燕
  • 3篇王丽丽
  • 3篇田景波
  • 1篇徐丹
  • 1篇丁发明
  • 1篇王雅琼

传媒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慢性HBV感染患者APRI、FIB-4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检测慢性HBV感染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rosis index based on the four factors,FIB-4)的数值的变化,分析评估肝功能状态,并探讨临床意义,以便寻求简单易行的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手段。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门诊和住院的120例不同临床感染状态下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分为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组,每组40例,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血小板的含量,根据公式计算出APRI和FIB-4的数值,研究其在不同类型慢性HBV感染患者的数值变化。并与总胆红素、白蛋白之间作相关性分析。同时选取3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慢性HBV感染患者、健康对照组APRI的数值分别为1.17±0.71与0.50±0.23,慢性HBV感染患者、健康对照组FIB-4的数值分别为1.90±0.84与1.08±0.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BV携带者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APRI的数值分别为0.53±0.22、1.14±0.61、1.84±0.49;FIB-4的数值分别为1.22±0.54、1.85±0.48、2.64±0.77。慢性HBV感染各亚组患者APRI、FIB-4的数值,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的升高而递增,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与健康对照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与HBV携带者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与HBV携带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携带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性HBV感染患者APRI、FIB-4与总胆红素呈正相关性(P均<0.01);与白蛋白呈负相关性(P均<0.01)�
田景波王丽丽曲燕郭善媛刘建军
关键词:慢性HBV感染
利福昔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利福昔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5例给予利福昔明(0.2 g,4次/天,口服)治疗;B组20例单用复方嗜酸乳杆菌(1.0 g,3次/天,口服)治疗。疗程2周后,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评估利福昔明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评分改变情况。结果 A、B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和6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A组出现不良反应,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福昔明治疗后的单个症状腹胀、腹痛、腹泻频率的评分和症状总评分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福昔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可改善患者的腹痛、腹胀、腹泻频率症状。
田景波曲燕郭善媛王雅琼刘建军王丽丽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利福昔明症状评分
检测血清胱抑素C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因胸痛初诊入院并行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80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血清中胱抑素C水平,对其进行分析,并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结果 CHD组的CysC值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268,P<0.01)。结论检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冠心病诊断及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徐丹丁发明郭善媛
关键词:冠心病胱抑素C评分
肝硬化患者APRI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检测肝硬化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和血小板( PLT)比率指数( APRI)的变化,分析评估肝功能状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8例肝硬化患者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进行评分,分为A、B、C级三组,定量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AST和PLT,根据公式计算出APRI数值,并选取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肝硬化组APR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Child-Pugh分级的升高而递增,表现为C级﹥B级﹥A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总胆红素存在正相关(P﹤0.01);与白蛋白存在负相关性( 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APRI的变化,可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态,有助于判断肝硬化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有助于肝硬化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田景波王丽丽曲燕刘建军郭善媛
关键词:肝硬化CHILD-PUGH分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