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琳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低出生体重
  • 3篇低出生体重儿
  • 3篇腋静脉
  • 3篇静脉
  • 3篇出生体重
  • 2篇腋静脉留置针
  • 2篇卒中
  • 2篇留置
  • 2篇脑卒中
  • 2篇静脉留置
  • 2篇静脉留置针
  • 2篇康复
  • 2篇护理
  • 2篇穿刺
  • 1篇导尿
  • 1篇新生儿
  • 1篇腋静脉穿刺
  • 1篇腋静脉穿刺置...
  • 1篇一次穿刺成功...
  • 1篇源性

机构

  • 7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中煤第五建设...

作者

  • 7篇郭琳
  • 3篇张小宁
  • 3篇马宁玲
  • 3篇周长美
  • 3篇李玉侠
  • 1篇樊桂莲

传媒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2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120例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12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6.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郭琳樊桂莲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
依据食品流变学量化食物稠度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预防误吸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 探讨依据食品流变学量化食物稠度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预防误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顺序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根据食品流变学量化食物稠度,并给予相应饮食指导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误吸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刺激性呛咳、气急、发绀、窒息、发音异常等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依据食品流变学量化食物稠度可有效改善其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避免其发生误吸,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马静郭琳
关键词:食品流变学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
腋静脉穿刺置管在低出生体重儿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腋静脉穿刺置管在低出生体重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低出生体重儿181例,分为腋静脉组96例和其他外周静脉组85例,分别进行静脉穿刺置管,考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腋静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其他外周静脉组(P〈0.01);腋静脉组的并发症(静脉炎、液体外渗、脱管、折管等)也显著低于其他外周静脉组(P〈0.05或P〈0.01);但2组拔管时细菌培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腋静脉组穿刺针留置天数显著长于其他外周静脉组(P〈0.01)。结论腋静脉穿刺置管简便,容易掌握,安全性高,能满足较长时间治疗的需要,值得在新生儿科推广。
周长美张小宁马宁玲李玉侠郭琳
关键词:静脉穿刺腋静脉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在康复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康复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新兴学科,康复主要的目的在于将患者以最佳的状态回归社会,在临床上动手能力要求更高。为了适应这一新兴学科的护理教学,必须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与PBL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在康复科护理教学中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化整合课程资源,结合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郭琳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
腋静脉留置针在低出生体重儿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腋静脉穿刺置管在低出生体重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低出生体重儿儿181例,分为腋静脉组96例和其他外周静脉组85例2组。结果在一次穿刺成功率上腋静脉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其他外周静脉组,2组比...
周长美张小宁马宁玲李玉侠郭琳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
文献传递
腋静脉留置针在低出生体重儿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腋静脉穿刺置管在低出生体重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低出生体重儿儿181例,分为腋静脉组96例和其他外周静脉组85例2组。结果在一次穿刺成功率上腋静脉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其他外周静脉组,2组比...
周长美张小宁马宁玲李玉侠郭琳
清洁间歇性导尿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排空障碍疾病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清洁间歇性导尿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排空障碍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神经源性膀胱排空障碍的患者按照导尿技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导尿管法,观察组采用清洁间歇性导尿技术法,比较两组的排尿效果、泌尿系统感染、漏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2周、第4周的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尿残余量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自主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漏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2周、第4周的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均少于对照组,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清洁间歇性导尿技术有利于促进神经源性膀胱排空障碍的膀胱功能恢复,减少泌尿系统感染,提高舒适度。
郭琳
关键词:间歇性导尿神经源性排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