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征宇

作品数:729 被引量:5,542H指数:3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4篇期刊文章
  • 64篇会议论文
  • 56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5篇医药卫生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文化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社会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60篇成像
  • 140篇动脉
  • 123篇磁共振
  • 109篇血管
  • 93篇影像
  • 68篇肿瘤
  • 68篇磁共振成像
  • 67篇冠状
  • 63篇冠状动脉
  • 61篇X线
  • 58篇图像
  • 54篇造影
  • 50篇X线计算
  • 50篇X线计算机
  • 45篇影像学
  • 44篇血管成像
  • 42篇胰腺
  • 42篇体层摄影
  • 42篇图像质量
  • 33篇血管造影

机构

  • 685篇北京协和医院
  • 26篇中国医学科学...
  • 14篇北京协和医学...
  • 9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中华医学会
  • 7篇同济大学附属...
  • 7篇山东大学
  • 6篇北京医院
  • 6篇南京军区南京...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飞利浦(中国...
  • 5篇中日友好医院
  • 5篇通用电气公司
  • 5篇抚顺市中心医...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西藏自治区人...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708篇金征宇
  • 230篇薛华丹
  • 118篇孙昊
  • 95篇王怡宁
  • 93篇王沄
  • 63篇宋兰
  • 63篇张竹花
  • 60篇陈钰
  • 59篇李晓光
  • 58篇孔令燕
  • 52篇王萱
  • 50篇宋伟
  • 48篇潘杰
  • 46篇冯逢
  • 46篇杨宁
  • 43篇刘炜
  • 40篇王志伟
  • 40篇刘巍
  • 40篇石海峰
  • 35篇张晓波

传媒

  • 143篇中国医学科学...
  • 95篇中华放射学杂...
  • 45篇协和医学杂志
  • 39篇放射学实践
  • 26篇临床放射学杂...
  • 26篇中国医学影像...
  • 22篇介入放射学杂...
  • 18篇基础医学与临...
  • 15篇磁共振成像
  • 13篇中国医学影像...
  • 13篇中华医学杂志
  • 9篇医学影像学杂...
  • 9篇中国医疗设备
  • 8篇癌症进展
  • 7篇国外医学(临...
  • 6篇国际医学放射...
  • 5篇中华神经科杂...
  • 5篇中华内科杂志
  • 5篇中国介入影像...
  • 3篇中国医学计算...

年份

  • 2篇2024
  • 32篇2023
  • 45篇2022
  • 50篇2021
  • 43篇2020
  • 35篇2019
  • 29篇2018
  • 47篇2017
  • 24篇2016
  • 11篇2015
  • 25篇2014
  • 37篇2013
  • 26篇2012
  • 32篇2011
  • 40篇2010
  • 42篇2009
  • 31篇2008
  • 25篇2007
  • 33篇2006
  • 19篇2005
7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动脉栓塞治疗医源性子宫动静脉畸形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2013年
目的探讨经动脉栓塞治疗医源性子宫动静脉畸形(AVM)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2月因医源性子宫AVM行经动脉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32例患者(中位年龄31岁,范围18~45岁)入选本研究。分析患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止血效果及治疗后妊娠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接受了37次经动脉栓塞治疗,其中5例患者因再发出血而行二次栓塞治疗。治疗后有30例(30/32,93.75%)患者得到有效止血。8例患者栓塞后成功妊娠,3例顺产婴儿。7例患者出现栓塞后综合征表现,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动脉栓塞治疗医源性子宫AVM安全可行。
王志伟李晓光石海峰潘杰张晓波刘巍杨宁金征宇
关键词:子宫动静脉畸形大出血经动脉栓塞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8例脾动脉瘤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8例脾动脉瘤患者,经导管通过脾动脉使用弹簧圈栓塞瘤体远近端动脉而将瘤体隔绝,术后采用CT或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3~36个月。结果8例脾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无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10个月因腹腔大出血死亡,其余7例随访3~36个月情况良好,未见血管再通。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脾动脉瘤安全可行,术后定期影像随访非常重要。
王志伟李晓光金征宇杨宁
关键词:脾动脉瘤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经导管动脉栓塞
CT纹理分析无创体内鉴别诊断泌尿系尿酸及非尿酸结石的初步临床研究
孙昊张古沐阳石冰薛华丹金征宇
多层CT评价颈动脉重度狭窄性病变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多层CT脑灌注技术和头颈部CT灌注成像(CTA)技术联合应用评价颈动脉重度狭窄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3例有症状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性病变进行颅脑平扫、脑CT灌注和头颈部CTA联合检查。利用CTA对血管的狭窄程度、狭窄部位进行评价,利用CT灌注对脑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行评价。选10名年龄相匹配的志愿者行CT灌注检查,作为CT灌注的对照组。结果CTA显示一侧颈内动脉闭塞12例,一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11例。7例为单侧颈内动脉病变,16例为多血管多部位狭窄,包括对侧颈动脉狭窄,单侧或双侧椎动脉狭窄或闭塞,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脑CT灌注显示病变同侧灌注异常17例,闭塞组(8例)和重度狭窄组(9例)在灌注异常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发组(3例)和多发组(14例)在灌注异常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重度狭窄性病变多伴有同侧脑灌注的异常(17/23),多血管病变脑内灌注异常的发生率多于单发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CTA和CT灌注技术联合应用可更加全面地评价颈动脉狭窄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明利金征宇高山陆菁菁薛华丹赵文敏王沄张云庆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液动力学现象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评价急性肺栓塞严重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在评价肺栓塞(PE)严重性方面的价值。方法:23例急性PE患者行16层螺旋CT肺动脉和下肢静脉血管成像。根据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右室劳损组(A组,7例)和无右室劳损组(B组,16例)。在CTPA心腔短轴位图像上测量右室最大横径(RVMMA)、左室最大横径(LVMMA)、主肺动脉(PA)直径、升主动脉(AO)直径,观察室间隔移位、下腔静脉对比剂反流情况,并计算RVMMA/LVMMA和PA/AO值及肺动脉阻塞指数。结果: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的参数包括肺动脉阻塞指数(分别为46.79%、25.31%,P=0.024),RVMMA(分别为4.9和3.51cm,P<0.001),LVMMA(分别为3.34和4.07cm,P=0.046),RVMMA/LVMMA(分别为1.56、0.88,P=0.002),主肺动脉直径(分别为3.31和2.67cm,P=0.01),PA/AO(分别为1.03、0.75,P=0.011),室间隔移位比(分别为4/7、1/16,P=0.017)。以肺动脉阻塞指数为47%作为阈值时,诊断右心室劳损的敏感度为57%,特异度为75%;以RVMMA/LVMMA为1.4作为阈值,诊断右心室劳损的敏感度为71%,特异度为100%。结论:CTPA不仅可以诊断PE,并且可以提示急性PE的严重性。
张燕金征宇陆慰萱张竹花刘春萍留永健
关键词:肺栓塞
嗅觉正常与失嗅者嗅觉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观察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应用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初步研究人嗅觉脑活化区。方法受试者15人,均右利手,其中健康年轻志愿者10人,完全失嗅患者5例。受试者行耳鼻咽喉科常规体格检查以及T&T主观嗅觉测试。功能磁共振采用事件相关设计,以醋酸异戊酯为刺激剂,通过呼吸同步式嗅觉刺激器释放刺激,刺激间隔60s,刺激10次。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采用梯度回波平面回波成像序列。SPM2处理图像数据。结果嗅觉正常受试者能得到气味刺激脑功能活化区,完全失嗅患者无脑活化区。嗅觉正常受试者得到的脑活化区位于:梨状皮质、眶额回、杏仁体、扣带回、额回、颞回、基底核、丘脑和岛回。右侧脑活化部位明显多于左侧,右侧总活化像素为314,左侧为57。结论嗅觉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是能直接反映嗅皮质活化的客观嗅功能测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对于揭示嗅觉中枢处理有重要意义。
刘剑锋有慧倪道凤朱莹莹金征宇
关键词:嗅觉磁共振成像端脑
正常胰腺灌注特征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采用64层螺旋CT研究扫描层厚对正常胰腺实质灌注参数的影响及年龄与正常胰腺灌注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2年内共56名无明确腹部疾病的患者(女34: 男22)入组。平均年龄44.7岁(17~78岁),采用西门子 64层螺...
薛华丹刘炜孙昊金征宇
文献传递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影像学表现一例被引量:2
2013年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tinous neoplasm of the bile tract,BT—IPMN)是一种黏液高分泌性的胆管乳头状瘤病,在临床较为罕见。北京协和医院于2012年7月经影像学诊断并收治了1例BT—IPMN,现报告如下。
刘婧娟肖雨杨爱明费贵军孙昊王萱陈钰薛华丹金征宇
关键词:影像学
前景与挑战:当医学影像遇见人工智能被引量:44
2018年
伴随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可较大程度降低医生工作量的观点在业界已达成共识。但在综合诊疗上,人工智能可否给予医生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尚无定论。目前,国内医学影像领域的人工智能绝大多数仅集中于单纯的图像识别,缺乏医学数据的积累和对影像报告的分析,人工智能和医学影像结合的模式刚刚开始,我们期待科技的进步继续成为人类文明的动力之源。
金征宇
关键词:人工智能医学影像
OCSP分型对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的价值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OCSP(Oxfordshirecommunitystrokeproject)分型应用于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 2 7例超早期动脉溶栓患者进行OCSP分型并与血管造影 (DSA)、NIHS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以DSA为金标准 ,OCSP分型各组患者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完全前循环梗塞 (TACI) (87 5 % ,95 % ) ,部分前循环梗塞(PACI) (72 7% ,88 9% ) ;腔隙性梗塞 (LACI) (6 6 7% ,92 3% ) ;后循环梗塞 (POCI) (10 0 % ,10 0 % )。患者入院NIHSS评分与分型显著相关 (P =0 0 2 1)。结论 对超早期动脉溶栓患者进行OCSP分型是可行的 ,与DSA、NIHSS的一致性较好 ;但这需要由更大样本的研究来验证。
徐蔚海黄一宁高山金征宇张青
关键词:脑梗死OCSP分型超早期动脉溶栓血管造影
共7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