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润铭
- 作品数:178 被引量:72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儿童急性白血病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表达与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疾病状态的关系。方法将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科住院的4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分为未缓解组(A组,23例)和缓解组(B组,19例)。18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刺激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的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PBMC中CD4+IL-17+细胞的比例。结果 A组和B组IL-17和IL-23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L-17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IL-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Th17的比例均低于C组,且A组Th17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h17细胞可能通过分泌IL-17参与了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生及病情发展,其水平高低部分反映白血病的疾病状态。
- 吴小艳金润铭余慧王方夏忆
- 关键词:儿童急性白血病
- 原位RT-PCR检测骨髓塑料切片中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组织学依据探讨
- 2008年
- 目的寻找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巨细胞病毒(CMV)活动性感染的组织学依据。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06年2月至2007年10月筛选造血系统两系或三系减少患儿3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1例)。取患儿骨髓活检组织,塑料包埋制备薄切片;将切片置于Eppen-dorf管反应液内进行原位逆转录并扩增,原位检测骨髓组织中CMV mRNA表达。同时取患儿骨髓液行普通液相RT-PCR检测CMV mRNA作为对照。结果14例(37.8%)骨髓塑料切片检测到CMV mRNA表达;阳性细胞多为骨髓实质细胞,呈局灶性或片状分布,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细胞胞浆内,少量出现在部分细胞的胞核。普通液相RT-PCR检测16例(43.2%)骨髓液中有CMV mRNA表达,2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原位RT-PCR方法可用于塑料包埋切片的检测,可定位诊断骨髓中CMV活动性感染,为CMV活动性感染致血液学改变提供了组织学依据,对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 桂敏周东风孟浦邱奕宁金润铭
- 关键词:RT-PCR骨髓巨细胞病毒感染组织学
- 1例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e,WAS)是一种少见且严重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以血小板减少、湿疹、免疫缺陷为特征,易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该病的致病基因WAS位于X染色体短臂Xp11.22-11.23,包含12个外显子,编码含502个氨基酸的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蛋白(WASP)。
- 兰凤丽万霞周东风李欣金润铭
- 关键词:插入突变
- 儿童免疫介导骨髓衰竭综合征研究进展
- 2007年
- 余慧邱奕宁金润铭
- 关键词:免疫介导儿童
- 人类细小病毒B_(19)感染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人类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对骨髓巨核祖细胞的影响。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PVB19-IgM、PCR检测HPVB19VP独特区DNA。筛选出并HPVB19感染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骨髓行巨核祖细胞体外培养,集落细胞计数。结果外周血HPVB19-DNA阳性及血清HPVB19IgM阳性ITP 31例患儿中,巨核祖细胞集落细胞形成减低,与正常对照组及非HPVB19感染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PVB19可影响巨核祖细胞集落形成。
- 林雯金润铭肖燕蒙冰刘朝
- 关键词:紫癜特发性巨核祖细胞
- 哇巴因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哇巴因对白血病细胞株Jurkat是否具有凋亡诱导作用 ,探索其可能的信号传导通路 ,阐明哇巴因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法观察哇巴因对白血病细胞生长的抑制程度 ;应用电镜及流式细胞术观测细胞凋亡 ;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extracelluarsignal regulatedkinase1/ 2 ,简称ERK1/ 2 )的表达。结果 :哇巴因能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的数量与哇巴因的浓度呈正相关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哇巴因作用后 ,磷酸化ERK1/ 2 的表达减低。结论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通路可能参与了哇巴因引起的白血病细胞的凋亡过程。
- 金润铭熊安秀白燕林雯吴晓艳余慧费洪宝
- 关键词:白血病哇巴因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
- 血小板生成素和巨核细胞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生成素(TPO)和巨核细胞计数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22例ITP患儿血清TPO水平,根据巨核细胞数分为A组(巨核细胞数≤35/6 cm2)与B组(巨核细胞数>35/6 cm2),两组进行TPO水平比较,并观察各组疗效。结果A和B组TPO水平分别为(368.33±39.47)ng/L,(141.48±11.28)ng/L。A组明显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t=7.44 P<0.01)。A组治疗有效率为23.8%,明显低于B组84.2%,其差异有显著性(χ2=6.54 P<0.05)。A组有效5例TPO为(109.60±15.59)ng/L,无效16例TPO为(449.18±29.59)ng/L,其差异有显著意义(t=-6.23 P<0.01)。结论ITP患儿血清TPO水平存在较大差异,TPO水平明显增高且无巨核细胞数增高者疗效差,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 肖燕林雯刘勤蒙冰金润铭费洪宝
- 关键词:紫癜特发性血小板生成素巨核细胞
- 血小板生成素对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诊断意义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生成素(TPO)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2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3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26名正常儿童血清TPO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A组、MDS组、ITP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TPO水平分别为(1335.83±99.89)ng/L、(255.13±47.36)ng/L、(96.7±12.28)ng/L和(95.17±8.78)ng/L。A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13.786 P<0.001);MDS组也高于对照组(t=3.836 P<0.001)。但MDS组增高无AA组显著,且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差异(t=8.73 P<0.001);ITP组与正常组无差异(t=0.102 P>0.05)。结论血清TPO水平明显增高反映骨髓巨核细胞增生减低,对于因骨髓巨核细胞增生状态不同所致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有较高参考价值。
- 刘勤林雯肖燕金润铭
-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素疾病
-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诊断与治疗被引量:9
- 2013年
- 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蛋白C、蛋白S和蛋白z的必要辅助因子,在肝细胞微粒体中通过羧化特定的谷氨酸残基完成凝血因子合成。
- 张冰玉金润铭
- 关键词:婴儿维生素K缺乏
- 不同年龄段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302例NHL患者按照年龄分为儿童组(≤14岁)68例和成人组(15-60岁)234例,对比2组NHL患者的好发性别、首发症状、受累部位、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男性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女性(χ^2=4.712,P=0.031;χ^2=4.921,P=0.027),但2组患者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3,P=0.481)。儿童组浅表淋巴结大、发热、颈部包块、腹痛和腹胀、纵隔肿块、呕血和黑便的发生比例显著高于成人组(P〈0.05),成人组鼻塞、涕中带血的发生比例显著高于儿童组(P〈0.05)。成人组B细胞NHL的比例显著高于儿童组(P〈0.05),儿童组自然杀伤(NK)/T细胞NHL的比例显著高于成人组(P〈0.05)。儿童组Ⅲ期患者无全身症状的比例显著高于成人组(P〈0.05),成人组Ⅳ期患者有全身症状的比例显著高于儿童组(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的NHL患者在首发症状、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成人患者鼻腔受累及晚期有全身症状的比例更高,B细胞NHL为成人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而NK/T细胞NHL为儿童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 汪靖金润铭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儿童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