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肺炎
  • 1篇心肌
  • 1篇心肌酶
  • 1篇心肌酶学
  • 1篇心肌损害
  • 1篇血气
  • 1篇血气分析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支原体肺炎
  • 1篇年长儿
  • 1篇重症
  • 1篇酶学
  • 1篇患儿
  • 1篇肌酶
  • 1篇肌损害
  • 1篇肺炎患儿
  • 1篇肺炎支原体

机构

  • 2篇皖南医学院附...
  • 1篇池州市人民医...

作者

  • 2篇金素文
  • 1篇汪浩文
  • 1篇吴娟
  • 1篇江素丽
  • 1篇王国平
  • 1篇陶建华
  • 1篇杨晓光

传媒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婴幼儿与年长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提高对婴幼儿与年长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认识。方法从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特征及转归等方面分析。结果婴幼儿组与年长儿组在咳嗽、发热表现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肺部啰音、哮鸣音体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长儿组易发生大叶性肺炎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年长儿易发生肺不张、胸腔积液肺内并发症及过敏性紫癜、心肌损害、中毒性脑炎肺外并发症。结论婴幼儿与年长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不同,据其特点对诊治有所帮助。
陶建华金素文江素丽吴娟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婴幼儿年长儿
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相关检测指标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患者心肌损害血气指标,心电图及心肌酶学的变化及相关性,探讨重症肺炎心肌损害的发病机制。【方法】对58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心肌酶学检查结果分为:心肌酶异常组、心肌酶正常组;根据有无心力衰竭将两组患儿分为心力衰竭组与无心力衰竭组。分析各组患儿心电图、血气指标及心肌酶学的变化,并探讨血气指标与心肌酶学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心肌酶学异常组的血气分析水平较心肌酶学正常组有显著改变(P<0.01),无心力衰竭组心肌酶学变化较正常对照组也有显著改变(P<0.01)。心肌酶学异常组32例中CK-MB水平与血气分析结果的-BE值呈正相关(r=0.518,P<0.01)。58例重症肺炎患儿中心电图显著改变者51例,其中心肌酶学异常组患儿45例,占88.24%。【结论】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对重症肺炎心肌损害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血气分析、心肌酶学检测及心电图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和判断病情预后。
汪浩文王国平杨晓光金素文
关键词:肺炎血气分析心肌酶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