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才
-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BCD^(3)评分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ABCD^(3)评分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20例TIA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ABCD^(3)评分和DSA检查。观察TIA患者入院后7 d内脑卒中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BCD^(3)评分分级、DSA结果与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BCD^(3)评分分级、DSA结果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的效果。结果220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于入院后7 d内发生脑卒中,发生率为1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BCD^(3)评分分级、DSA结果均与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具有相关性(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BCD^(3)评分分级、DSA结果及二者联合预测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0.782、0.854。结论ABCD^(3)评分联合DSA结果对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钟才韦英海欧阳强庞霖霖闫灵婉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脑卒中
-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64-MSCTA/)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9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头颈部64-MSCTA检查,其中拟诊为后循环缺血的31例患者1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
- 钟才
-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 文献传递
- 自膨式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卒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血管内治疗是症状性ICAS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自膨式支架置入术是治疗症状性ICAS最常用的血管内治疗方式,现就其在临床中治疗症状性ICA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钟才陈仕检庞霖霖刘亚媛
- 关键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脑卒中自膨式支架
- 64-多层螺旋CT造影诊断大脑后循环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评价64-多层螺旋CT造影(64-MSCTA)对大脑后循环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5例均行64-MSCTA检查,对椎基底动脉成像质量进行评估,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评价64-MSCTA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 64-MSCTA检查成像优良率为98.15%。64-MSCTA检查发现椎基底动脉发生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41支,其中轻度狭窄10支,中度狭窄11支,重度狭窄18支,闭塞2支。DSA检查发现椎基底动脉发生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40支,其中轻度狭窄12支,中度狭窄10支,重度狭窄16支,闭塞2支。64-MSCTA对各级狭窄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为:轻度狭窄分别为75.00%、98.48%、90.00%、95.59%;中度狭窄分别为80.00%、95.59%、72.73%、97.01%;重度狭窄分别为100.00%、96.77%、88.89%、100.00%;闭塞均为100.00%。结论 64-MSCTA诊断大脑后循环动脉狭窄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钟才韦英海吴振宏欧阳强蓝玉
- 关键词:动脉狭窄
- 丁苯酞注射液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递质、炎性因子及脑电图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递质、炎性因子及脑电图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1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连续治疗2周。观察临床总有效率、神经递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炎性因子[蛋白磷脂酶A2(Lp-PLA2)、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电图慢波化比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1.67%vs 55.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NSE[(10.22±1.30)mg/L vs(14.35±2.60)mg/L],NPY[(116.25±6.38)ng/L vs(150.17±8.22)n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血清BDNF[(7.52±1.48)ng/mL vs(5.31±1.06)n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血清Lp-PLA2[(25.47±4.13)μg/L vs(41.83±5.36)μg/L]、IL-6[(88.65±4.28)pg/L vs(101.39±6.10)pg/L]、hs-CRP[(4.10±0.62)ng/L vs(7.78±1.55)n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脑电图慢波化比率[(2.36±0.59)vs(4.27±1.1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可改善神经递质水平,能抑制炎性反应,提高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 邹昂儒庞霖霖钟才周少旦
-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丁苯酞注射液神经递质炎性因子脑电图
- 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对帕金森病相关基因Nurr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LY294002(LY)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帕金森病(PD)相关基因Nurr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BV2小胶质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脂多糖(LPS)组、LY+LPS组及LY组。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PI3K/AKt信号通路标志物P-AKt蛋白表达情况;LY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后,运用荧光定量(Q)-PCR检测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4、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mRNA及PD相关基因Nurr1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对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P-AKt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LPS组相比,LY+LPS组下降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组IL-4、TGF-β及Nurr1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1);与LPS组相比,LY+LPS组均显著升高(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培养液培养的PC12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LY预处理可以抑制LPS导致的PC12细胞死亡率。结论LY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能够促进BV2中PD相关基因Nurr1的表达,且对LPS诱导的炎症反应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 庞霖霖欧阳强韦宁钟才刘亚媛周少旦吕庚珉何荣新闫灵婉
- 关键词:PI3K/AKT信号通路帕金森病NURR1炎症PC12
- CT血管造影对椎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诊断椎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7例临床拟诊为后循环缺血发作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A检查,其中51例于CTA检查前后1周内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53例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CFDS)检查。CTA扫描横断面轴位图像应用三维重建技术作图像后处理,测量颅外段椎动脉狭窄程度,统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分别与DSA和CFDS结果比较。结果CTA与DSA对颅外段椎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判断的一致性为92.2%(Kappa=0.89,P<0.01),CTA对颅外段椎动脉各级狭窄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在轻度狭窄为87.50%、95.24%、87.50%、95.24%;中度狭窄为95.65%、96.67%、91.67%、98.31%;重度狭窄为100%、98.81%、93.75%、100%;闭塞为100%、100%、100%、100%。CTA在颅外段椎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CFDS(P<0.05)。结论 CTA对椎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高,而且能确切评价粥样硬化斑块,可作为椎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筛选的常规方法。
- 蓝玉罗曙光韦英海钟有安欧阳强吴振宏钟才
- 关键词:椎动脉狭窄粥样硬化斑块血管造影术
- ABCD3评分系统联合危险因素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卒中风险的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ABCD3评分系统联合危险因素在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早期卒中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120例TIA患者,根据TIA后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差异,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TIA后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将独立危险因素纳入评分系统,采用ABCD3评分联合危险因素进行TIA后脑梗死风险预测,并与ABCD3评分系统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既往脑梗死或TIA史、血清同型半胱氨酸≥15μmol/L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8mg/L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15μmol/L及血清CRP≥8 mg/L是TIA后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ABCD3联合危险因素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优于ABCD3评分(P<0.05)。结论:ABCD3联合危险因素评分评估TIA后脑梗死风险的效果优于ABCD3评分系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钟才韦英海吴振宏欧阳强蓝玉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
- CTA下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溶栓中应用效果观察及对日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标准,以我院2010-05—2013-06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男64例,女48例,年龄46~78岁,平均(65.2±4.7)岁;就诊时距发病时间间隔〈3.0h,经头颅CTA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脑功能缺损严重,神经系统症状未自然缓解,血压〈180/100mmHg。
- 吴振宏钟才乔振虎
- 关键词:阿替普酶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