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西艴

作品数:43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血压
  • 18篇高血压
  • 15篇心肌
  • 9篇左室
  • 7篇心室
  • 7篇左室肥厚
  • 7篇卡维地洛
  • 7篇肥厚
  • 5篇地平
  • 5篇心肌梗死
  • 5篇沙坦
  • 5篇梗死
  • 4篇心肌纤维
  • 4篇心肌纤维化
  • 4篇心绞痛
  • 4篇原发性
  • 4篇原发性高血压
  • 4篇肾上腺
  • 4篇肾上腺素
  • 4篇室颤

机构

  • 23篇郑州大学第一...
  • 15篇河南医科大学...
  • 6篇河南省人民医...
  • 6篇郑州大学第三...
  • 5篇漯河市中心医...
  • 3篇河南医科大学
  • 3篇郑州市第二人...
  • 3篇郑州市第一人...
  • 3篇郑州铁路局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河南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郑州铁路职业...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五...

作者

  • 43篇闫西艴
  • 10篇张彦周
  • 5篇吕云霞
  • 5篇杜松
  • 4篇魏晓真
  • 4篇周文平
  • 4篇敬慧智
  • 3篇胡婷婷
  • 3篇吕凤英
  • 2篇谢晋湘
  • 2篇刘力生
  • 2篇孙宁玲
  • 2篇孙明
  • 2篇张永珍
  • 2篇石湘云
  • 2篇贾莉婷
  • 2篇张延荣
  • 2篇余枢
  • 2篇魏太星
  • 2篇胡大一

传媒

  • 5篇临床荟萃
  • 4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高血压杂志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心血管病学进...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4
  • 2篇1992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螺内酯加强苯那普利降压及改善左室肥厚作用的研究
2002年
目的 :旨在观察螺内酯对苯那普利长期使用的降压疗效及改善左室肥厚作用的影响。方法 :136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先予苯那普利 10mg·d-1口服治疗 1个月 (A组 ) ,未达显效者再随机分为B组和C组 ,单盲法分别加服氯沙坦 5 0mg·d-1和螺内酯 4 0mg·d-1,治疗一个月。 3组中显效病人 (A组 5 7例 ,B组 2 0例 ,C组 2 1例 )均继续原方案治疗 12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 6 ,12个月末观察 :(1)诊室血压 ;(2 )超声心动测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EF值及A/E比值 ,并计算左室重量、左室重量指数 ;(3)测血钾、肾功、血糖、血脂。结果 :苯那普利小剂量单用 ,近期显效率 4 1.9% ,长期使用仍能维持降压疗效 ,但需增加剂量。未显效者加用氯沙坦和螺内酯后 ,近期显效率分别为 5 7.14 %和 6 1.76 % ,长期用药血压维持正常率分别为 91.4 3%和 94 .12 %。 3组均有显著逆转左室肥厚作用 ,治疗后LVDD、IVST、LVPWT、LVMW及LVMI及A/E均明显降低 ,EF值均有明显升高 ,P <0 .0 5或P <0 .0 1。 6个月末 3组无差异P <0 .0 5 ;12个月末B、C两组接近P >0 .0 5 ,但均优于A组 ,P <0 .0 5。治疗前后对血钾、肾功、血糖、血脂均无显著影响。结论 :螺内酯在加强苯那普利长期降压及改善左室肥厚作用方面 ,与氯沙坦一样有效。且?
姚峰海延荣刘朝霞张彦周闫西艴鲁明
关键词:螺内酯苯那普利氯沙坦左室肥厚疗效评价
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防治被引量:12
2000年
心室重塑是继于心肌梗死后的持续性、进行性变化 ,其程度决定着心功能状况及病人预后 ,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及其他合理治疗可减轻或延迟其进展。
张彦周刘东亮闫西艴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室重塑
右室心肌病被引量:1
2004年
闫西艴杜松
关键词:心肌病
卡维地洛对降压及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的影响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及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E)水平的影响。方法 :EH患者服用卡维地洛治疗 12周 ,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及血清PⅢNP及血浆NE、E水平的变化。结果 :EH患者治疗前血压、心率、血清PⅢNP及血浆NE、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 12周后血压、心率、血清PⅢNP及血浆NE、E水平较前显著降低。治疗前后血压与血清PⅢNP水平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卡维地洛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血清PⅢNP及血浆NE、E水平且副作用少 。
夏合中李鼎张彦周龚辉闫西艴张玉芳
关键词:高血压卡维地洛
卡维地洛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研究国产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以拉贝洛尔为对照药。20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SBP<200mmHg,DBP95~114mmHg)患者口服安慰剂2周后DBP仍在95~114mmHg,随机分别给予卡维地洛(1O~40mg qd)和拉贝洛尔(50~125mg bid)治疗,每组各100例。疗程为10周。安慰剂期末和治疗2,4,6,10周测量坐位、立位血压和心率,记录不良反应。结果:①10周末,卡维地洛(卡组)SBP降低18.9mmHg(11.7%);DBP由(99.0±4.3)mmHg降至(85.2±8.1)mmHg,降低13.8mmHg(13.9%);拉贝洛尔(对照组)SBP/DBP降低16.4/13.0mmHg(10.4%/13.0%)。各组内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的差别,P<0.01,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的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降低。②卡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和77%,总显效率分别为68%和5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卡维地洛主要的不良反应:头晕(13%)、乏力(1%)、心动过速(2%)、头痛(5%)、嗜睡(3%)、皮肤过敏(1%)、一过性GPT轻度增高(1%)。结论:每日口服1次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
姜红谢晋湘刘力生项志敏余枢孙明石湘云温绍君胡大一孙宁玲闫西艴
关键词:卡维地洛原发性高血压多中心随机试验平行对照试验
卡维地洛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02年
目的:评价国产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20~70岁,其中≥65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有39例占19.4%,经过停药1周、2周安慰剂清洗期后,口服卡维地洛片10mg qd,2周后舒张压≥90mmHg或血压下降<20 mmHg,每2周增加剂量10mg qd,直至10周结束观察。结果:201例患者服药2周末舒张压即明显下降,治疗10周末平均剂量为20mg/日,舒张压平均降低11.8mmHg(↓12.0%),总有效率为83.1%,总显效率为63.1%。服药后心率在正常范围内下降5.8次/分,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无明显改变。不良反应主要是头晕(3%)、乏力(1.5%)、恶心(1%)、头胀(1.5%)、皮肤过敏(0.5%)、干咳(0.5%),视力模糊(0.5%),但均较轻微,无需停药。有1例62岁男性患者服药20mg/日,2小时后发生立位晕厥,平卧1小时后恢复。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姜红谢晋湘刘力生顼志敏余枢孙明石湘云温绍君胡大一孙宁玲闫西艴陈鲁原
关键词:临床疗效安全性卡维地洛Β-阻滞剂原发性高血压EH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冠状动脉再通后对左室重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2001年
逯锦涛段宝民王为民闫西艴
关键词:血栓溶解治疗左心室功能
氧化镁和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2000年
目的 :探讨氧化镁、硝苯地平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方式 ,1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氧化镁组 ;硝苯地平组 ;氧化镁 +硝苯地平组 ,疗程 8周。结果 :硝苯地平单独治疗或联用氧化镁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血压 ,但两药联用治疗的总有效率 (91.1% )显著高于硝苯地平单用 (6 8.4% ) ,P <0 .0 1,氧化镁组治疗后血压无明显降低 (P >0 .0 5 ) ,总有效率 (5 .1% )显著低于硝苯地平组及两药联用组 (P <0 .0 1)。氧化镁组和两药联用组治疗后血清胆固醇明显下降 (P <0 .0 5 ) ;但血镁和其他生化检查改变不大。三组的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 :氧化镁单独治疗无明显降压作用 ,但与硝苯地平联用时可使后者降压作用明显增强。
姚峰闫西艴刘朝霞张莉鲁明
关键词:高血压氧化镁硝苯地平药物疗法
多巴胺β-羟化酶缺乏症
1994年
多巴胺β-羟化酶缺乏症李莉,张永珍,闫西艴多巴胺β-羟化酶(DBH)缺乏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1986年首次被认识[1],此后陆续有报道[2~6]。多数患者成年才被发现,对婴幼儿患者由于缺乏认识。往往造成死亡[6],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对近年来DBH缺...
李莉张永珍闫西艴
关键词:多巴胺DBH
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磷等8种元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2003年
目的 观察血清磷、钙、镁、铜、铁、锌、硒、镉 8种元素在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急性心肌梗死 (AMI)、稳定性心绞痛 (SAP)患者中的变化 ,以发现预测AMI的指标。方法 将 12 7例冠心病 (CHD)患者分为UAP组 6 6例、AMI组 4 6例、SAP组 15例 ,正常对照组 5 0例。抽取心绞痛发作或AMI发生 2 4小时内静脉血。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ICP AES)测定前述 8种元素在血清中的含量。随访心绞痛患者及正常人 6个月至 18个月。结果 UAP组的血清磷分别高于对照组、SAP组和AMI组 (P =0 .0 0 0 1,P =0 .0 0 0 1,P =0 .0 2 14 )。UAP组的血清钙分别高于对照组和AMI组 (P =0 .0 0 5 8,P =0 .0 0 0 9)。结论 血清磷 >170mg/L ,同时有血清钙 >10 0mg/L的UAP患者近期易发生AMI。
魏晓真胡婷婷吕凤英闫西艴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