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明勇

作品数:70 被引量:39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6篇地震
  • 18篇断层
  • 14篇跨断层
  • 13篇形变
  • 12篇地壳
  • 12篇地下流体
  • 12篇流体
  • 9篇地壳形变
  • 8篇地下水
  • 8篇前兆
  • 7篇地震前
  • 7篇震前
  • 6篇断层活动
  • 6篇应力
  • 6篇强震
  • 6篇汶川8.0级...
  • 5篇地下水位
  • 5篇首都圈
  • 5篇首都圈地区
  • 5篇构造应力

机构

  • 55篇中国地震应急...
  • 30篇中国地震局
  • 9篇山西省地震局
  • 8篇中国地震台网...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河北省地震局
  • 5篇北京市地震局
  • 5篇新疆维吾尔自...
  • 4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天津市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局兰...
  • 2篇福建省地震局
  • 2篇云南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国家地震局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作者

  • 70篇陆明勇
  • 11篇刘天海
  • 10篇寇建新
  • 10篇牛安福
  • 10篇于海生
  • 9篇刘耀炜
  • 7篇李志雄
  • 6篇范雪芳
  • 5篇郑文衡
  • 5篇房宗绯
  • 5篇张金城
  • 4篇李宁
  • 4篇高小其
  • 3篇高福旺
  • 3篇黄宝森
  • 3篇许秋龙
  • 3篇邵永新
  • 3篇黄辅琼
  • 3篇杨晓芳
  • 3篇高宴清

传媒

  • 12篇大地测量与地...
  • 7篇地震
  • 6篇国际地震动态
  • 5篇地震研究
  • 4篇西北地震学报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地壳形变与地...
  • 3篇中国地震
  • 2篇华北地震科学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地震地质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华南地震
  • 1篇内陆地震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减灾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防灾减灾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变化的探讨
首都圈地区是我国最早建立跨断层形变监测网的地区,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40多年的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历史中,已积累了一批连续可靠、高精度、高价值的监测资料,在地震预测研究、地质探测、地球运动学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发挥了作...
陆明勇李志雄高宴清刘天海
强地震前地壳形变异常特征的再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在重新分析了强地震前地壳形变异常的基础上,获得了如下一些见解:地壳形变异常不一定存在完整的趋势、短期和短临等异常类型,但趋势异常普遍存在;地震前地壳形变异常形态可能为缓慢稳定的变化,不一定存在诸如异常幅度变大、异常速度变快等;地壳形变异常不一定具有时空迁移或有序性等。
陆明勇李志雄刘天海寇建新
关键词:地壳形变强震
哈萨克斯坦地震地下流体监测、预测的现状及其震兆异常特征的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40多年来,哈萨克斯坦地震地下流体观测台网历经初期建网、系统清理、政策调整和优化提高4个阶段,目前已形成与中国北京地区流体监测网相当的规模。分析了哈萨克斯坦流体监测台网的地位、台站分布、观测项目、仪器配置及地震分析预测情况。最后,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地震地下流体观测资料的特点,并就哈萨克斯坦流体交换资料的震兆异常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
高小其陈华静魏若平王海涛刘耀炜陆明勇高国英郭伟英鲁娜朱成英杨晓芳李志海史杰许秋龙
汶川8.0级地震地下流体长趋势变化特征及其机理初步探讨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四川汶川Ms8.0大地震,造成了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强震孕育是一个长时间、大范围的事件,强震前地下流体经常出现长趋势变化。汶川地震前是否存在地下流体长趋势变化以及当时如何认识的?地下流...
陆明勇刘耀炜房宗绯赵丽葵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下流体地壳形变
地壳块体动应力变化特征及其与地震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在运用三维非线性动态有限元方法模拟华北块体对渤海、黄海潮汐水位变化的动态响应的基础上,结合有关地学资料,综合研究了地壳块体动应力变化特征,分析其与地震关系,得到了对地壳动应力特征的新认识:①动应力在传播变化过程中,能够通过应力波的干涉叠加呈现高应力值,与动压应力相比动剪应力的这种效应更为明显;②动应力的变化影响孕震体应力环境及地震的发生;③从动应力变化特征看,动剪应力叠加变化过程反映了孕震过程.
陆明勇郑文衡
关键词:有限元模拟潮汐动应力地震
基于唐山7.8级地震探讨动态应力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运用三维非线性动态有限元方法(Non-linear Dynamic FEM)仿真模拟研究了菱形模型的动态应力作用,分析了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结果表明:(1)唐山地震前增强的中强地震产生的冲击力形成的应力波反射后发生半波损失,成为动态的拉伸应力,通过减小内摩擦而引起岩石产生裂纹、局部破裂并发生串通,一方面触发地震,另一方面为孕育唐山地震积累能量,表现为正反馈过程.(2)唐山地震产生的冲击力加卸载存在时间差,造成加卸载冲击波相位不同,结果产生的动应力和围压叠加致使围压波动和下降,导致抗剪切强度降低,使初始破裂分别向北东、西南方向传播.(3)冲击力的卸载,相对于产生拉伸性的应力波,反射后发生半波损失,成为动态的压缩应力,致使围压增大并导致破裂停止;而动态应力在传播过程中衰减.因此,余震的发生是一个负反馈过程.
陆明勇郑文衡陈连旺牛安福詹自敏李民寇建新房综绯
关键词:唐山地震
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布测状况初步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在搜集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以及辽宁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布测状况和该区地质构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的布测时间及监测周期、监测场地所跨断裂特征、监测场地分布区域以及监测类型及测桩类型等。结果表明,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各监测单位布测状况差异较大,存在布测时间及监测周期不统一、空间上存在监测盲区、跨断裂活动年代符合规范要求较低、绝大部分监测场地只有水准监测等问题。
陆明勇李宁于海生李志雄宋彦云李杰王秀文寇建新李岩峰冯军高宴清张金城
关键词:布测
玛尼Ms7.9级地震三维动态模拟及余震解释被引量:2
2008年
以1997年玛尼地震为例,利用三维非线性动态有限元方法,再现了玛尼地震的破裂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玛尼地震产生的动态应力波随时间变化呈明显波动性且随距离衰减,沿断裂带衰减相对慢一些.其波动性是震源区不同相位应力波及一些反射波相互叠加造成的.震源区动应力强烈的波动性使破裂表现"愈合脉冲"特征.(2)玛尼地震与其后几年发生的中强余震关系密切.2001年3月5日在大震西南方向发生Ms6.4级地震、阿尔金断裂西段1999年与2000年的两次中强地震可能均主要是玛尼地震的产物.(3)玛尼地震对昆仑大震孕震区的动应力影响,卸载前产生的动应力变化大约为0.05 MPa,其远大于静应力的地震触发阈值,卸载后动应力剧烈波动,上下波动达0.2 MPa左右,其大约相当于0.02 MPa的静应力,这是静应力触发地震阈值的2倍,揭示玛尼地震很大程度上触发了昆仑大震的提前发生.
张晓亮陆明勇江在森王双绪祝意青
关键词:玛尼地震动应力地震动应变
华北地区水位与水氡中期、中短期前兆异常特征研究被引量:30
2010年
收集华北地区地下流体观测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采用定量方法判定异常,对该区强震前的前兆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地下流体存在着趋势上升型的中期异常和转折型的中短期异常,且不同地震的前兆异常图像具有相似性;依据大量异常资料,给出了华北地区中长期和中短期前兆异常的统计特征,以期能为华北地区年度会商的地震预测提供较为确切的依据。
范雪芳刘耀炜吴桂娥陆明勇李斌
关键词:地下流体同一化前兆异常
汶川8.0级地震前地下流体长趋势变化特征讨论被引量:19
2010年
通过对汶川MS8.0地震震中周围地区震前地下流体长期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震前地下流体出现了长趋势变化,其特征是时间早、范围广,具有协调性以及向未来震中迁移等特征,形态主要为趋势转折、破年变、加速等,其中大多数为趋势转折变化。进一步对比研究地壳形变、地下流体长趋势变化发现,地壳形变和地下流体长趋势变化迁移特征一致,地壳形变长趋势时间较早于地下流体长趋势变化时间,形变出现张压变化与水位变化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即形变大部分出现缓慢压性变化或张性减缓变化,水位大部分出现缓慢上升或下降减缓变化。最后讨论了地下流体长趋势变化机理。
陆明勇房宗绯赵丽葵
关键词:地下流体地壳形变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