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于敏

作品数:58 被引量:289H指数:8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7篇水稻
  • 16篇粳稻
  • 13篇软米
  • 10篇淀粉
  • 10篇选育
  • 9篇直链淀粉
  • 9篇基因
  • 7篇低直链淀粉
  • 6篇稻种
  • 6篇性状
  • 6篇品种选育
  • 5篇稻瘟
  • 5篇稻瘟病
  • 5篇新品种保护
  • 5篇育种
  • 5篇栽培
  • 5篇栽培技术
  • 5篇植物
  • 5篇植物新品种
  • 5篇植物新品种保...

机构

  • 57篇云南省农业科...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昆明市农业科...
  • 2篇保山市隆阳区...
  • 1篇云南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嵩明县种子管...
  • 1篇玉溪市农业科...

作者

  • 58篇陈于敏
  • 40篇赵国珍
  • 31篇刘慰华
  • 28篇邹茜
  • 25篇朱振华
  • 24篇苏振喜
  • 23篇袁平荣
  • 20篇寇姝燕
  • 20篇世荣
  • 7篇刘吉新
  • 7篇王建军
  • 6篇曾亚文
  • 6篇戴陆园
  • 6篇申时全
  • 5篇杨忠义
  • 5篇杨妍
  • 4篇郭咏梅
  • 4篇李华慧
  • 4篇黄平
  • 4篇蒋聪

传媒

  • 5篇西南农业学报
  • 4篇中国水稻科学
  • 3篇中国稻米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农业科技管理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种子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Agricu...
  • 1篇天津市经理学...
  • 1篇环境科学导刊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5篇2001
  • 1篇2000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粳型香软米品质的评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粳型香软米品质的评价装置,涉及品质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组件,底座组件的顶部连接有上壳组件,上壳组件的顶部横向连接有X轴移动组件,X轴移动组件的底端且位于上壳组件的内部纵向连接有Y轴...
赵国珍陈于敏
香软米新品种云粳29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3年
云粳29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国内首批常规粳稻香软米新品种,杂交组合为云粳12号//云粳优3号/云粳优8号,经4年7代系统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叶型好,丰产性较好,稻瘟病抗性和耐寒性较强,稻米品质优,米饭香味浓郁,食味品质优异。
陈于敏胡家权刘慰华王月英赵国珍
关键词:常规粳稻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长粒香型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云粳39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6年
云粳39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长粒香型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杂交组合为合系41号、云粳20号。2011~2012年参加云南省中海拔粳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0 440.00 kg/hm2,较对照云粳26号增产7.90%。2013年参加云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 207.50 kg/hm2,较对照云粳26号增产5.06%。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等优点,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450~1 850 m稻区及周边省份相似生态型稻区推广种植。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研究介绍了云粳39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朱振华袁平荣刘慰华寇姝燕邹茜赵国珍苏振喜陈于敏黄望启
关键词:高产品种选育
一种增加云粳37号稻米香味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加云粳37号稻米香味的种植方法。该增加云粳37号稻米香味的种植方法包括:S1育秧:S11育秧盘土准备;S12浸种及催芽;S13播种;S14秧田管理;S2整田及移栽;S21大田准备...
赵国珍陈于敏吴志刚
云南野生稻抗稻瘟病Pi-ta基因的检测及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以16个不同来源的云南野生稻作为供试材料,用抗稻瘟病Pi-ta基因特异引物(KG2/KG4)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16个野生稻中7个品种持有抗稻瘟病Pi-ta基因,其中,来自云南景洪的紫秆普通野生稻中Pi-ta基因的编码区与原始型的抗稻瘟病Pi-ta基因的DNA序列完全相同。可见,云南可能是抗稻瘟病基因Pi-ta的起源地之一。
赵国珍蒋春苗刘吉新陈于敏余腾琼程在全
关键词:野生稻克隆测序分析
云南高原粳稻品质现状及淀粉RVA谱特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以32个云南高原粳稻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聚类及表型主成分分析法,对11个品质性状和淀粉RVA(Rapid Visco Analyser)谱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9.4%的云南高原粳稻主栽品种稻米品质达2级标准,12.5%的品种稻米品质达3级标准,其余品种品质均在3级以下.2糙米率、透明度、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达2级标准,精米率和垩白度达3级标准.3差异最大的稻米品质性状和淀粉RVA谱特征值分别是垩白度和消减值,变异系数分别为99.77%和34.32%.4 32个品种聚为6类,其中第Ⅲ类包含的品种最多,占40.6%.5在选出的8个影响云南稻米品质和淀粉RVA谱特性的主成分因子中,第1主成分因子(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和第2主成分因子(直链淀粉含量)对稻米品质的累积贡献率为44.6%.高原粳稻品质改良的重点是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和选择适宜的直链淀粉含量,同时拓宽亲本的遗传基础.
赵国珍刘吉新陈于敏苏振喜世荣朱振华邹茜寇姝燕袁平荣
关键词:稻米品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云南地方稻种的多样性及优异种质研究被引量:111
2001年
以 5 2 85余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云南地方稻种的多样性及优异种质研究。结果表明 :(1)云南是中国稻种最大的遗传和生态多样性中心及其天然宝库 ,不仅性状间多样性存在较大差异 ,更重要的是地州间的多样性差异也十分明显 ,云南稻种资源的多样性大致可划分为多样性中心区、多样性扩散区和多样性贫乏区。 (2 )云南是中国稻种优异种质的富集中心 ,云南地方稻种是开展中国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研究的最佳材料。 (3)以云南地方稻种为研究对象开展云南稻种核心种质库的构建工作 ,不仅可以构建理想的核心种质库 。
曾亚文李自超申时全王象坤杨忠义张洪亮陈于敏
关键词:地方稻种核心种质多样性稻种资源
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 推进云南绿色经济强省建设步伐被引量:4
2011年
文章结合云南省情分析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在云南绿色经济强省中的地位,阐述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对云南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加大植物新品种保护宣传普及力度,尽快完善品种权的行政与司法保护体系,大力发展种子产业等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措施。
陈于敏沙凌杰杨妍王建军冯子云罗康敏林洁云华凤荣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保护绿色经济强省
香软米水稻品种云粳29号的提纯复壮与繁育技术(英文)被引量:1
2016年
云粳29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常规粳稻香软米新品种,2011年3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早熟、米质优、产量高、抗倒伏、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其米饭香浓,柔软可口、外观油润光泽、冷不回生、商品性好。为进一步促进该品种推广应用,保持其优质、高产特性,防止混杂、退化,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优质种子提纯复壮与繁育技术。
朱振华袁平荣赵国珍苏振喜邹茜寇姝燕刘慰华陈于敏
关键词:提纯复壮
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可持续农业被引量:6
2003年
知识产权是核心竟争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提高植物新品种保护意识 ,保护育种者权益 ,发展中国可持续农业 ,从当前经济形势出发 ,系统分析了开展植物新品种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提出 6点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建议。
王建军陈于敏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保护可持续农业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