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俞宏

作品数:34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7篇主动脉
  • 5篇腔内
  • 5篇主动脉瘤
  • 5篇静脉
  • 3篇大隐静脉
  • 3篇大隐静脉曲张
  • 3篇修复术
  • 3篇血管
  • 3篇隐静脉
  • 3篇曲张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治疗
  • 3篇下肢
  • 3篇疗效
  • 3篇静脉曲张
  • 3篇固定带
  • 3篇反流
  • 3篇腹主动脉
  • 2篇动脉瘤

机构

  • 29篇柳州市人民医...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陈俞宏
  • 15篇李孝成
  • 8篇赵黎明
  • 8篇张妤
  • 7篇曹健斌
  • 7篇韦成信
  • 6篇陈香
  • 6篇王彩星
  • 5篇李逢昌
  • 5篇李富骊
  • 5篇陈丽敏
  • 4篇刘永春
  • 4篇向川江
  • 4篇杨美红
  • 3篇韦高翔
  • 3篇黄健辉
  • 3篇石磊
  • 2篇张炜
  • 2篇林世红
  • 2篇王小平

传媒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中国血管外科...
  • 2篇系统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北方药学
  • 1篇医师在线
  • 1篇国际感染病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8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 3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移动式可排序输液瓶存放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可排序输液瓶存放盒,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顶面开放的盒体,所述盒体底部设置有轮子;所述盒体前端上部设置有拉手,所述拉手下方的端面上设置有标签框;所述盒体前部上方设置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两...
韦征霞向川江曾柳玲张妤胡轶温雪华陈俞宏李孝成邓双秀叶远姣陈香蒙宇凤廖芸瑶甘丹赵黎明吴亚萍李思怡伍慧廖金萍
文献传递
David-Ⅰ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合并主动脉瓣反流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总结David-Ⅰ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合并主动脉瓣反流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我科收治的9例主动脉夹层合并主动脉瓣反流患者行David-Ⅰ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急诊手术2例,余7例为常规择期手术;术前心功能Ⅰ级7例,Ⅲ级2例;术前心脏超声测定主动脉瓣轻度反流6例,中度2例,重度1例;术前心脏超声、16排螺旋CT测定主动脉瓣瓣环7例轻度扩张,2例无扩张;9例全部行David-Ⅰ手术。结果:术后患者死亡1例,其余8例康复出院。手术体外循环时间(206.3±11.1)min,阻断时间(141.3±11.2)min。术后随访(12.8±1.0)个月,8例康复出院患者心功能均为Ⅰ级;术后主动脉瓣无反流5例,轻度反流3例。随访心脏超声发现8例患者均无瓣环扩张,无患者需二次换瓣治疗。结论:对主动脉夹层合并主动脉瓣反流者,可优先采用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
陈俞宏李富骊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根部替换术
医用防水保护贴
本发明公开一种医用防水保护贴,涉及医疗材料领域,它包括依次设置的防水膜、粘贴层和隔离纸;粘贴层设于防水膜的周边,隔离纸覆盖粘贴层和防水膜,隔离纸设有隔离纸撕口或重叠部;防水膜的平面高于粘贴层的贴面;使用时防水膜凸起;防水...
叶远姣邓双秀韦征霞陈丽敏陈俞宏李孝成杨美红温雪华张妤陈香钟玲雁龚选霞廖芸瑶王彩星甘丹覃福鲜蒙宇凤李佶航李思怡廖金萍粟燕辉伍慧粟彩凤
文献传递
可调式腘窝血管压迫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调式腘窝血管压迫带,涉及医护领域,它包括依次设置有膝盖部压块、腘窝部压块和膝关节固定带的血管压迫带带体;膝盖部压块中部开有膝盖通气孔;腘窝部压块的两侧边缘设有伸缩带;腘窝部压块内面的中部设有梭形体气囊...
韦征霞叶远姣陈俞宏李孝成邓双秀陈丽敏向川江曾柳玲张妤刘佳傅炜赵黎明
文献传递
射频消融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生机制为下肢血液在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反流,进而造成浅静脉曲张、皮肤营养障碍等,是血管外科常见的静脉疾病,发病率男性约为15%,女性约为25%。本研究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疗的80例确诊为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陈俞宏李孝成张炜
关键词: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治疗射频消融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皮肤营养障碍
主动脉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刘永春黄健辉韦成信曹健斌王小平王雪飞林世红韦高翔石磊陈俞宏
《主动脉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对44例主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研究主动脉瘤的手术方式、并发症的治疗及术后动脉瘤消失情况,移植人工血管及覆膜支架位置、血流情况及术后生存情况,该组切除主动脉瘤体,将人工血管或覆膜支架置入,重建...
关键词:
关键词:主动脉瘤外科治疗
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选择60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对比两组的VCSS评分、CIVIQ评分及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3、6个月的VCSS评分(4.01±0.05)分、(1.03±0.07)分比对照组(4.78±0.51)分、(1.81±0.24)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的CIVIQ评分(82.11±1.20)分、(88.04±1.06)优于对照组(73.15±1.54)分、(81.32±1.54)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射频消融注射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李孝成陈俞宏赵黎明苏柏友黄富全邝权兴刘佳
关键词: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泡沫硬化剂
多功能扫床用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扫床用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有刷头和刷把,所述刷头与所述刷把连接处设置有夹体;使用时所述刷头套有扫床袋,所述扫床袋的袋口由所述夹体夹住,所述扫床袋为浸有消毒液的湿式无防布;在所述扫床袋...
韦征霞曾柳玲向川江陈俞宏李孝成温雪华胡轶张妤吴亚萍覃福鲜岑剑敏赵黎明邓双秀钟玲雁王彩星龚选霞叶远姣粟燕辉陈香
文献传递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TACE与传统TACE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治疗BCLC-B期肝癌的临床疗效
2023年
目的探索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导管灌注化疗栓塞术(DEB-TACE)与传统TACE(cTACE)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系统B期(BCLC-B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4月~2022年3月诊治的BCLC-B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应用计算机随机数分组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常规组行cTACE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治疗,试验组行CalliSpheres DEB-TACE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实验室指标[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调节性T细胞(Treg)]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7 d,两组患者ALT、AST、TBil、MDSCs、Treg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患者ALT(53.24±2.09)μg/L、AST(60.14±3.06)μg/L、TBil(60.36±3.69)μmol/L、MDSCs(10.55±2.47)%、Treg(3.11±0.74)%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lliSpheres DEB-TACE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治疗BCLC-B期肝癌患者可通过调节抑制MDSCs、Treg、改善肝功能,提升临床疗效。
陈俞宏韦征霞莫辉胜
关键词:明胶海绵颗粒肝癌
管腔内支架治疗胸段食管吻合口瘘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3例食管癌术后发生食管吻合口瘘的患者,观察了治疗后的围手术期病死率,成功闭合食管瘘的例数、并发症的发生率(如支架迁移或发生狭窄)、口服营养物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长短。结果 18例患者在支架治疗前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但效果不佳,支架治疗后有瘘口闭合率为74%,患者围手术期病死率为22%,术后支架拨除率为63%。结论食管支架置入结合开胸手术清创引流治疗术治疗食管吻合口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陈俞宏
关键词:管腔内支架吻合口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